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补论》第四章第二节 三元稳定互补

  

  第四章

  三元互补

  第二节

  三元稳定互补

  三元互补中有一种互补叫三元稳定互补,是三元互补的一种特殊形式。三元稳定互补,即事物某相内部的三个特殊元素之间相互排斥又相互补足,组成一个结构稳定的整体的互补。三元稳定互补的三个元不是事物任意的三个元,其中任何一个元以其他二元为存在条件,三元之间相互对立又互补支撑,相互排斥又相互补足,通过三元互斥互补构成事物的稳定结构,使事物相对稳定平衡地存在。

  早在公元前四千年,古埃及人为兴建尼罗河水利工程,发明了几何学。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在前人生产实践和知识经验基础上撰写的《几何本原》和中国在公元1世纪间产生的《周髀算经》《九章算术》等,都对几何学进行了探索和研究。几何学中的三角形是三元稳定互补的典型例证。由三条不在同一直线上的线段组合而成的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的特点,而其他图形在稳定性方面是不能与之比拟的。四边形不具有稳定性,五边形不具有稳定性,除三角形以外的N边形都不稳定。如果要使这些多边形稳定,必须用线段将其连接成若干个三角形,只有在这种情况下,原来的多边形才具有稳定的性质。但这种稳定性质全然不是从多边形来的,而是构成多边形的诸三角形稳定性质的互补反映。

  三角形及其稳定性特征在工程、测量、天文、航海以及日常生活中都有广泛的应用。木工运用三角形的稳定性原理在临时钉成的工作台上斜拉一道木条保持工作台稳定,建筑工人运用类似的方法,把脚手架做成无数个小三角形,保证了这些劳动工具的稳定性。广泛应用于航空、工业和民用方面的三向织物,也是利用三系统纱线交织而成的三角形的结构特性达到稳定目的的。诸如此类的事例说明,三元互补的三角形稳定结构普遍存在,是自然结构中的稳定使者。

  在人类社会中,以三元稳定互补为结构特征的社会组织形态也是普遍存在的。司法机构中的公安、检察、法院,财务制度中的领导、会计、出纳,股份公司中的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国家政权中的立法、司法、行政等等,都具有三元稳定互补结构的特征。这种结构的三元,相互独立,相互补足,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监督,分工协作,各司其职,环环相扣,保证了司法公正和有效运行,保证了账务清楚和收支平衡,保证了公司正确决策和高效运转,保证了社会民主和集中统一。而三元稳定结构以外的其他社会组织结构,常常是不太稳定的,或者专制独裁缺乏民主,或者动乱松散没有效率,或者死水一潭没有生气,使社会的人力、物力、智力资源得不到有效配置,社会成员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利益得不到有效实现。

  人类早在几千年前就已经认识到三元稳定互补是事物基本的存在方式,并以此为根据创造了许多不朽的理论。中国古代的《易经》既建立在二元矛盾互补的基础上,也建立在三元稳定互补的基础上。《易经》八卦由阴爻和阳爻组成,每一爻就是一对二元矛盾互补;八卦的每一卦都由同性或不同性的三个爻组成,即每一卦是一个三元稳定互补的整体。如此二元矛盾互补与三元稳定互补整合所得每一卦,便是具有独立的形象、性质和意义的基本理性单元。宇宙万事万物便是由这些基本的理性单元组合而成的。这里的每一爻为二元矛盾互补的一个方面,每一卦为一个三元稳定互补的组合,只有这样的组合,古人认为才能使事物的形象、性质和意义确定下来,才能使卦成为反映事物特性的基本的理性单元。

  现实世界并没有完全按照《易经》所指发展变化,但《易经》包含着一定的科学、合理的成分却是不争的事实。如果说三角形因其三元互补使物体具有了稳定的性质,那么《易经》八卦因二元矛盾互补和三元稳定互补的互补结合,构造了具有独立的形象、性质和意义的事物的基元。《易经》涵盖过去、现在、未来,包容天地、人事、万物,几千年流传,经久不衰,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其合理性将进一步展现出来并为人们所认识。

  无数事实说明,三元互补稳定结构是普遍存在的,它与二元互补结构一样是事物的基本存在形式。三元互补稳定结构产生稳定性,这是三元互补稳定结构区别于其他结构的主要特征,也是事物结构稳定的必要条件。同时,无数事实还说明,一切稳定结构都直接或间接具有三元稳定互补的特征,这是事物结构稳定的充分条件。

  19世纪以来,经过无数化学家特别是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的天才努力发现的元素周期律表明,在自然界,氦(He)、 氖(Ne)、 氩(Ar)、氪(Kr)、氙(Xe)、氡(Rn)等元素是非常稳定的,被称为惰性元素。它们处在元素周期表的零族,都是单原子分子,一般不与其他元素化合。分析这些元素的核外电子结构,人们惊奇地发现,除氦以外,这些惰性元素的最外电子层无一例外都是8个电子。而8=2×2×2=23,即这些元素的核外电子是以2为基元的2的三次乘方形式的三元互补结构。氦的核外只有一个电子层,最多只能容纳2个电子,它本身也是2的乘方形式(2×13)的三元互补结构。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往往需要使机械设备的运行保持在给定值的输出量,达到自动控制、自动稳定的目的。各种以稳定为目的的自动控制、自动调节、自动发射、自动测量系统,尽管其设计和运行千差万别,但其基本思路都是运用负反馈原理,将扰动带来的不稳定因素控制到最低程度,从而实现输出量的稳定。如图所示:

  

  当被调设备受到干扰使得输出量变化时,变化的误差就会通过负反馈输入比较器,进而和给定输入值一起输入调节器,通过调节器的调节作用,消除干扰误差,保证输出量的稳定。这里,输入量、干扰、负反馈三元稳定互补,是自动控制系统具有稳定作用的内在原因。

  (未完待续)

  (版权、著作权所有,引用注明

  出处,抄袭必究)

  本书京东、当当、拼多多、淘宝、四川人民出版社微店及各地新华书店(长按二维码)

  有售

  互补论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