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普陀苏河科技金融秀带“起航”

  河流是一座城市的史诗。苏州河是上海的母亲河,她42公里的岸线有一半在普陀,“半马苏河”由此得名。

  苏河科技金融秀带起航仪式4月17日举行。普陀区委书记姜冬冬表示,“普陀提出打造‘半马苏河·七彩秀带’,其中‘科技金融秀带’是重要组成部分。普陀将发挥自身优势,推动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联动发展,更好地以金融赋能高质量发展。一是扬帆普陀金融新征程,二是落地金融服务新枢纽,三是开辟联动科创新路径,四是接续金融合作新篇章。”

  普陀近年打造“普吸金、金相遇”品牌,提升普陀转型发展的“含金量”:十三五期间普陀区科技金融产业区级贡献平均增速31%,区级贡献占比翻了3倍,金融业增加值2021年破百亿,2022年增速位列中心城区第一。

  为全力帮助本区受疫情影响的行业企业共度难关、加快复工复产,2022年5月16日,普陀区出台《普陀区助企纾困“靠普贷”融资支持实施办法》(下称“靠普贷”),联合辖内18家业金融机构,组建100亿元的专项融资额度。截止目前,纳入“靠普贷”需求名单企业总计563家,经银企对接,已获得授信42.73亿元。

  据悉,普陀区围绕金融+科创,设立总规模50亿元的半马苏河科创,通过政府引导、吸引更多金融资源和社会资本重点向“中华武数”科创布局集聚,为创新插上金融 “翅膀”。

  同日,普陀发布了《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全球科创中心协同发展、实现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报告。报告指出,在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的过程中,上海需要补足四大功能。

  一是构建“科技产业金融一体化”新生态,增强上海“双中心”的“升级版”功能,强化金融资本、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的良性循环;二是打造“金融机构+交易平台+科技创新”的发展新模式,推进金融和科创双向赋能,发挥标准化和非标交易平台各自的功能优势,实现科创服务市场和基础设施体系的有机整合;三是以金融资本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促进科技赋能产业升级;四是提升金融科技发展能级,以科技创新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

  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研究院院长贾彦告诉记者,“上海已经连续5年进入全球金融指数排行榜前十。从近五年排名来看,上海是全球唯一的新兴经济体国家城市连续三年进入前十。上海还有一个得天独厚的优势,上海除了有15家金融要素市场之外,上海还聚集了全国重要的非标要素市场。我们做了一个模型,认为国际金融城市主要的目标是大力培养金融产业和资本要素市场,对科创产业进行培育,在科技创新中心形成过程中,我们应有大量科创企业为国际金融中心城市提供活力。因此,想要弯道超车,完成全球国际金融中心和全球科创中心建设是一个我们很重要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