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在编人员考取公务员,需要先辞职还是直接走调动?

  事业单位在编的工作人员要报考公务员,在报名前首先要得到用人单位的书面同意,这种书面同意就是单位盖了公章的证明文件,必须要有这个证明文件才能取得报考资格。

  但在实际中,部分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由于害怕自己今后考不上而丢人,输不起这个面子,于是就偷偷地报名,由于隐瞒了是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信息,取得了报考资格,但在进入面试环节时,仍然需要你出示单位同意的证明文件,如果这个时候,单位以没有经过单位同意报考为由,不给你出具书面同意报考的文件,那么也就意味着你就失去了面试的资格。

  

  现在凡是报考公务员,凡是在职人员,都会要求在报名提交单位同意报考的证明文件,作为一般的民营企业、国有企业很好办,一般都是由单位的组织人事部门给你开一个证明,也会同意你报考,考不上单位也没有人会笑话你,毕竟开证明给你的就是一两个人知道。

  我在单位工作时,当时单位的很多年轻人,我都是鼓励他们去报考公务员,基本上我都是持支持的态度,管他能不能考上,敢于去试试,去拼搏一下总是好事情。在2019年的时候,我们单位总部机关,100多人中就有三人顺利考上公务员,其中考上当时的重庆工商局的同事,后来为单位办理年检、专利申请等还做不了不少协调工作。

  事业单位由于比较特殊,很多编制内的工作人员,都是刚刚招进来一两年,所以单位是否同意报考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单位领导开明的,对年轻人比较关心的都会签上同意两个字。只有经过单位书面同意报考,才能在报考资格审查过关,也才能顺利参加考试。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如果面试过关的,将进行考察。考察除了个人情况以外,一般都会到原单位进行考察,考察组到单位考察时,一般都会找单位的领导了解情况,查看个人档案资料等。如果单位领导事先是书面同意的,知道你考公务员这个事情,那么考察时都会为你说好话,如果事先没有经过单位同意,只要单位领导说几句不利于你的话,考察可能就算没有过关。

  

  考察合格、公示无异议以后,才进入调动程序。一般考进公务员的单位,要通过组织人事部门发来商调函,单位同意调出的,同时要回函同意调动,并通过机要邮寄个人档案,用人单位发出正式的调动函。

  事业单位收到调动函以后,一般都会规定一个到新单位报到的日期,在这个日期之内,需要在事业单位办理离职手续,比如工作交接,手里的工作等,然后为你办理调动手续,包括干部调动介绍信,党组织关系介绍信、社保关系转移证明、工资关系转移介绍信等,垮地域调动的还要办理户口迁移手续等。

  到了新单位报到以后,工资、党费、社保缴费等基本上都可以做到无缝对接,比如在事业单位当月只工作了半个月,下半月到新单位报到,那么当月工资就是由新单位发放全月的工资,缴纳当月的社保等。

  

  新报考的公务员都有一年的试用期,虽然你在事业单位工作了几年,但试用期还是一样的,试用期结束以后,转正定级时不像大学生那样,是按照本人的学历来定级。比如普通的大学生报考公务员的,大学本科毕业生,没有取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任命为一级科员,定为25级;具有工作经历的,可根据其资历和工作年限,比照调入机关同等条件人员,确定职级与级别。

  综上所述,事业单位和机关都是体制内的工作人员,基本上都是按照体制内工作人员调动程序办理。由于很多新招的事业编人员,都与事业单位签订了聘用合同的,所以按照现在的规定,单位在收到调动函之后,都会要求办理辞职手续,这只不过是内部程序,不影响调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