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动物遗传育种技术,力牧生物助力种业振兴
在新发展理念引领下,我国畜牧种业中的奶牛、肉牛种源已实现基本自给,但性能与发达国家相比依旧存在一定差距。为此,我国于2021年发布了《全国畜禽遗传改良计划(2021-2035年)》,并确定了“建成比较完善的商业化育种体系”为主攻方向,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再次强调要加强农业核心技术攻关,推进育种创新工作实施。作为我国动物遗传育种领域的佼佼者,力牧生物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以科技驱动创新,并不断推进良种快繁技术的行业应用,为畜牧种业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撑。
锚定目标,勇毅前行
尽管我国畜牧业养殖规模庞大,但仍然存在着“大而不强,多而不优”的问题。以美国为例,依靠动物遗传育种技术,美国从1944年到现在,奶牛数量减少79%、奶业用地用水分别减少90%、65%,但单产能力的大幅度提升让美国总产奶量依旧保持了良好的增长速度。畜牧业发展,种业先行。为打赢畜牧种业翻身仗,力牧生物自2016年成立伊始,便锚定了以分子育种、胚胎工程为核心的动物遗传育种、快速繁育技术,此后更是通过积极开展国际间的交流合作,不断提升自身技术水平,陆续突破了活体采卵、体外受精、性别控制、胚胎移植等关键技术难题,并成功打造出以牛胚胎工程技术为核心的商业化良种快繁体系。
天道酬勤,精益求精
作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力牧生物目前申报及授权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达50余项,技术体系覆盖了牛克隆技术、牛胚胎生产技术等多个方面。目前,力牧生物生物育种实验室中的各项作业均符合国际最佳实践标准。在牛胚胎及冻精检测领域,力牧生物的生物育种实验室连续第四年获得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评审专家的认可,力牧生物的相关检测报告也具有在国际实验室认可合作组织(ILAC)全球100多个会员国家中的互认资格。
在胚胎生产方面,力牧生物建立了完善的质量保证(QA)和质量控制(QC)体系。目前力牧生物团队在体内胚胎生产效率方面达到了非性控单次头均5-6枚,性控单次头均4-5枚,移植受胎率为鲜胚移植受胎率55%以上,冻胚移植受胎率50%以上;在体外胚胎技术方面,头均采集可用卵数15枚,囊胚率33%,超过国外同期技术水平5%,胚胎移植受胎率也达到了50%,真正以自主创新精神不断改善着生物遗传育种技术中的“卡脖子”现象。
加速落地,以种强农
为科学、高效地推动良种快繁技术的落地应用,力牧生物还自主开发了“畜牧良种繁育智能管理平台”。该平台充分发挥了信息技术优势,能够将力牧生物历年积累的胚胎工程生产管理经验凝结于信息系统,实现了在牛胚胎生产及移植全过程中工作流、信息流、数据流的系统化和智能化。同时平台还具备繁殖作业、疾病监测与治疗、营养调控、生产性能测定以及进销存等管理功能,这也让力牧生物不仅能够为国内畜牧养殖业提供优质种源及良种快繁技术,更能够在把脉整体养殖情况后,为牧场提供遗传育种,疫病防治,饲料营养等全方位的定制化解决方案。
近年来,力牧生物积极开展动物遗传育种技术的落地,先后与优然牧业旗下赛科星、嘉立荷牧业、君乐宝旗下品元生物、内蒙古中农兴安等诸多行业标志性客户达成合作,并成功助力客户以种群优化实现了产能进阶、提质增效。
作为我国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畜牧业是我国粮食保障工作的重要支撑力量,因此大力发展畜牧种业对我国经济发展和国民生活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而力牧生物也始终将“以种质提升改善中国畜牧业”作为自身使命,在动物遗传育种技术上勇攀高峰,以科技自立自强为我国种业振兴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