全面放开后,社会上出现了5种怪象,到底怎么回事?值得大家思考

  疫情是从19年12月出现的,自从爆发后,我国就格外重视,无论是在医疗救治还是疫情防控上,都大大降低了病毒造成的危害。尽管疫情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不良影响,但是经过几年努力,我国终于全面放开,大家也逐渐恢复正常工作生活。

  

  可是疫情从年初到现在过去四个月了,按理说全面放开之后应该和疫情前一样,但社会上却出现了5种怪象,到底是怎么回事?值得大家思考!

  自从疫情风险解除,社会全面放开之后,全国各地都在逐步恢复以前的生活状态,身边也很少听到有人谈论起疫情,可能大家不想提起让人惊慌的事情吧。

  

  疫情的时候,大家出门必带的就是手机和口罩,没有手机就不能扫“场所码”,也就无法进出公共场合;没有口罩不仅是对自己而且对他人都不负责,走在马路上大家都要避而远之。不过,自从全面放开后,就很少见到有人戴口罩出门了,不过建议大家还是提高警惕,出门尽量戴口罩,能够防风沙和其它病菌。

  记得在疫情没发生时,各处都在创建文明城市,摆地摊根本不被允许,我是很少见到的,结果全面放开后,当地政府反而鼓励夜市经济、摆摊经济。就拿我们这来说,政府还自己举办相关活动,开放广场、公园、商超等公共地带,让大家来摆摊。

  

  不得不说,现在摆摊的人越来越多了,卖的东西也各种各样,这些人有的是自由职业者,有的拥有一份稳定的工作,每天下班之后再出来摆摊,运气好的话一个月摆摊赚的钱,都要比自己工资多。

  国家放开了二胎三胎政策,鼓励大家多生,但是作为年轻人总体的生育意愿不断降低,生一个都是勉勉强强,更不用说什么二胎三胎了,我身边很少有年轻人愿意去生二胎的。现在养孩子的成本实在是太高,教育、医疗都要花钱,小两口结婚还要出彩礼,买房买车。

  

  而且年轻人生了孩子也不好照顾,俩人都是打工族的话,上了一天班回家也没精力照顾孩子,平时父母能帮着看看,不能的话,只能雇月嫂,月嫂的工资可能比自己一个月工资还多,对于家庭就是不小开支。

  很多人在疫情时就失去了工作,毕竟光倒闭的企业就不少,现在全面放开,按理说人才市场应该十分火热才对,结果用人单位和面试者“相看两厌”,面试者觉得工资待遇都差,用人单位觉得面试者好高骛远,要求多。

  

  尤其是对于大学生来说,现在找工作如果不是什么985毕业的,那么本科生还要考验进修,要么就考公,不然很难找到一份自己心满意足的工作。即使有了工作,工资也有所下降,我自己的工资就被算成了奖励绩效,只有按月完成才能足额发放,其实也算一种变相地降低工资。

  往往城市的房子才是炙手可热的,农村的房子无人问津。但没想到全面放开之后,态度来了个180度大转弯,城市中的房价基本都在降,疫情前在高点买房子的朋友现在多多少少都赔了,大家对于城市的房地产也处在观望状态,没有刚需的话就不着急买。

  

  哪怕是城市的房价再降,价格也依然比较高,农村的宅基地可就不一样了,自己申请下来自己盖房子就行,再加上农村发展越来越好,很多人都想去农村获得宅基地。不过,目前国家对于农村土地的审查力度很大,可千万不要触及法律哦。

  上面这5种怪象值得大家来警惕,因为比较反常,必定会造成更大的影响。所以我们在做决策的时候一定要慎重,这样才能减少对自己造成的损失。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