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前三物家中富,院内三声出贵人”,三物三声各指的是什么

  “门前三物家中富,院内三声出贵人”这是一句老话,但却很富有哲理。不过俗语都具有着一定的区域性和时代性,因此,在现在看来,有的依然符合现在,有的却以过时,所以我们一定要理性的去认识。俗话说“门前三物家中富,院内三声出贵人”,这句俗话所指的三物和三声各指的是什么呢?有没有道理?下面我们一起来看。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如果门前有三种东西在,说明此家就是个富裕的家庭。其实这也是老人们日常生活中观察的总结,这“三物”它也反映了在封建制度下的历史背景和阶级层面,以物体突出了当时人们的贫富差距。那么,这“三物“指的是什么呢?

  这“三物”其实指的就是“拴马桩,上马石,石狮子”这三种东西。对于现在的人们来说,石狮子很常见,拴马桩和上马石就很少有人知道的了。那么,门前有这“三物”就能证明此家富有吗?没错。这“三物”在当时的社会的确是富有之家的象征。

  在古代科技不发达,什么都落后,以前也没有汽车电车之类的,人们最好的交通工具可以说就是马。马这种牲口被驯服后很听使唤,相信不少的朋友在电视电影的古装剧中也有见到,行军打仗骑马,送信传话靠马,因为马奔跑速度快,可以说,马是古代最好的交道工具,当然,价值也不便宜。家里有马的家庭当然也不会是一般的家庭,这也是有实力的象征。

  

  古时候的“拴马桩”,也就是临时拴马的地方,这就如同现在我们门前的停车位一样,家中有车也是富裕的象征,当然,现在的车已成了普遍的交通工具。这至少说明了人的富裕,古代的拴马桩也就是富裕的象征。

  “上马石”也是一样,这是为了上马方便而设的一块石头。其实,有“上马石”也有“下马石”的,大门两侧各一块,就是为了上下马方便。人们把上马石下马石统称为“上马石”也是由于“下马石”有着“下马”“下台”不好的寓意。

  

  上马石在当时也是很讲究的,不但要制作成台阶形式,而且也雕刻一些图案造价也不低。处于当时一般的人家,马都没有,更别说彰显身份的上马石了,因此,一般门前有“上马石”的家庭多是富裕之家。这就像现在的代步车一样,有高配也有低配,这也是贫富的差别。

  至于石狮子,那就更不用说了,在古代一般出现在衙门口或一些名门贵族的门前,这是封建社会身份和地位的象征,更是一种权力的体现,这也充分说明了封建社会的阶级差别。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如果院子内有这三种声音时不时的传出,家里就能够出现贵人,就能够走向富裕。那么,这“三声”指的是什么声音呢?

  这“三声”其实指的就是“孩子的读书声”、“家人的欢笑声“、“家禽家畜的叫声”。在以农耕为主的年代,要想改变贫穷,勤俭持家是一方面,如果能够考取功名在很大程度上就改变了一切。

  勤俭持家不仅仅是节省,关键一个字是“勤”,如果家有“家禽家畜”说明此家勤劳,日后也肯定能够慢慢地富裕起来。无疑也就相当于贵人出现,所谓的贵人,并不是地位高多少或者财富有多少,而是能明确方向、捋清思路,具有正能量的人。

  

  “家人的欢声笑语”就是正能量的体现,如果一个家常常出现欢声笑语,说明此家是个和睦之家。常言道“和善之家必有余庆”。欢声笑语带来的是亲人和睦、家庭和谐,人人有个好心情,处处充满一片生机。心情好了,在工作和生活中就更加地有自信,同时也会把自己的阳光普照给周围的人,能够给别人以帮助,在别人眼里这就是贵人。

  孩子是家里的希望,如果家里常有孩子的读书声,说明这家的孩子勤奋好学,长大后就能够出人头地,成为有用之人。孩子学习用功,日后肯定能够学到一定的知识,在很大程度上就能保障自己生存、生活的资本和独立的经济能力。因此说宅院内有孩子的读书声,以后家中就会有贵人出现。

  

  “门前三物家中富,院内三声出贵人”,这既是古人对于当时富家外貌特征的总结,也是人们希望摆脱贫穷、往好的方面发展的一种积极行为。这句俗语很有一番道理,告诉人们的是,人只有经过一番努力后才能成为贵人,才能过上富裕的生活,并不是说门前有三物就会变富,不知大家可是这样认为的?欢迎留言说说您的看法!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