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大附中数学老师课堂展风采 交流促提升
中国网4月14日讯(王馨)近日,四川大学附属中学老师李洋洋代表四川省前往重庆市,参加由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重庆市九龙坡区教育委员会、教师进修学院协办的“第八届全国高质量课堂展示活动”。通过精心准备,李洋洋最终在此次活动中呈现了精彩的课堂效果,展示了个人风采,获得“创新研究课”的综合评价,收获与会专家们的高度评价。
本次活动汇集了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全国11个试验区和3个乡村振兴县的精品课例,以小学语文、体育,初中美育、物理,高中数学为主要科目,35位优秀教师经过前期层层遴选,入围最终高质量课堂现场展示,20余名来自全国的专家亲临会场点评。
活动中,李洋洋以《生活中的“拥堵”问题——从感性到理性》为题作展示课,采用川大附中核心的教学模式,从实际生活情境出发,让学生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通过师生相互合作探究解决问题。教学过程中,师生共同创设驱动性问题,引发学生思考讨论,突破教学难点。在问题驱动下,学生通过运用知识来解决问题并进行反思提升,再进行运用反馈。
“课堂内容环环相扣,学生分享思路清晰,教师引导方向明了,是一节能够锻炼和体现学生合作能力、创新能力、表达能力和研究能力的项目式学习课堂,有利于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和高阶思维的形成。”与会专家对李洋洋课堂问题情景设计、课程结构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及肯定。
李洋洋表示,她的课堂得益于川大附中的研究性文化和大概念核心问题教学模式。作为四川省仅三所的国家级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国家级示范校,川大附中坚持育人方式改革,开齐、开足、开好国家《课程方案》要求的课程外,还坚持用研究性的课程和研究性的教师孕育研究性的学生,以提升学生高中学科核心素养和研究能力,为国家培养出了一批批“全面发展、长于研究”的创新型研究英才。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川大附中数学教研组全体教师纷纷表示,将继续“潜心研究,仁心育才”,为国家培养研究性英才;继续坚持发挥学校校本教研的引领作用,坚持核心问题的教学研究;继续向各个学科的更深处探索、更高处攀登、更远处追求。
供图:四川大学附属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