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历史学的几个概念(3)
纪事本末体以历史事件为纲的
中国
史书体裁。始创于南宋袁枢的《通鉴纪事本末》,其后有明陈邦瞻的《宋史纪事本末》、清谷应泰的《明史纪事本末》、李有棠的《辽史纪事本末》、《金史纪事本末》等。其优点是每一历史事件独立成篇,各篇按时间顺序编写,能够完整地反映历史事件的全过程,可补编年体与纪传体之不足。缺点在于不能表明同一时期各个历史事件的联系。纪事本末体:以事件为主线,将有关专题材料集中在一起。首创者是南宋的袁枢,他的《通鉴纪事本末》就采用这种体例。纪事本末体,既不同于编年体之以纪年为主,也不同于纪传体之以传人为主,而是以记事为主,把历史上的大事,详其首尾,集中表述其过程。无论是编年体还是纪传体,在记事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不足(一)纪事本末体概述纪事本末体,是以事件为中心的著史体裁。它与编年体、纪传体,合称为古代三大史体。纪事本末体裁,每事一题,为一专篇,把分散的材料,按时闲先後加以集中敍述,兼有编年体和纪传体的优点,详於记事,方便阅读。南宋袁枢的《通鉴纪事本末》正式创立此种体例。其後,用此体改编或创作的史书很多,明陈邦瞻《宋史纪事本末》、《元史纪事本末》、张鉴《西夏纪事本末》、清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近人黄鸿寿《清史纪事本末》等,贯通古今,自成系统。这是朝代的纪事本末。另外,清代每一重大军事、外交行动结束,将有关诏谕奏报按时闲顺序汇编成书,称为方略。《四库全书》也将其列入“纪事本末体”内,这是专史的纪事本末。总计29种方略,可分为3类:一类为平定叛乱,削除地方割据势力,统一和巩固边疆的活动;一类为镇压农民和少数民族起义起事的;一类为处理外交洋务问题的。纪事本末类史书,以事为题,事与事之闲缺乏联系,读者无法从中寻出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是其缺点。历朝纪事本末史书概况表书 名 卷 数 编 著 者 记 史 范 围绎史 160 清 马 驌 太古~战国末左传纪事本末 53 清 高士奇 春秋史事通鉴前编纪事本末 100 近人 沈朝阳 唐尧~周威烈王二十三年通鉴纪事本末 239 宋 袁 枢 周威烈王二十三年~五代末续通鉴纪事本末 110 清 李铭汉 宋~明末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 150 宋 杨仲良 北宋太祖~钦宗宋史纪事本末 26 明 陈邦瞻 太祖~文天祥谢枋得之死辽史纪事本末 40 清 李有棠 太祖~西辽金史纪事本末 52 清 李有棠 有金一代西夏纪事本末 3 6 明 张 鉴 李思恭~李睍元史纪事本末 27 明 陈邦瞻 世祖至元中~顺帝末明史纪事本末 80 清 谷应泰 太祖起兵~清兵入关明朝纪事本末补编 5 清 彭孙贻补谷应泰书之阙续明纪事本末 18 清 倪在田 南明史事三藩纪事本末 4 清 杨陆荣 明末福王、唐王、桂王事清史纪事本末 80 近人 黄寿鸿 起太祖~德宗
原作者:筱然
原链接:https://blog.sina.com.cn/s/blog_53d277d40100epss.html
声明:本文内容来自博客作者,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新浪客服。本账号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