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氏源流 | 广东省江门市五邑文氏始祖文子达

  原标题:文氏源流 | 广东省江门市五邑文氏始祖文子达

  全球最大的文姓交流平台

  新闻 | 族谱 | 文化 | 寻根 | 联谊

  这里有最新最全的文氏族谱

  点击上面中华文氏宗亲网关注我们

  江门市,是广东省下辖的一个地级市, 现辖蓬江、江海、新会3个区,下辖台山、开平、鹤山、恩平4个县级市。清末之时,江门是属于新会县管辖的一个镇,新会县、新宁县属于广州府,开平县和恩平县属于肇庆府。1983年6月,江门市升格为地级市,下辖新会、台山、开平、恩平、鹤山等五县, 各县属于邻县,生活、信仰、方言及婚娶习俗等方面均十分类同,故有江门地区“五邑”的俗称。

  始祖 复溪文公

  广东省江门市五邑之文氏始祖文子达,字高授,号复溪),公性旷达沉稳乐观,一生不仕,以农商结合为业。

  子达之先祖,祖籍系江西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县富田),公为 为江右文氏第十七世,是十三世天球公(即文天祥之胞弟文璧)之玄孙;是文隆子之曾孙;是文昌祚之孙子;是宗韩公第四子。公配龚氏幸太岳有灵降三子,长子成周,次子继周,三子成禹。

  南宋信国公文天祥抗元转战东南一带,时天球公任职惠州刺史,值至文天祥被俘,恐元军搜捕,危及子孙,便袭家避乱于南雄,惠州,东莞等地居无定所。后因泛舟到台山县(注:旧谱写开平县)百足山拜祭世祖安世公,路过今鹤山沙坪上岸生火做晚饭之时,看见沙坪宝地山水秀丽,土地肥沃,于是从东莞携家眷搬迁到鹤山沙坪择山边而居,称文边。

  公寿考未详,陵墓在鹤山共和镇挠船山,妣龚氏墓于白马坑。

  

  后来,十八世成周公为长子留守在沙坪文边为鹤山开祖人(注:明朝鹤山没立县归新会郡);十八世继周公为次子迁到新会杜阮井根,龙溪,亭园村定居为开祖人;十八世成禹为季子迁到江门外村,耙冲村为开祖人(注: 民国前江门市区是新会郡(冈州)一个商埠)。

  经历了几百年的变迁其子孙广徒散布到江门、新会、鹤山、台山、开平、恩平五邑地区,以及中山,番禺,始兴等地区,以及海外的马来西亚,新加坡等等,源远流长……

  广东省文氏天球公世系

  得姓始祖

  《史记》上有个“桐叶封弟”的故事:“成王与叔虞戏,削桐叶为圭以与叔虞曰:‘以此封若’,于是遂封叔虞于唐。”唐后更名晋。成王与叔虞同为姬昌(周文王)孙,姬发子。姬昌崩,姬发兴国,谥父曰“文”。叔虞六代孙、即姬昌八代孙中有名祈者,受封采邑雁门。姬祈改以祖(姬昌)谥(文)为姓。是为“雁门文”之发祥。时在西周,距今三千年。

  远祖文翁公生平

  远祖文翁,庐江舒县人,春秋时代越国大夫文种的十六世孙也。少年时好学,通晓《春秋》,担任郡县小官吏时被考察提拔。汉景帝后期,担任蜀郡太守,仁爱并喜欢教导感化。看见蜀地的民风野蛮落后,文翁就打算诱导教化,加以改进。于是就选出张叔等十多个聪敏有才华郡县小官吏,亲自告诫勉励,遣送(他们)到京城,就学于太学中的博士,有的学习法规法令。减少郡守府中开支,购买蜀刀 、蜀布等蜀地特产物品,委托考使送给太学中的博士。几年后,这些蜀地青年都学成归来,文翁让他们担任要职,按顺序考察提拔,有的成为了郡守刺史。

  文翁又在成都市中修建学宫(公立学 校),把条件差的县的青年学生招收为学宫弟子,免除他们的徭役。从此,蜀地的民风得到极大的教化,蜀地到京城求学的人数和齐鲁之地的一样多。 本文章转载自中华文氏宗亲网。到汉武帝时,命令全国的郡县都设立学宫,有学宫从文翁开始创立这种说法。

  文翁后来在蜀地逝世,(蜀地的)官民为他建盖祠堂,每年祭祀不断。文翁就成为了蜀郡(四川)文姓的开基祖了。

  始祖江西春元公

  始祖文时公,字春元,乃汉蜀郡太守文翁公之二十四世孙也。五代后唐庄宗年间,官至帐前指挥使都尉,镇守江西,巡视吉安至永新一带。娶通判袁公独女为妻。及至后来,石敬瑭灭掉后唐建立后晋,春元公不往致仕,遂在永新开居。是为江西吉安文姓开基祖也。

  广东文姓世系考

  春元公传至十世有文安世,生有二子,长子时习,次子时用。公卒后,葬泰和灌塘尹家屋前。明正统年间,墓地被尹家所占,起厅居,子孙遂告官判还,后来公墓迁于广东开平县赤坎百足山。坐坤向艮,此山龙脉形势,极其雄厚,卓越万方,钟灵毓秀,新台开恩四邑民众,皆知其名,咸称为山王, 该乡人尊崇为神圣而祈祷之,诚为粤东之名地也。

  时习公生二子,长子士德(文行),次子士表(文仪),三子士诚(文信);时用公无子,以长兄时习次子士表过继为嗣。

  广东旧谱记载,我广东族属宗人,皆以江西春元公为远始祖,以十二世祖士表公尊为广东文氏开族始祖。以下为广东文姓谱系:

  第一世 一世伯祖士德公,讳行,系时习公之长子,配易氏淑人。生二子,长子天佑,次子天祯。天佑无子,以从弟文壁次子京子过继为嗣,其后代留居江西;天祯,曾任南宋的广济学谕(现湖北)南宋亡天祥死,天祯不仕,隐居。家于邑之南外,今以文家街名,其后代俱居湖北。 一世叔祖士诚公,讳信,系时习公之三子。生一子,天瑞,名辉,号东山,丞相文天祥从弟也。为江西江右富田文氏后人.宋季,从兄璧公任广东惠州府太守,公随来惠,留家之。娶冼氏,生子远,字应麟,仍居惠州,应麟有后代开居宝安,今宝安(包括香港支系)文姓七房皆奉天瑞为始祖。天瑞公复自惠徙万州(今海南),住梁村溪南,买置田地,因姓名地曰“文田”,成为海南文姓开居祖。 一世祖士表公,讳仪,本时习公之次子,过继时用公为嗣,丞相文天祥之生父也。生子四:长天祥,次璧(又名天球),三霆孙,四天璋;女三,淑孙,懿孙,顺孙。 第二世 二世伯祖天祥公,幼名云孙,字履善,一字宋瑞,号文山,系士表公之长子, 生宋理宗端平丙申年。理宗宝佑三年,乙卯,时公年方十九岁,中乡举。宝佑四年,擢为第一状元,及第,历官至观为文学士,右丞相少保,信国公。与陆秀夫、张世杰被称为“宋末三杰”。他生活于宋元更迭年代,作为宋朝的官员,他义无反顾地参与了抗击元军南侵的战斗。宋祥兴元年(1278)九月,文天祥率军进入潮州。十一月,攻克潮阳县城,擒杀投降元军的原循州(今惠州)知州刘兴,击退元潮州守将陈懿。在潮阳时,文天祥晋谒双忠庙,祭祀英烈,慷慨赋词《沁园春》,痛宋室江山破碎,恨叛贼忠节泯灭,壮怀激烈。十二月文天祥移师海丰,在五岭坡遭突袭,不幸被俘,解至大都杀害。公生有二子,长道生,次佛生,早卒;六女,战乱中或流失或殒命。 二世叔祖霆孙公, 系士表公子三子也。读书明经,志在忠君爱国。少时读书。墨于窗曰。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宝佑乙卯,从二兄赴乡试,先撤棘一月,卒时仅十六岁,惜哉未娶无后。 二世叔祖天璋公,系士表公之四子。咸淳乙丑,兄丞相守瑞州,以幼弟奏名将士郎。历官升至朝奏郎。带行大理寺丞,知宁武州。元己卯,充同知南恩路,总管府事。庚辰,丞相囚中书,不仕。奉母迁居惠州,遂留惠州开居。生子二,长真子,次宁子。 二世祖讳璧,字宋珍,号文溪,又名天球,系士表公之次子。初登第与兄同中乡举丙辰科同登进士。历官至惠州府。权户部尚书。兄丞相天祥北行被俘遇害。公图全宗,祀入观元世祖,授至嘉议大夫。同知广南西道宣尉使司事。墓葬吉水己泸源资福寺背蛇形。彼寺赠其山。原配杜宜人,公未仙游之时已前赴。继妻张氏。生子三,长隆子,次升子,三京子。以三子京子入继堂兄天佑,以次子升子入继长兄天祥。 第三世 三世伯祖道生公,系天祥公之长子,赋性明敏,生于宋理宗景定庚申元年九月十二日午时。南宋乙亥年(1275),恭宗皇帝以文道生有奖盛军士之献,策命殿前指挥使苏刘义之女为配。十五岁时家属,尽随父出军兴兵勤王。戊寅年(1278),公令妻苏氏、子伯平与佣人吴通、侄汝安、舅苏能逃,自身赴惠州,不幸病故,年仅19,其妻儿流落于丰顺县丰政都大胜村。公之子伯平尚在襁褓,为其母、舅及从仆等人护持逃遁,经丰顺后涉闽饶,入凤凰,筑庐下埔村,留居创业,伯平17岁娶妻宋氏,后又娶曾氏,育有汝香、汝旺、汝光、汝明、汝山、汝海六子。汝明移居丰顺、汝海移居福建省东山县铜陵镇;汝香创下埔梨树下;汝旺创下埔墩上村,后有子孙移居普宁县洪阳镇林惠山;汝光创下埔东村;汝山创下埔埔尾村,后有部分移居海南。道生公之后裔统称文姓饶平房,以伯平公为始祖。 鹤山文姓源流

  三世祖隆子公,天球公(文壁)之长子也,元大德年间,任宁州判官、平阳县尹。原配朱氏生三子:宣、寄、采;继妾罗氏生二子:长昌祚,次昌胤。 第四世 四世祖昌祚公, 隆子公之子也,官至贡元知县。因祖父天球公任惠州刺史,遂留居南雄珠玑巷 。原配林氏生二子:长宗韩,次宗柳。 第五世 五世祖宗韩公,昌祚公之长子也。归善县庠生,孝友齐家,礼仪相尚,笃亲思友。配夫人欧氏生四子:长子南,次子富,三子从,四子达。 第六世 六世祖复溪公,名子达 ,乃宗韩公之四子也。性广达,沉观变,审时势,洵人杰也。因祖天球公任惠州府时,在元明两朝乱世恐祸及玄孙,上兴问罪之师,凡接济者皆避之,幸赖刘远知带出九十七里路,从珠玑巷南下,路经始兴县,往塱底,兄弟暂居,后随父及应麟公等徙于东莞、惠州等处避乱。本文章转载自中华文氏宗亲网。后因泛舟往开平百足山拜祭安世公,路过鹤山沙坪文边宝地,复溪公看中该处平坦富庶遂择地而居,称之为“文边”也。复溪公就成为文姓新会、鹤山两房的开居祖。 第七世 七世伯祖靖献公,讳成周,字起西,号靖献,行一,系复溪公之长子,配李氏,生三子:长仕英,次仕显,三仕贵,留居鹤山沙坪乡文边村,开基创业。靖献公就是沙坪文边文姓开居祖。 七世叔祖继周公,讳继周,字起基,号靖海,行二,系复溪公之次子,性纯朴泊淡,不以事物累心。迁新会杜阮井根开居。配李氏,生四子,长子怀仁,次怀义,三怀忠,四怀信。公为杜阮井根开居祖也。 七世叔祖成禹公,讳成禹,字起北,号靖山,行三,系复溪公之三子,分迁江门外村开居,为外村开居祖。配莫氏,生一子:大振。 第八世 八世祖怀信公,字复昌,行四,系继周公之四子,邑庠生,配刘氏,生一子:德修。 第九世 九世祖德修公,怀信公之子也,公成婚后迁居新兴县荷村(即今鹤山市宅梧镇荷村),生一子:太初。公世居鹤山荷村也。 第十世 太初公生三子:长里仁,次里信,三里善。公世居鹤山荷村。里善,迁居新会沙芬村(即今鹤山宅梧镇双龙村委会沙芬村)今鹤山文姓主要分布在沙坪文边,宅梧荷村、沙芬等地,为本邑著姓之一。

  

  (广州市番禺区南村镇白水村 文景尧提供)

  广东广州文氏大宗祠各县牌主名录

  嘉庆十八年正月二十四,广东番禺、顺德、花县(今广州花都)、增城、归善(今惠阳)、新会、鹤山、高要、饶平、丰顺、香山、三水等十二县合建广东文姓大宗祠一座,在省城广州黄泥巷。八月十六巳时入伙,祖祠酉山卯向兼庚甲,立士表公为一世祖。今将各县牌主芳衔位次详后:

  始祖士表公、二世祖天祥公、二世祖天球公、 三世饶平道生公、三世高要天聪公、四世饶平伯平公、四世顺德维茂公、五世花县宗翰公、五世增城士华公、六世增城玉堂公、七世新会继周公、七世顺德庆宜公、七世番禺佛护公、七世鹤山靖献公、七世番禺成周公、七世新会成禹公、八世新会贯润公、八世番禺文广公、八世新会怀忠公、八世香山隐趋公、八世新会怀仁公、八世鹤山怀信公、八世新会怀义公、十世三水发龄公、十世新会文郁公、十四世饶平宏绪公、十四世饶平丰庆公、十五世归善茂鹏公、十六世新会光禄公、十七世饶平青选公、五世饶平汝旺公、五世饶平汝香公、五世高要超拔公、六世饶平秉乡公、七世饶平南山公、七世增城子远公、九世饶平锦廷公、九世丰顺源泉公、九世鹤山德修公、九世新会先毓公、九世新会省堂公、九世番禺裔显公、九世番禺仲添公、九世新会士贤公、十世新会主峰公、十世新会梅隐公、十世新会南隐公、十世新会南庄公、十世增城南溪公、十世鹤山文乔公、十世丰顺子治公、十世新会月池公、十世丰顺子明公、十世番禺北墅公、十世花县字经公、十一世鹤山里仁公、十一世顺德接源公、十一世番禺逸齐公、十一世新会星池公、十一世鹤山里信公、十一世鹤山里善公、十一世顺德悦刚公、十一世顺德齐高公、十一世新会东林公、十二世鹤山胜举公、十三世鹤山宗兴公、十三世新会东窗公、十四世新会允恒公、十四世新会环溪公、十五世顺德嘉祐公、十五世顺德勤斋公、十五世饶平刚列公、十五世顺德景斋公、十五世饶平景捷公、十六世番禺乾韬公、十六世新会奕雅公、十七世归善必端公、十七世新会正伦公、十七世新会万秀公、十七世新会奇琮公、十七世归善必正公、十七世番禺乾有公、十七世饶平青莪公、十八世归善星著公、十八世归善纉绪公、十八世新会达传公、十八世番禺连升公、十八世鹤山则舜公、十八世新会道千公、十八世新会显光公、十八世新会显聘公、十八世归善星耀公、十八世归善景光公、十九世新会献标公、十九世新会泽坚公、十九世新会昌邦公、十九世增城明大公、十九世新会昌廷公、十九世新会泽润公、十九世新会明卓公、十九世归善国华公、十九世归善德华公、十九世归善德洪公、二十世新会谓雄公、二十世鹤山兴来公、二十世新会谓信公、二十世新会元伯公、二十世鹤山兴乔公、二十世新会章伯公、

  来源:文坚成、文景尧、文永享

  编辑:文浩

  欢迎加入200万文家人

  中华文氏宗亲网

  The Network of Wen Clan of China

  投稿联系:微信wen0737

  微信公众号

  wxzqw8

  抖音平台

  @wxzqw8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