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将改为5+4学制,或于5月1日开学实行,教育部给出了回复
国家经济增长的同时,教育政策也在不断改革和推进的过程中,教育政策的每次颁布都是从学生的实际利益出发,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接受到更高更优质的教育,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自九年义务教育普及以来,我国一直实行6+3学制,也就是常见的六年小学学制加三年初中学制,6+3学制实施多年以来,学生早已适应这种学制,然而随着政策的不断调整,不少家长认为6+3学制已经不适合现代学生的学习,呼吁教育部门能够更改学制。
网上传言称5月1日起,中小学的学制要改为5+4学制。
5+4学制就是将6年小学学制改为5年,初中3年学制增加一年改为4年。
这一政策颁布的目的也是因为小学的学习任务过于简单轻松,学生用6年的时间学习,有点太过于浪费时间,浪费精力倒不如缩短小学学制,增加中学学制,也能极大的减轻中考分流政策带给中学生的压力和负担。
根据教育学者发现,其实我国早在1951年就颁布了5+4学制,只不过由于当时师资力量较差,教材不适应,背景及停止,此后便一直沿用6+3学制。
6+3学制和5+4学制看似只是更改了一年的学制,但对学生的影响是非常大的,目前我国上海北京等地已经率先尝试5+4学制,若效果良好后,便会考虑在全国中小学阶段实施。
5+4学制的主要做法是,学生上完小学5年后,等第6年在初中需要上一年预备年,由于小升初阶段,学生的生理和心理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这种做法更有利于小学到初中的衔接教育。
但部分老师也会认为站在教育教学的角度来看小学5年学制就足够了,4年的初中效果并不明显,初中教育只要三年就足够了,但考虑到是9年义务教育,所以提出5+4学制也是非常合适的方式,初中阶段的学习任务量相比于小学要困难一些,初中阶段多学一年能够减轻学生的升学压力和负担,也能为高中阶段的知识提前做好规划,让学生能够在更短的时间内适应高中阶段的知识。
若5+4学制真的实施,为了促进普通高等教育优质教学为目标教育部门,注重培养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全方面发展,也会不断引导学生进行自主选择,分层学习,中外融合等课程,逐渐推广走班制和导师制度,建立跨学校跨学段的选课机制,推动天赋才干的计划,让学生对未来发展和职业提前做好规划。
随着教育政策的不断改革,学生的压力变得越来越大,只有让学生接受到足够高的教育后,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无论5+4学制是否真的在5月1日率先展开,家长和学生都要做好最坏的打算,对于学生而言,一定要把目标放在学习上,不断做题提高成绩,尤其是对即将迎接中考的初三学生,要把握每一分每一秒,不要浪费时间。
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中考政策的不断调整让中考的重要性完全不属于高考,只有在中考中考出好成绩的学生才能顺利进入高中读书,早日实现人生目标。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