坪山区教科院视导东部湾区实验学校
读创/深圳商报首席记者 包力 通讯员 黄丽玉 余东儒 杨玉/文 钟志平/图
为强化“双减”背景下的教学管理,全面了解东部湾区实验学校推进落实《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的教育教学情况,4月4日上午,在坪山区教科院副院长王旭信、初中教研部部长袁虹、小幼教研部部长袁园带领下,由24位学科专家组成的课堂教学视导工作组,对深圳市坪山区东部湾区实验学校进行了教育教学综合视导。此次视导对东部湾区实验学校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质效,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赋能学生生命成长有着重要指导意义。
全体教研员深入课堂,随机在东部湾区实验学校中学部和小学部各学科、各年级听课,包括初中9个学科共12节课,小学8个学科共9节课,重点视察了“双减”背景下一线教师的课堂教学方式和方法。教师们基于“‘新’学教评一致性”学科教育原则开展教育教学,精彩的课堂充分展现了师生风采。
课后,各学科分组进行了课例研讨分析和常规材料检查,老师们虚心向教研员请教,共同研讨。教研员们对学科教师扎实的常规教学、团结高效的教研活动以及学生良好的学科素养、积极的课堂参与给予了充分肯定。在肯定优点的同时也对东部湾区实验学校任课老师提出了中肯的意见和建议。
学科研讨活动后,坪山区教科院众视导员向学校进行了集中反馈。教研员们纷纷表达了对东部湾区实验学校师生的肯定和赞赏,教师素质高、备课精、工作足;学生礼仪佳、纪律好、课堂活。
袁园在总结中表示,东部湾区实验学校教师能着眼于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重视幼小衔接,设计教学活动依托学情,运用情境化、游戏化、活动化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和目标的设计有足够的理论依据支撑。
袁虹在总结中表示,东部湾区实验学校以“‘新’学教评一致性”学科教育观点,为青年教师学习新课程方案、新课程标准提供重要抓手,办校不到两年,取得的成果突出。特别对东部湾区实验学校目前正扎实开展的“‘新’学教评一致性”学科教育主题活动、综合实践行走课程,给予了充分肯定。
王旭信高度评价东部湾区实验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具有前瞻性以及未来气息,并用“滋养生命,奠基未来,五全育人,未来可期”这16个字对该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进行概括,充分肯定了学校在教育教学常规方面所作的努力、教师过硬的专业素质和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青年教师在站稳课堂的基础上,课堂呈现可圈可点,作业批改认真规范,教案设计立足新课标,具有校本特色。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王旭信也指出了当前存在的不足。队伍发展应秉持“引进来,走出去”的原则,第一,在队伍结构建设上需优化,促进青年教师有更大的成长;第二,青年教师要在结合《新课标》的基础上通读教材,明确九年一贯制教学各学段的目标,研究新中考,为中考做谋划;第三,学校已初步形成面对未来的课程规划,如研学课程、行走课程、科创课程,后续可以梳理成果,申报课题,做好课程推广。
此外,教科院教研员们针对学校校园文化、校园常规管理、课堂教学、队伍建设、教师发展、教育教学硬件设施等各方面做了全面反馈。从“滋养生命,奠基未来”办学理念到“‘新’学教评一致性”的课堂实践,无不彰显学校理念前沿、管理精细、落实到位等工作特点。
校长耿晓龙感谢坪山区教科院的支持与建议,强调学校将继续落实国家和区域育人要求,秉持“滋养生命,奠基未来”的办学理念,建构前沿性的思想体系,积极探索教育教学实践,做出更多有益尝试,以赢得更多家长、社会、区域和时代的认同。此外,耿晓龙表示,欢迎各学科教研员对学校进行更多个性化指导,年轻教师要听取建议,积极调整和成长,朝着高素质专业化教师的方向迈进。
审读:孙世建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