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谋划、方向准、工作实 !忻州六中中考备考力求新突破
4月21日,距离中考还有59天的时间,忻州六中的初三学子们刚刚参加了中考体育测试,已经真正走上了中考考场。
在刚结束的体育测试中,该校初三年级697名参考学生,体育测试满分50分的学生119人,占总人数的17%,45分以上的学生441名,占总人数的63.3%,全校平均分45.5分。体测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为中考打响第一战。
优异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初三年级组“早、准、实”的布局。副校长尹捷表示,首先是整个初三的备考,年级组早谋划,早布局,早行动,让老师们进入备考状态,分析学情,提前制订中考备考复习计划。其次,认准中考复习方向,找准方法措施。研究考试动态,准确把握中考要求,理解山西中考命题“一核·六维·四手段”的理论体系,领会导向教学的重要“指南”;通过研究课程标准,准确把握怎么考;寻找中考质量的突破点、学生学习能力的突破点和“分层”推进的突破点。最后,复习计划实,目标任务写实,把中考备考落做到实处。
早谋划早行动?早布局在尹副校长的中考备考计划中,他详细计算了从开学到中考,除去节假日,各种对外考试、各种活动占用后所剩下的实际上课时间,约仅有100天。
中考对孩子们来说是一次大考,100天内要想创佳绩,就意味着老师们要牺牲更多的个人时间,把关注点看向学生。因此,学校早谋划,让老师们提前进入备考状态,明确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大。
据介绍,在2月6日开学时,学校就召开年级会议,分析学情,提前制定备考复习计划。这届学生与疫情并肩同步的三年,时断时续的线下教学与长期的网课交错进行,哪些知识落实不够到位,哪些科目薄弱,学校针对学生的特点,做出具体复习计划,做到了早布局。
理化实验考试、信息技术考试、中考体育这三项占70分,每增加一分就为学生迈向一中大门近了一步,所以要早行动。为了达到精准训练的目的,学校举行了校内的模拟考试,然后把测试的成绩反馈给体育老师、反馈给班主任老师,反馈给每个学生,让体育老师、班主任、和学生心中有数,对于成绩不达满分的学生,体育老师利用体育课、课间操时间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对重点学生进行重点辅导,收到了显著效果。
改错落实不流于形式
学科备考关键在于精准施教和措施得当。402班的班主任周秋香就是一位这样的老师。在中考数学备考中,她有自己的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所带班级,在屡次模拟考试中,名列前茅。
今年开学初,她研究了近六年的数学中考题,并且自己先动手做了一次,摸清了中考题的考向,题型,类别。结合新课标,为学生们整理中考重难点知识在日常复习中,她将重难点知识做成专题,进行针对性训练,让同学们养成重视难题,突破专题的学习习惯。
在此基础上,周老师还要求班中学生有错题本。他们班学生的错题本很有价值,拿出任何一位同学的错题本,都会看到学生们用不同的笔圈点勾画,在错题旁边还有这道题出错原因的详细分析,及不同的解法,相关的考点知识都一目了然。同学们改错后,她还会及时批阅,对于改错不到位的学生还会要求重新改正或者是面批,他们班的改错没有流于形式。
“重视重难点及错题,数学成绩就会提升一大截。”班中学生李昀澎对周老师说的这句话深以为然,又受益颇多。他告诉晨报记者:“一道错题就会反映出一个知识点的漏洞,弥补知识的漏洞,以后才不会出错,在中考场上就会多一份自信。现在在复习阶段,考试频繁,每次考试后的错题都会按老师的要求自己重新做,整理在错题本上,并把同一类型的错题归类,这样就会掌握这类题的解题方法、技巧,再次做的时候就得心应手,完全掌握了,对我的帮助很大。”
“数学最重要的是改错,周老师不仅要求我们改错到位,而且还会针对一道题进行多种方法的讲解,给学生们提供多种解法,如步骤少,用时最短的方法,这样就大大提高了解题的效率,为考试节省时间。我们都很喜欢周老师,遇到这样的老师是我们的幸运。”学生李沛旋说。
分析学情弥补知识
要想在中考中有突破,必须掌握学情。因此,每次模拟考后都要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的摸底,对学习质量进行诊断评估,及时了解备考中存在的问题,精准定位需要弥补的知识点,然后精准帮扶。
在刚结束的模拟考试中,402班陈泳彤模考成绩掉到了年级80名外,周老师很着急。陈泳彤是重点高中的边缘生,拉一拉就有希望。于是周老师让她进行反思,自己先分析原因。
在反思中陈泳彤学写到:早读懒散,没有每天坚持;对错题不重视,没有扎实落实;对各学科学习时间分配不合理,以至于落下擅长的科目;受电子产品的影响等。周老师看到她的反思特别重视,针对这些问题与她一起探讨原因,寻求解决方案,建立了良好的师生交流关系。不仅如此,周老师还主动跟陈泳彤妈妈联系,让妈妈配合解决“受电子产品的影响的问题”。
现在,在周老师的监督下,每天早读时间,陈泳彤按时向周老师打卡。妈妈看到女儿变化很欣慰,也很感激周老师,说:“很感谢孩子能遇到您这样的老师,您的付出超越了老师对学生教导,我们一定会配合您,让孩子考一个好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