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网课 让家长更焦虑?
大半年里,当线下的培训课改成线上教学时,瑞瑞妈妈的焦虑也随之升了两个加号。
焦虑的不止她一人。新初一数学班报名后,她被拽进微信群,结果发现,群里的30多个学生已经学了一个月,据说最早的9月份就报名了,而这距离孩子升初中,整整提前了一年。
当哈市部分教育机构将线下培训课改成了线上教学,从教室里的面对面变成了网络两端的不见面时,在愈加丰富的课程面前,家长们的焦虑却从未减轻半分。
家长心里不托底 靠多报班来弥补
线下培训班改成了线上授课,瑞瑞妈原本以为能节省下外卖、停车等费用,哪想到花出去的钱却更多了。“你看看,这是刚通过微信转账交的新初一数学班的费用,这是我儿子的第三个数学班了,还有三个英语班,语文班刚退费一个还剩俩……”线下授课时,瑞瑞平均每月上各类培训机构、辅导班的费用是3000元左右;现在改成线上课后,每个月的教育支出还多了1200元,都给了多加的培训班。
网课不仅掏空了这个五年级学生妈妈的腰包,还让她的焦虑蔓延开来。“改成线上授课后,感觉孩子和老师的互动不如面对面那么及时”“没有老师在讲台上盯着,孩子听课时肯定会溜号”“也没有了以前的随堂考试,孩子到底学到什么程度,在班里排名情况,我们现在不清楚”……记者在连日来的采访中发现,线上授课给家长们带来一些便捷的同时,更带来了焦虑,心里不托底的家长们只好通过多报一门或几门同类的课程,用“量”的增加,来弥补线上授课带来的弊端。
家长们的焦虑被“网络”放大,不断尝试成为新常态。一位教育培训机构负责咨询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线上授课后,班级学生的流动性明显要比以前大,交费、退费的每天都有。个别学生甚至刚听了一节课,第二天家长就申请退费。
“一位初中家长曾同时给孩子报了四个语文班,都是听别的家长推荐的。家长为孩子学习能力不足感到焦虑的同时,也焦虑自身辅导能力和时间的不足。于是,家长们认为,将一科的培训班报两个、三个甚至多个,就能让孩子多听到几位老师讲课的精髓,能够互为补充。”该工作人员说。
担心孩子成绩落后 提前抢报高年级班
线上授课,孩子少了可在一起学习的同伴,家长少了可在一起交流的“战友”。由于少了交流的“生态圈”,孩子互相之间情况不掌握,也无法交流学习心得,让本就焦虑的家长内心更慌了。记者以家长身份联系了多家教育培训机构,咨询新班开课情况,发现在心急家长们的催促下,下半年开设一些新班要比往年同类新班,提前开了一学期。
南岗区一家教育机构的知名老师的奥数班往年都是针对三年级学生开始招生,可是今年招生却比往年提前了一个学期,明年3月份就开始给二年级上课了。几家初中教育培训机构,也是在9月份就开始组建家长群,进行招生工作,接受报名排号。往年针对五年级学生开设的新初一培训班,要在五年级下学期才开课,今年在10月中旬已经开始上课了。一位负责报名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报名的学生里不仅有五年级孩子,甚至还有个别是四年级的,提前一年多来学初一的课程。
“都已经报完名了,热门课程热门班都需要提前抢。”市民张女士告诉记者,虽然孩子才上一年级,明年二年级的国学班却需要提前报名排号。她说,自己也是听“过来人”推荐的,打心眼里也觉得孩子年龄有点小,可能有些知识不能完全理解,“可是也没办法,眼看周围的家长让孩子学这个,报那个,尤其是人家孩子有些进步时,当父母的很难淡定。”她有些无奈地说,身处焦虑环境下,想不焦虑都难。
线上教育竭力谋变 新赛道角逐更激烈
经历了大半年的厮杀,家长们丝毫不减的焦虑也成为教育培训机构眼中的新风口,线上教育竭力谋变,这场新一轮竞争角逐得更加激烈。
打响免费公益课成了线上教育转型后的第一枪。在家里,不花钱,就能聆听到专业老师的授课。时长和正课一样,一般来说是让试听2—3节公益课。“确实是纯公益的,特别火的老师压根不愁没人报名。”初一学生家长林女士告诉记者,9月份就是靠着一节又一节的公益课,她和女儿前前后后听了六七个语文班,终于选了两个班。
抖音讲国学、云端公益直播课、扫码就能听英语写作、外教通过腾讯会议讲授口语……各家教育机构竭尽所能地不断尝试新形式,让常年站在讲台前、粉笔不离手的老师们找到了另一个自我。有的还将曾经的大课堂,分解成若干个“小课堂”, 比如过去完成时语法讲解时长200分钟,一节课价格低廉且赢在”一对多”,一份录制成品可提供给上万名学生。
根据孩子实际情况合理规划时间和课程
如何从蜂拥而至的线上教育内容中筛选出最适合自己孩子的内容?如何能随时掌握孩子学习成绩?如何能合理规划孩子的学习时间和课程?面对线上授课,这些问题无疑成了家长的一道附加题。
有专家表示,面对线上授课这种新事物,家长更应该考虑的是为孩子“量体裁衣”。由于线上授课使孩子和家长不用再东奔西跑,因此,家长更应该合理地为孩子规划好学习时间和课程。首先,家长不应该想“能补一点就多补一点”,在一天里将孩子的时间安排得很满,反而造成孩子的疲惫。其次,线上授课虽然使家长和孩子对老师的选择余地增大,但希望从“量”上弥补并不可取,老师与老师的教学方法各不相同,让孩子上更多的课程,反而容易混淆孩子的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