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音乐欣赏

  ■朱海燕 张家港市锦丰中心幼儿园

  音乐欣赏是幼儿园音乐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开展音乐欣赏活动,可使幼儿接触更多的优秀音乐作品,开阔他们的音乐眼界,丰富他们的音乐经验,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喜爱之情,并使他们初步发展起感知、理解、欣赏音乐作品的能力。如何培养幼儿感受音乐形象、理解音乐语言的能力,丰富幼儿的审美情趣呢?

  多媒体技术与欣赏教学有效整合,使教学丰富而生动。音乐艺术是以声音为形象塑造载体,它需要欣赏者具备各方面的知识,在聆听音乐时自发地产生一种联想。由于幼儿的生活、知识经验有限,所以在幼儿园里,音乐欣赏过程中那些无法捉摸的音乐形象,尽管老师费尽口舌,小朋友听起来也有些云里雾里。而运用多媒体技术手段,便可将欣赏时所需要的图像、声音、色彩等信息更好地结合在一起,使幼儿在特定画面的引导下欣赏音乐,感受音乐的无穷魅力。

  将“道具”与欣赏教学有效结合,帮助幼儿感受音乐意境。爱玩是每个幼儿的天性,一件物品在大人手中也许不觉得有趣,但到了孩子们手中,便如同一件宝贝,能生出不少的玩法。采用合适的“道具”帮助幼儿感受音乐,也不失为一种化抽象为直观的好办法。于是在欣赏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第一乐章时,为了让孩子们感受体验音乐连绵不断的、轻柔的、抒情的意境,笔者给每个孩子提供了一条彩带,鼓励孩子们自由地、尽情地挥舞纱巾,引导他们一边倾听音乐,一边观察彩带飘落的形态。

  将游戏与欣赏教学有效结合,帮助幼儿认识音乐结构。以游戏的方式开展欣赏活动,能使幼儿的情绪调整到最佳状态,在轻松、愉快的情绪中自然地掌握音乐知识。在欣赏《单簧管波尔卡》时,笔者和孩子们玩起了捉蝴蝶的游戏:找蝴蝶-捉蝴蝶-找蝴蝶-蝴蝶四处躲藏-找蝴蝶,游戏给孩子们带来了无限快乐。

  将色彩与欣赏教学有效结合,帮助幼儿感知音乐情绪。音乐与色彩在人的感觉上的联系是多方面的,除了音色与颜色之间的联系之外,还有曲调、和声、节奏、调性、音区等。它们都能使人与各种色彩联系起来。在历史上就曾有人把不同风格作曲家的作品与色彩联系起来,有人说,莫扎特的音乐是蓝色的,肖邦的音乐是绿色的,瓦格纳的音乐则闪烁着不同的色彩。

  在音乐欣赏活动中,笔者提倡采用综合艺术教育形式,说、唱、舞、画等艺术活动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这种多艺术形式的自然融合是艺术学习的最佳环境,它使艺术学习变得更自然、容易、活泼多样,更能让幼儿感兴趣。人类的各种艺术活动之间有着共同的渊源和创作欣赏规律,运用文学、美术、韵律动作等帮助儿童欣赏音乐,不仅可以增进儿童对音乐的理解,而且有助于发展儿童的艺术思维能力和审美心理结构。采用“多通道参与法”,帮助幼儿打开尽可能多的感知通道,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调动视觉、动作、语言等多种感官参与,并丰富和强化已听到的音乐形象及内容,打破学科界限,建立学科之间的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