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应该这样理解概念为本的教学设计
关于概念为本的教学设计,我们需要通过整理之前的文章,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实际,回答它的本质和规律。
概念为本的课程与教学的本质是什么
概念为本的课程要求教师能够通晓它的定义特征,知道它与传统课程的区别,以及为什么应该发生这种转变。
当人们第一次听到“概念为本的课程”时,肯定会想到以下问题,需要我们来回答:
★什么是概念为本的课程?
概念为本的课程是一种三维课程模式,它架构了学科领域的事实和技能内容,并带有学科性的概念个概括。概念为本的课程与传统的以主题和技能为本的二维课程设计模式非常不同。
★二维和三维课程模式之间有什么区别?
二维模式注重事实和技能。
三维模式注重概念、事实、技能以获得对学科内容的概念性理解。
★我们为什么应当使用概念为本的课程设计模式?
*它能够开发大脑的结构(结构图式),使大脑将收到的信息进行整理、组织、模式化,以及在概念层面上将知识与技能进行迁移。
*当学生们将事实、策略个技能与关键概念、概括和原理联系起来时,它要求学生们在更深层次的智力水平上对事实和技能进行加工。
*它从事实/技能和概念两个层面上促进并发展智力。
*它支持“协同思考”——知识与理解在事实/技能层面个概念层面上的认知性互动。
*它通过激发个人智力而增加的学习的动力。
*学生用事实信息来解释并支持自己的深层理解,在此过程中,学生们的语言流畅性也得到提高。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