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是不是“分水岭”?避免成绩下滑,首先做好3件事
对于小学生来说,数学是一个比较难学的科目,由于其涉及到了很多的计算,需要动脑动手,同时三年级以后,数学还需要孩子具有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归纳整理能力,这也导致很多孩子在三年级后数学成绩直线下降。
对于这种三年级现象,数学老师们都觉得其实家长不必太过于担忧。只要在平常的学习中,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培养,数学成绩会一直保持的很好。
1.细致的计算能力
数学最基本的素质要求就是有计算的能力,而且是需要非常细致的计算。而这个能力也是许多小学生在低年级阶段没有认真培养和训练的,因此一到高年级之后就容易出现问题。
很多孩子在考试中数学成绩不理想,检查卷子发现大多数都是错的计算上。对于这种错误,很多家长和孩子都归结于粗心大意不认真。但是从教育的本质和角度上来说,原因并不是如此。
之所以孩子会出现计算错误,特别是简单的计算错误。最主要的原因是在平时的训练中没有很好地培养自己的计算能力,尤其是对于数字的敏感和认真的态度。
一些孩子在加减法的时候把符号搞错或者是在抄题目时连数字都本身都会抄错,计算结果肯定是不会正确的。
所以这就需要孩子在平常的训练中,多做计算,不论口算还是笔算都做到又准又稳。
2.认真的检查习惯
无论是做作业还是考试,许多孩子都没有形成良好的检查习惯,尽管在课堂上老师会对这个提出反复的要求。
检查其实也是验算的一个重要过程,通过检查能够发现许多在计算上的错误,成绩比较好的孩子往往在这一点上做的就非常好,尽可能的避免不必要的扣分。
3.多进行思维训练
数学是整个小学阶段,对于思维能力要求逐步提升的一门科学。特别是在进入小学高年级之后,数学思维中更多了空间概念,这对于很多孩子来说是比较难的。
最近要求在平时的生活以及学习中,要充分的利用各种条件和时机对孩子进行思维训练。尽可能的是孩子的思维能够比较发散,从而可以触类旁通联想到更多。
其实学习数学是需要一定的兴趣的,特别是对于小学生而言。许多家长给孩子准备的数学读物和材料都是比较枯燥的习题集,从孩子的天性出发,也许选择故事性和趣味性比较强的数学读物,对于孩子来说更容易接受效果会更好,比如原来数学可以这样学和数学兴趣。
这两本书和普通的数学科普读物不同的是在于其用丰富幽默的语言和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漫画形式,介绍了常见的一些数学概念,尤其是小学阶段比较重要的数学概念和题目类型,在寓教于乐的同时,锻炼了孩子的思维能力,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孩子对数学的兴趣。
数学的学习是逐步加深的过程,与这本书形成阶梯上升的是数学花园。这本书在延续了一贯的幽默风趣的同时,对于数学的知识,包括空间和平面以及代数几何等都有所涉及。可以说是提前为小学阶段的孩子展开了数学的最灿烂的画卷。许多看过这几本书的孩子甚至上了初中之后都觉得数学非常简单,成绩也非常好。
那些还在担心自己孩子对数学没有兴趣或者是数学成绩不好的家长,不妨让孩子看看这几本书,相信一定会有所收获。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