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香弄堂”里的这堂课有点东西
日前,由四川北路街道社区党委、鲁迅纪念馆共同主办,山二居民区党总支和鲁迅故居承办的鲁迅故居“一人一课”正式开讲。
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推行鲁迅故居“一人一课”活动,旨在深入推进山阴路历史风貌街区“文化长廊”的重要内容,同时活化利用红色资源,进一步推动“茶香议事、书香文明、花香美丽”的“三香弄堂”建设。
据了解,鲁迅故居“一人一课”的具体内容由鲁迅故居工作人员开发,一名工作人员负责一个讲课主题。此外,讲课形式不同于往常,而是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让辖区居民甚至是远道而来的客人,更好地了解鲁迅精神和文化。
第一堂课《鲁迅在上海的家》
已于日前开讲啦
“你们知道鲁迅为什么选择在上海定居?”……授课中,来自鲁迅纪念馆的张迪深入浅出地从鲁迅先生定居在上海的原因、租房的成本,以及他在虹口的三处寓所的具体情况进行了详细说明。台下,来自鲁迅故居志愿者讲解团的志愿者、居民区党员和群众、1927·鲁迅与内山纪念书局的青年职工认真聆听、学习。
听众们对授课内容反响热烈
??????
“授课老师还通过历史照片进行讲解,让我们仿佛穿越到当时的场景,课程效果还是不错的,居民们对此反响不错。”山二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徐萍表示。
而对于长期致力于宣传鲁迅文化的鲁迅故居志愿讲解团负责人徐欣然来说,这种授课方式同样让他受益匪浅。他表示,以往自己的讲解更多的是把自己从父辈、祖辈那里听来故事告诉游客,但通过这次授课,他更加形象深刻地知晓了鲁迅故居的背景,也让他在今后在与居民和游客的讲解中,可以更好地传达更多有关鲁迅故居的往事。
“鲁迅故居‘一人一课’不单是一种授课形式,如今已经成为区域化党建共建的新平台。”徐萍表示,鲁迅故居志愿讲解团是成立于山二居民区大陆新村的一支“草根”红色讲解团,成员多为党员,来自各行各业,凭着对鲁迅先生的一腔热血宣传鲁迅文化。在第一堂课上,志愿讲解团和鲁迅故居、1927·鲁迅与内山纪念书局结对成立了“1+1+3”若干新讲解团。每个讲解团里包含1名鲁迅故居专业讲解员,1名1927·鲁迅与内山纪念书局工作人员和3名志愿讲解团成员,通过帮教结对、专业带动业余的形式,提高讲解团整体水平,共同讲好山阴路红色文化故事。
在讲解的过程中,团队成员还积极参与到“三香弄堂”的建设中,为社区治理贡献智慧和力量。
据了解,今年,四川北路街道将在持续深入开展“三香弄堂”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打造风貌区的“15分钟社区生活圈”,形成“宜居、宜业、宜游、宜学、宜养”的社区品质。
目前,课程还在继续。
上哪听课?
时间:每周五上午9:30-10:30
地点:鲁迅故居或故居所在的弄堂
主题:鲁迅的故事、山阴路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