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淮南市近代杰出人物简介(下)
曹渊(1902年-1926年),安徽寿县人。1924年5月报考黄埔军校,被录取为黄埔军校第一期学生,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从黄埔军校毕业后,被派往黄埔军校教导团学兵连任党代表,后参加国民革命军第一次和第二次东征。1926年3月中山舰事件后,受党组织派遣到叶挺独立团任第一营营长。北伐战争爆发后,率部参加了著名的汀泗桥、贺胜桥等战役。1926年9月,北伐军攻打武昌,叶挺独立团以第一营作为敢死队攻城,曹渊率战士攀登攻城时,不幸牺牲,年仅24岁。
廖运周(1903年~1996年5月11日),安徽凤台廖家湾人(现属淮南市田家庵区安成镇),1926年入黄埔军校第五期,1927年曾加入过中国共产党,参加了北伐战争和南昌起义。后做兵运工作,任寿县学兵团教育副官,并参加阜阳和正阳关武装暴动,任鲍刚师的连长、参谋,参加发动芜湖兵变,任抗日同盟军第二师九团团长,国民党军独立第四十六旅七三八团团长。抗日战争时期,任一一○师六五六团团长、三三○旅旅长、一一○师副师长、师长。在淮海战役中率部起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沈阳炮兵学校校长兼党委副书记,吉林省体育运动委员会主任,黄埔军校同学会理事等,并于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廖运泽(1903年-1987年9月23日),安徽凤台廖家湾(现划淮南市)人。1924年1月加入中国国民党,同年5月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抗日战争爆发后,任第九十二军二十一师副师长,军事委员会南岳游击干部训练班副总队长。1938年5月任第二十一师师长兼阜阳警备司令,次年秋任第五战区第九十二军暂编第十四师师长。1943年10月任骑兵第二军军长。1945年2月授陆军少将,任第九十六军代理军长,后改任国防部中将部员。1948年任第八绥靖区副司令官兼第一纵队司令。第八绥靖区颍上指挥所主任。1948年9月授陆军中将,不久转任第十五绥靖区副司令官。1949年5月因其旧部第一一零师起义被通缉,潜居香港。1952年夏回国。
曹广化(1905年1月13日-2004年4月21日),安徽省寿县人。1925年为黄埔军校第四期入伍生,1926年转入第六届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2年率寿县游击队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先后参加了北伐、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后,他先后担任中南军区军需部政治部主任,步兵学校政委,总干部部军衔奖励部副部长、部长,总政治部干部部副部长,防化兵部政委,总政治部总组织部顾问等职。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曾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和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朱海观(1908年-1985年),回族,名文澜,安徽省寿县城关人。文学翻译家。1932年至1936年,先后毕业于金陵大学英文系、历史系。抗日战争爆发,参加青年抗敌会,后于重庆参加由郭沫若领导的文化工作委员会,并任秘书。1945年参加中苏文化协会。1947年8月,任苏联塔斯社驻中国总社英文翻译。此后长期从事翻译工作。建国后,任《世界文学》编委。195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后任《世界文学》杂志编委。1985年6月病逝。
廖传枢(1910年4月21日1987年3月16日),安徽淮南市廖家湾村人。1929年11月毕业于黄埔军校第6期炮科。1938年3月任第52军2师少校参谋,参加徐州会战,后任中校作战参谋,1939年9月参加第1次长沙会战,12月任第52军2师上校参谋主任。1945年3月任第52军上校副参谋长,同年11月升任少将参谋长,1947年7月7日获颁胜利勋章。1948年10月兼任辽宁省营口市市长,12月8日获颁四等云麾勋章。1949年4月任第15军参谋长,同年12月24日在四川彭县参加起义。
金克木(1912年8月14日-2000年8月5日),字止默,笔名辛竹,安徽寿县人,中国著名文学家,翻译家,梵学研究、印度文化研究家,与季羡林、陈玉龙并称"北大三支笔",和季羡林、张中行、邓广铭一起被称为"未名四老"。曾任中华全国世界语协会理事,中国世界语之友会会员,第三至七届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第五届至七届常委,宣传部部长。
方冰(1914年-1997年),原名张世方,笔名方冰到延安后改名,安徽淮南人,是老一辈的作家、诗人。1938年入陕北公学学习,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冬,到华北敌后晋察冀边区打游击,同时担任宣传工作并开始写作。曾与田间等人发起街头诗运动,负责编辑《诗建设》杂志。当时创作的诗歌《诗唱二小放牛郎》曾到处传唱。1978年后继续写了不少诗作,1985年出版有诗集《大海的心》。1997年去世。
杨银声(1918年-1993年1月28日),安徽省寿县人。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1933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参加了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等。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自由独立勋章。1960年,毕业于高等军事学院基本系。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65军第一副军长兼军参谋长、21军副军长、21军政委、66军政委、北京军区政治部主任,总参谋部二部政治委员,军委炮兵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董光继(1922年4月-2009年10月),出生于安徽省寿县杨。1938年6月参加革命,1940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在历次战争中负伤十余次,被评为战时二等伤残,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独立功勋荣誉章,渡江、抗美援朝勋章。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了,如果大家有知道的近代名人,欢迎补充。喜欢就点赞关注小编吧,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