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水烧到沸点温度就不会再升高
水烧到沸点温度后,继续加热时水温不再升高,是因为所加的热量被用于将水转化为水蒸气,而不是用于升高水的温度。
当水加热时,水分子会开始运动变快,并释放出热量。当水被加热到100℃(沸点)时,水分子的运动速度已经达到一定程度,继续加热时,水分子会继续运动变快,但不会再升高温度。而此时,加热水的热量会被用于将水分子从液态状态转化为气态状态,形成水蒸气。这个过程称为水的蒸发,需要吸收大量热量才能完成。因此,在水烧到沸点温度时,所加的热量被用于水的蒸发,而不是用于升高水的温度。
常压下水的沸点:
在不同的大气压环境下,水的沸点也不尽相同,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大气压越低,沸点就越低,大气压越高,沸点则越高。水作为液体在挥发的时候,会产生蒸气。当蒸气的压强与外界的压强相等时, 这个时候蒸气压强已经达到了-种饱和的状态。在这时水就会沸腾了,水沸腾时的温度就是水的沸点。
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
1990国际温标(ITS-90)对摄氏温标和热力学温标进行统一,规定摄氏温标由热力学温标导出,0℃=273.15K,划分不变。因此冰点并不严格等于0℃(1/10000级才有区别),水的沸点不严格等100℃(0.01级才有区别)。
1990国际温标,取消了“实用”二字,因为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这一温标已经相当接近于热力学温标。和旧国际温度标准(IPTS-68)相比较,100℃时偏低0.026℃,即标准状态下水的沸点已不再是100℃,而是1标准大气压下99.974℃。
影响水沸点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大气压力:水的沸点是与大气压力有关的,大气压力越高,水的沸点越高,反之,大气压力越低,水的沸点越低。例如,登山时,随着海拔的升高,大气压力下降,水的沸点也随之下降,这就需要更长时间来煮熟食物。
溶质的影响:在水中溶解一些物质,如食盐、糖、酒精等,可以提高水的沸点。这是因为在这些溶质分子的存在下,水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会增强,从而导致沸点的升高。例如,在煮蛋时,加一些盐或醋可以提高水的沸点,使蛋白凝固得更快,不易破裂。
纯度的影响:纯净的水沸点比不纯的水高。这是因为在纯净水中,水分子之间没有其他物质的干扰,所以水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会更强,从而导致沸点的升高。
容器的影响:在同样的温度和压力下,不同容器中的水沸点也会有所不同。这是因为不同容器的表面性质和材质会影响水分子的相互作用力。例如,玻璃和铝制的容器中水的沸点会有所不同。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