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系房企优化拿地策略 优质土地成核心资源

  本报记者 陈靖斌 广州报道

  房地产市场正延续稳中向上的发展趋势。中指研究院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月份至3月份,百强房企销售额同比增长8.2%,其中3月份销售额环比上升36.7%,同比上升24.6%,呈双增长态势。

  与此同时,楼市的暖风也向土拍市场袭来,供地政策持续优化,民企拿地身影频现,核心城市升温明显。

  3月中下旬,土地市场进入密集出让阶段。据中指研究院统计,22个重点监测城市中有11个在3月中下旬进行土拍,共70宗涉宅用地预计推出,规划建面662.43万平方米,起始总价703.98亿元。

  中指研究院报告指出,部分城市土地市场升温背后折射出房企对热点城市后市的看好,同时在去年土地缩量的情况下,房企补库存意愿有所加强。自2023年以来,在销售端改善和土拍规则的持续优化下,企业投资信心略有好转,市场有望陆续恢复。

  IPG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向《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市场回暖,民营房企开始频频现身土地市场,对外界释放了房地产市场在系列政策推动下逐渐恢复的信号,将利好于楼市整体复苏。

  核心城市核心地块受关注

  广州的土拍市场4月以来迎来众多房企的争夺,其中也包括了不少民营房企。

  4月3日上午9时,荔湾区花地街羊城食品厂AF0203022、AF0203031地块结束竞价。在680号的竞投者于8:45报出191866万元的报价后,系统久久未见动静,就在众人认为680号将拿下该地块的时候,858号竞投者报出了“绝杀”价格——封顶价193045万元(楼面地价为32199元/平方米)。系统随后显示“转摇号提醒。各指标均已达最高限制值,按规则进入摇号确认环节。”

  羊城食品厂地块由此进入现场摇号阶段,按规定,3个工作日内将会知道地块花落谁家。

  而上一次出现摇号的地块,是去年7月出让的天河区燕塘地块三地块,距今过去了近9个月。此次的地块综合优势明显,14轮的封顶报价也可见房企对土地市场信心的回归。

  据了解,此次报名参拍的企业包含保利、招商、中海、中铁建、中建五局、华润置地、五矿、越秀、华发、建发、华侨城、龙湖、厦门国贸、武汉城建、厦门弘垚等。其中除了央企国企,也有民企身影。

  4月12日,位于广州的番禺迎宾路地块也迎来未拍先火,截至当天下午16时,地块获得17个报价,直接进入封顶摇号环节。地块成交总价23.23亿元,折合楼面价24082元/平方米。

  据透露,参拍企业有保利、中铁建、中铁置业、武汉城建、中建五局、华发、美的、建发、龙湖、山西星河等。

  事实上,得益于楼市的回暖,随着供地政策的逐步优化,众多广东民营房企也继续对重点城市深耕土储市场。

  碧桂园集团总裁莫斌表示,2023年公司已经重启拿地,整体投资方向将围绕人口流动、产业布局、经济基础、供需情况等核心变量进行优中选优,重质轻量,聚焦一、二线核心城市。通过新增土储布局的调整,碧桂园计划用3至5年的时间,将公司一、二线对三、四线的货值比例提升至50%对50%,用优质的土地资源支撑公司未来的稳健发展。

  时代中国相关负责人表示,时代中国一直持续深耕粤港澳大湾区,并同步布局长三角、长江中游、成渝城市群等高增长潜力区域,在广州、佛山等大湾区城市的市场占有率一直排名前列。“目前,时代中国在国内一、二线城市及大湾区保持适度规模且优质的土地储备,截至2022年12月31日,时代中国已在16个城市或地区拥有土地储备总建筑面积约1563万平方米,足够支持今后二至三年的发展。”

  雅居乐相关负责人则表示,集团土储量大质优,聚焦于能级较高的长三角、大湾区和海南,强化了雅居乐在未来几年业绩的确定性。“2023年可售货值约1500亿元,销售金额预计650亿~700亿元,全国有充足的土储约4016万平方米,货值超过6000亿元,且主要分布在长三角、大湾区及海南等战略区域,平均成本仅约3255人民币/平方米;在行业触底、房价企稳、政策进一步支持的基础下,为可持续经营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