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老师深度观察与实践:我所了解的中国体制内外的基础教育现状
前言:中国教育现状?这个话题实在很大,不过好在作者王方志经历丰富,的确有很多第一线的观察和思考,看他的观察思考,还蛮有启发的。
王方志曾经是一位出版社编辑,还专门推出过不少民国童书,后来从出版进入教育,担任过私立学校老师,最近还在尝试创办自己的学校……
文章里,他解读了现在国内流行的各种教育概念,如蒙台梭利、华德福、夏山学校、读经班、私立学校、在家上学……他发现,无论是体制内教育还是体制外教育,都存在各种难解的问题。
他说,写这篇长长长的深度文章,也是想让更多的人明白,我们处于什么样的教育环境、社会环境下?我们该如何辨别各类五花八门的教育宣传,让孩子合情合理地健康成长?
你同意这篇文章里反映出来的教育理念和观点么?欢迎在文后评论。
我小时候想当一名科学家,后来阴差阳错进入一所工科大学的本硕连读班,念了七年的书,得到了一张工学硕士的文凭。这七年应当是人生最为黄金的学习时光,对我来说,却是孤独与苦闷最为深重的七年。
对我们这一代人,尤其是小地方出来的人来说,大学之前只为了一个目标在努力——高考,上大学之后,你就开始接触未来真正的人生了。
我很庆幸,少年时有温暖幸福的家庭,有无拘无束的生活,学习考试的压力并未给我造成多少难以弥补的伤害。真正的伤害在大学时期。这时候,我感觉到自己的未来人生将远没有以前那样精彩,甚至是乏味的,没有价值的。大学生活表面是新鲜的、丰富的、多姿多彩的,我却感觉到,原本一个个鲜活个性的生命,变得越来越相似,最终都将会是同样的人生轨迹——工作、结婚、生子、老去,除此之外,没有其他的生活乐趣与追求,所不同的只是财富与地位。这样的人生将是多么枯燥乏味。但现实就是如此,大学正将我们引向这样一种人生。
毕业后,我没有从事自己专业的工作,改做出版。其实就是要让自己跳出那条既定狭窄的轨迹,有机会去认识和欣赏更为真实丰富的世界。2010年来到北京,也是这个原因。
来到北京之后,我才知道自己当初苦闷的原由——生活世界的封闭。世界上有太多美好的事物,有太多优秀的灵魂。我们接受了二十年的教育,却从来不知道她们的存在,更无从体会这些美好而深刻的感受。在北京的最初几年,我成了一个失语者,突然不会说话也不会写字了,只能用一颗渴望学习的心灵去读书、去经历、去思考。
01
从编辑出版民国童书到决心做教师
2012年初,我来到新的出版单位,开始从事民国童书的出版。这让我有机会接触民国时期教育、出版的方方面面。民国时期出版家、教育家,他们是如何看待一个人的成长,如何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思考中国教育,又是怎样付诸实践,我都在这里得到了第一手资料。
这让我大开眼界的同时,也解决了长久以来困扰我的问题。原来,他们在基础教育时期就给孩子打下全面的知识、道德、审美的基础,如此才能长成一个健全的有高层次的精神追求的人。
而我们的应试教育充斥着虚假和扭曲,教授的知识也只是经过滤加工的十分狭隘的一部分。这样成长出来的人怎么能真正认识自己所生活的世界?怎么能真正认识自己?也就自然不能处理好自己和这个世界的关系,而我们人生的意义就在这里…
后来,我的目光逐渐从大学转向中学、小学。我觉得我还是幸运的,少时并未受到应试教育太多的压制,所以童年世界的美好与幻想尚存,直至大学才发现其中的矛盾。
但很明显,绝大多数孩子没这么幸运,他们被早早地从那个色彩斑斓的世界里抽离开来。孩子对世界充满好奇和探索的欲望,我们非但没有帮助他们去认识这个世界,反而终止了这探索的过程,逼他去学那些他根本没想过要去接受的东西。
久而久之,他不再对世界感到好奇,不再对事物感到愉悦,成了一个用套装知识武装起来的机械人。
这个时候,我开始思考,我可以为当下的中国教育做些什么。
研究民国教育与出版的时候,我搜集到一大批民国时期的教育与青少年出版物,尤其开明书店最为我看重。我一直觉得那个时候的开明书店、春晖中学,对做基础教育的人来说,似乎是一个回不去的梦幻。
民国时期的课本
我一直向往着,我打算把其中的优秀读物陆续出版。这些精选出来的图书涵盖文学、艺术、科学、自然、历史、哲学、政治、经济、社会、人类学、数理逻辑、修身、学习法等十三大类,这些图书都出自名家之手,其内容也是今天的同类出版物无法相比的,很多甚至找不到同类书。
为什么?今天的教师、学者习惯用机械专业的眼光去解释世界,教授知识,但我们的知识其实都是从生活中来,且需要服务于生活的。今天的教师、学者往往都局限于自己的专业领域,而那时候的教师、学者都能做到融会贯通,来去自如。只有懂得知识、学科和生活的关系并且知识结构健全的人才能有这样的境界。
我爱人在国家教育媒体做记者,接触采访过很多的教育界人士,上至教育部门、机构的领导,下至幼儿园的老师、保育员,能真正称得上教育者的很少很少,他们多数只是在做着一件谋生的工作,并没有情感与心灵的投入。
她特别反感社会上流行的各类教育专家,用各种脱离孩子的理论分析孩子,以高高在上的姿态教导家长去教育孩子,出书,办讲座,搞咨询,家长们趋之若鹜。受害的是孩子和家长,他们却名利双收。
她很明白这样脱离孩子的所谓“教育”,对孩子将是多大的伤害,对社会风气的影响更是难以估量。她所从事的教育媒体更是在做着许许多多看似轰轰烈烈却没有什么价值的事情,反倒是工作中与孩子的接触,是让她最为开心的事情。她也用自己的热情、真心和专业帮助了很多需要帮助的孩子和家庭。
因为感觉到现在的工作无法为孩子、为中国的教育做实事,我们商量决定,离开原单位,去教育第一线当老师。于是,我们开始在全国各地寻找合适的教育机构。
02
为什么没有去体制内学校做教师?
体制内教师,我们没有考虑。因为体制内教育强大的同化力量虐杀了太多教育工作者的理想。
这里面当然有我们认可的好老师,他们有学识、有品格、懂孩子,愿意为孩子的成长贡献自己的力量。我们欣赏钱理群先生和马小平老师。他们为了中国教育贡献了自己毕生的精力。但是,体制就是一个铁桶,刀插不进,水流不出,凭几个人的力量是难以做出真正有开创性的事情。
体制内教育原本并没有这么严重的错误。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就是需要学习基本的文化知识,这样才有继续学习的基础,未来才能有能力去生活,才能更好承接国家和人类的文明。
这些都是对的。但是有两样东西,让它变了味道。一是政治,二是经济。政治的味道弥漫已久,它让教育成为统治的工具。我们这一代包括上几代人都深受影响。它把我们当作国家的工具去培养,从思想到技能,以换得国家的长治久安,牺牲的是个人生活的无限可能。经济高速发展带来的生存压力使得个体竞争日益剧烈,为了获取更多的资源和机会,知识、技能成为教育的重心。
于是我们看到,孩子的书包一天比一天重,报的班一年比一年多,家长为了让孩子能获得更有利的教育资源,几近疯狂,教育机构则从中从容不迫地获取暴利。家长和教育者教孩子的不再是做一个什么样的人,而是考得好的分数,上得好的大学,交得对自己未来事业有帮助的朋友。
这样的结果是什么?钱理群先生说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是我们这一代成长起来的年轻人,他们还属于后知后觉者。而我们的下一批,自小接受知识、技能和关系教育的一代人,将会怎样?
当然,我们不用这么悲观。我们这一代人至少还有较为幸福的童年在,所以尽管生存不易,并没有觉得人生有太多的遗憾。我们下一代,也许人生的残酷与无趣会让他们回过头来重新寻找童年。因为那样的人生,哪怕欲望再强烈,自我满足再多,也无法弥补作为一个人的情感缺失与精神空虚。
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与体制之内,试问,一个人如何才能实施理想的教育?所以叶圣陶四九年之后成了语文专业教师,丰子恺只剩下在日月楼的阳台上偷偷画《护生画集》,朱光潜成了美学家,钱学森也只能在去世之前给中国人抛下那个著名的世纪难题。
这样的教育还在延续。
钱理群老了,马小平英年早逝。他们都是体制内教育改革悲壮的英雄。
然而,体制外学校也是一言难尽……
我们开始搜寻体制外的学校。
搜寻的结果更为让人不安。如果说体制内的问题都有共识,体制外却是乱象丛生、一言难尽。
03
来自国外的现有教育模式
首先是冠以各种模式、理念的私立学校。
最有名的是华德福学校和蒙台梭利幼儿园。这两种模式都有自己鲜明的特点。
蒙台梭利是意大利第一位女医生,博士毕业后开始智障儿童的诊断和治疗,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她发现,智障儿童虽然在智力、心理水平上比一般同龄孩子差,却与低龄儿童有很多共同的特点。因此她相信,她设计的教育智障儿童的办法也适用于正常儿童,并且可能会取得更好的效果。从此,蒙台梭利开始专注于正常儿童的教育,开创了蒙台梭利教育法。1907年她在罗马成立了第一个儿童之家。教育法在实施的过程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蒙台梭利和她的教育法很快在欧洲引起轰动,她的教育学著作被翻译成20多种文字,蒙台梭利幼儿园也很快遍布世界各地。
蒙台梭利认为儿童的心理发展是儿童和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幼儿从出生起便开始对环境保持着不断的探索。在这种发自内心的内在驱动力影响下,儿童不断的探索环境,随着他运用自己身体的熟练度不断增加,其探索环境的范围也会日益增大。在探索过程中所获取的经验,将会被吸收并成为日后进行更高阶智能学习活动的基础;探索中所获得的喜悦与成就感,则会正向循环地支持儿童下一次的探索,并形成自信、积极、独立、主动的正向性格特质。蒙特梭利主张要为儿童准备一个他可以最大限度的自由活动的环境,这个环境需要能够支持孩子的自由探索与发展,在滋养孩子的好奇心,形成正向性格特质的同时,为其日后的学习赋予一个最基本的框架概念与基础。
蒙台梭利教室
其实蒙台梭利的教育观,并没有多少深奥之处,只是说明了一个人学习成长的自然过程。但是在20世纪初的意大利,盛行的是强制性的教育,儿童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蒙台梭利最伟大的成就不是她的教育法,也不是她的幼儿园,而是发现了儿童,让儿童能在一个于自己身心发展相适应的环境中学习成长。而在这之前,教育都是成人的压制和灌输。蒙台梭利让儿童在大人面前多少有了一点尊严。
蒙台梭利的教育方式包括智力、感觉、运动等很多方面的针对性训练,还为此专门设计了一整套专用的教具。我们能够看到,蒙台梭利教育法着重的是孩子各方面能力的发展,这与她最早智障儿童的教育有莫大关系。
我们知道美国教育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提出了一套“多元智能理论”,很流行。我相信如果蒙台梭利还活着,或者这个理论早些提出,蒙台梭利一定会将其引入自己的教育法中。因为蒙台梭利的教育本质上是专注于人类智能的教育。这之外的教育,比如情感、道德、价值判断等等,都付之阙如。而这些,是一个人的根基,也是最重要的部分,比各种智能要重要得多。所以,蒙台梭利教育法和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一样,只是在儿童智能发展方面一种很成功有效的教育法,有着科学的依据,但远远不能涵盖教育的全部。
霍华德·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
华德福学校由鲁道夫·施泰纳创建。他在维也纳科技大学求学时候的梦想是成为一名中学老师,当时学习的主要课程有数学、物理、植物学、动物学、化学,还有文学、历史和哲学。后来从事歌德的研究,出版过一些重要的科学、哲学著作。除此之外,他还是一名建筑设计师。鲁道夫·施泰纳是一个非常博学多才的人,在学校任教时教授的课程包含文学、历史、科学。他一生最为重要的成就是创立了“人智学”的概念与理论。1919年一位德国企业家依米尔·默特邀请鲁道夫·施泰纳根据人智学的研究成果,为他的香烟厂工人的子弟办一所学校,并以工厂的名字Waldorf Astoria命名为Freie Waldorf Schule(德语),也就是华德福学校。这所学校办得很成功,被人们奉为未来学校当遵循的楷模。
当今华德福学校的教育工作者都要学习人智学。他们对孩子的成长有一套很明确的理论,学校的年级与课程设计完全按照这套理论设计。因为学习人智学,华德福学校十分重视身体与宇宙之间的感知与互动,因此,华德福学校从外部环境到教学方式,都崇尚艺术性。也正由于这种明确的理念与实施方式,华德福学校得以在全世界快速传播复制。
华德福学校户外活动
我认为,华德福学校并不是施泰纳最为重要的成就。他最重要的成就是提出了人智学的理论。在思想学术上,任何一种新的有着坚实基础的理论都是有价值的。但是以某种理论来全面指导一个人的教育思想与实践,全面掌控一个孩子的学习与成长,这就有问题了。华德福学校的问题就在这里。学校从外部环境到课程设置,从老师到学生,都要受人智学的统辖。作为孩子,需要去适应,作为老师,则是放弃了作为鲜活个体生命对世界、对人生的独特感知。而对老师和学生的关系来说,这种影响至关重要。
不论是在蒙台梭利幼儿园,还是在华德福学校,一个有着真正学识、品格和自己丰富精神生活的教师都会觉得被约束,孩子的学习与生活被限制、安排,师生教学与互动都会有太多的障碍和不自由,而这里学习的孩子也就得不到这种来自优秀老师的自然影响。
除了蒙台梭利模式和华德福模式,还有夏山模式、杜威模式。
英国夏山学校
夏山学校由英国教育家尼尔通同妻子1912年一起创办,崇尚孩子的自由与快乐,宣称“不是孩子适应学校,是学校要适应每一个孩子”。
学校对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成长没有强制的规划,具体学习内容和进度由学生自己安排。同时,学校又有着十分详尽的校规。但这些校规不是老师制定的,而是由老师和孩子们一起讨论决定并共同遵守的。
夏山学校对培养孩子自由民主的意识与实践很有帮助。但是具体的实施,需要教育者对自由民主这些概念有着深刻的理解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否则孩子的精神世界就会流于放任与荒芜。
日本巴学园也属于这种模式。
杜威模式即生活教育,中国最早的实践者是陶行知先生。陶行知先生吸收了杜威的教育思想,结合当时的国情,提出了自己的教育宗旨:农夫的身手,科学的头脑,艺术的品位,改造社会的精神。杜威模式一般是作为一种教育方式被引入具体教学。
教育是生活的过程,而不是将来生活的准备。——杜威
这些来自国外的各种模式本身就有各自的局限与不足,被引入中国后,由于办学初衷、教师素质、社会风气等影响,又呈现出种种难以回避的问题。但是它们都冠有国际模式的头衔,对中国的家长是一种非凡的吸引力。
办学者也深知这一点,时时刻刻都要引用模式,以招揽家长,并回避实际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比如蒙氏的教条刻板,华德福学校的过于注重形式,甚至近宗教化,夏山模式的混乱低效。
而这些问题还都只是教育理念本身带来的,而一个老师应该要做的,比如注意培养孩子健康的情感、道德,爱孩子,要进入孩子心灵世界,了解他的需求与困难,帮助孩子解决生活、学习、成长方方面面的问题,以致带他认识丰富多彩的世界,处理自身与世界的关系,还都未谈及。事实情况是,学校专注于鼓吹各种模式,以此招揽家长和社会关注,这些教育最基本的东西,都已经不重要了。
04
本土的体制外教育
来自国外的教育有现成的模式,本土的体制外教育则是五花八门,无奇不有。
最为普遍的是读经班。这是近年来国学热的产物。先不说所读经书的优劣,以读经代替教育,其荒唐显而易见。读经就可以懂道理,读经就可以知天下,读经就可以做圣贤,这些荒谬的论断,却真有人将其作为教育的根基,且还真赢得了大批家长跟随。
再来说说“经”。既然要回到传统中国找寻我们教育的根,那么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看古时候的中国孩子都看些什么书。于是以“三百千”代表的“蒙学十三篇”穿越几百年的时光来到了当代孩子们的课桌上。这是最偷懒的办法,识字者皆可为。教育方式也极其简单,带着读就好,也是识字者皆可为。所以读经班迅速花开神州大地。
“蒙学十三篇”里都是些什么东西?有古代人物故事,有古代宗教礼法,有古代伦理道德,有古代社会秩序,有古代自然哲学,内容确实包罗万象,但我们要知道,中国之所以在暮气沉沉的封建帝国里沉睡了这么久,正是因为这蒙学十三篇对一代代儿童的思想禁锢与摧残,它用简单的结论式语言一遍遍告诉你,哪些是好的,哪些是不好的,哪些事是推崇的,哪些事是绝对不可以做的,做了后果会怎样。这种训教式的语言与教学方式早在晚清民国时期就为人们所批判和摒弃。且那诸多过时迂腐甚至可笑的观点,如何能在现代社会推崇,又如何能走进孩子的心灵?
体制内教育深知这一点,因此在全国推行背诵《弟子规》,期待以此重新建立稳定的社会秩序。高级一点的是读儒释道三家经典。其实也不算高级,因为古时候的小孩读完“蒙学十三篇”,就该读“十三经”了,各家有什么经典大家也都知道。这些确是传统文化的经典,但因此占用孩子大量的时间,就不应该了。
也有人在试图探索一种基于中国文化的教育模式。他们对此有一种使命感,意大利有蒙台梭利、瑞吉欧,德国有华德福,英国有夏山,美国有杜威,我们中国有什么?
作为有着悠久灿烂古文化的中国人,应当有自己的教育体系,他们不想当别人问起的时候无言以对,于是进行了深入的探索与实践。对古代经典的解读,古代精致生活艺术的复兴,传统运动游戏的再现,都引入到学校的教育体系中来。这是一种有益的尝试。然而,所有的教育都是靠人撑起来的,如果没有对古代经典有着深刻理解并自觉践行的老师,古代经典将成为又一说教或知识灌输的工具,如果教师不能自然领悟古代的精致生活,又怎能将这种高级生活品质的精髓传递给孩子,剩下的就只是形式了。今天有多少人能真正达到这样的境界?又有多少达到这样境界的人愿意投身面对孩子的基础教育?所以,学校为了能扩大规模,只有进行教师培训。但是,一种生命的体验是培训能得来的吗?所以,我们看到的,多是自欺欺人的自我陶醉。而对孩子,不能领悟其中的精神,剩下的也是只是知识的灌输。
其实这些,还都不是教育的主体。教育的主体是教孩子基本的能力,培养基本的情感、道德,带他认识丰富多彩的世界,学习处理自身与世界的关系。这些,只是世界的一部分,有了它,可以锦上添花,没有它,也无伤大雅。但是,以传承发扬中国文化为使命的办学者,将其当作教育的根基。他要培养的不是一个现代社会拥有基本技能的身心健康的人,而是有着他心目中中国文化标签的人。
这种努力是可贵的,但也是可惜的。其实,学校就应该由懂教育的人来办,这个人不需要是某一领域的专家,不需要是有着强烈文化使命感的志士,甚至不需要是对国家、对民族、对人类有着深切忧患的思想者,他需要懂孩子、爱孩子,能引导孩子走向现实世界与人生。世界的丰富多姿,文明的无涯浩瀚,人生的五味陈杂,他都要懂。而他要做的,是带着孩子沿着这个方向走,一路上需要什么,就给孩子什么,自己给不了,请专家来给,请志士来给,请思想者来给…事实情况是,专家、志士、思想者做了办学者,因此,学校有着鲜明的专家特色,志士特色,思想者特色。那真正的教育者在哪里?难以寻觅。
这些教育的基本理念每一个师范一年级生都在课本上见过,但是这些理念的理解践行并不能换来稳定长久的饭碗,因此没有人当回事,所以体制内难以见到真正的教育家。如果你问体制外办学者这些基本的教育理念,他会很不以为然。你们学教育的把学校办成这个样子,还有什么资格来说我们?
除此之外,还有其他林林总总各式各样的体制外学校。有的是某一课程的工作坊,后来扩大为学校,这也属于专业办学。有的是家长对自己的孩子有着成功的教育经验,然后办学推广。
值得注意的是,体制外办学者,多数都是因为要解决自己孩子的上学问题而开办的,极少有纯粹为了教育事业而办学的。所以后来我们办学的时候,凡是听说过的家长都会问,你们的孩子几岁?这类学校虽然离开了体制,施行的却依然是知识与能力的教育,所不同的是更加个性化,可以是孩子的个性化,更有可能是办学者或家长意愿的个性化。
孩子的生活依然被各种知识学习和能力培训所占据。孩子能得到什么样的教育完全看家长或办学者的个人素养。因个人视野格局限制,教育的实施还很容易受社会风气的影响,比如传统文化热,比如成功学,比如各种心灵鸡汤……
05
亲身实践后,
发现体制外办学者并不懂孩子
后来我们各自选择了不同的学校。我爱人去了一所蒙台梭利幼儿园,我去了一所一位具有深厚科学与人文学养的老师所办的书院。所发觉的问题上面已经提到。
再后来,我们双双离开各自的学校,一同去了另一家私立学校。这是一家由家长创办的私立学校。之所以选择这所学校,并不是因为对它所宣扬的理念和具体办学成果有多认同,只是觉得,办学者是一个比较朴素的人,可以沟通交流。因为经过一段时间的了解、经历,我们感觉到,体制外办学者,多存在自以为是、难听人言的问题。
我爱人非常懂孩子。在去这所学校之前,我们从网络上看到一些学校活动的照片。她从这些照片里看孩子,跟我说:“孩子的整体精神状态不对,孩子做的事情没有走到他们心里,孩子的精神没有被启迪,可能是缺乏沟通理解,甚至是压抑强制的结果。”
我当时并不在意,反觉得她太敏感。果然如她所料,这所学校孩子的精神世界的蛮荒是惊人的。学校奉行的是一种类似夏山的自由教育,对孩子不加管束,同时喜欢讲谈自由与规则。他们的初衷是要把孩子从应试教育的体制中解放出来,让他们自然成长。然而,解放出来之后,如果没有良好的教育,引他去那丰富有趣的精神生活与世界,孩子的世界将充斥着各种无聊的打闹和游戏。
学校的课程设置很多元,老师们在课程的开发上下了很多的功夫。除了基本读写算,还加入了读经、武术等具有中国文化内涵的课程,另外有很多艺术手工类选修课,还有各种校园文化活动。门类繁多。办学者想法很好,首先解放孩子,然后给予孩子各种他认为孩子应该需要的东西。
但是,办学者若没有足够的视野格局,不能站在一定的文明高度,对孩子没有足够的了解,这些只能成为各类课程的堆砌。授课老师的水平则直接影响教育的效果。更重要的是,所有的教育都要建立在对孩子的了解与体察之上。忽视孩子的教育都将成为一厢情愿的灌输。所以,很多的课程都不能达到希望的效果,有的甚至成了闹剧。
任何忽视孩子的教育,都会对孩子产生长远的负面影响。因为要硬学,兴趣被磨灭,因为要检查,生出各种伎俩,因为挨时间,长出各种毛病,造成身心的扭曲和生命的浪费。所以,我一直强调,教育者要能懂孩子,要从孩子成长的角度出发,去帮助孩子解决他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与困难。
知识、技能、审美的教育达不到效果,让孩子的精神世界一片荒芜,情感与道德教育的缺失则进一步加剧这种荒芜,各种恶开始滋生,老师又以自由的名义不加干涉,于是孩子的世界充满了假丑恶,孩子的心灵也是杂草丛生。
同时,学校又经常召集老师开会,制定各种规则来管束学生。于是我们看到整个校园除了上课时间,没有片刻的宁静,每一个教室里都是追逐打闹的孩子,教师办公室随时都能听到老师训斥孩子的声音,就算在上课,孩子明显游离于课堂,老师也不闻不问。整个学校找不到一处能让孩子欣然陶醉、欣赏、并投入创作与想象的地方。同时,没有人能真正关注到孩子的世界里发生了什么,孩子的心灵在怎样成长着。
他们一面在给孩子自由,另一面觉得自由得不能管束了,会产生危害,就用各种权威、规则、惩罚来恐吓、约束、压制孩子。这让我和爱人非常痛心。我们关注重心有所不同,却都是孩子需要的,更是教育者需要做到的。但是没有人听得进去,他们习惯无视现实,惯用各种理论或鸡汤来安慰自己,告诉自己孩子就是这样子的,教育就是要这样做的。
这就是我们所了解并亲身参与的当下中国教育的现状。
06
体制内,体制外,何去何从?
找不到合适的地方做老师,怎么办呢?我们商量自己来做。
一个从事基础教育的教育者,应该具有多方面的知识与能力,并能够融会贯通,只有这样,他才能将这些东西以正确的方式传递给孩子。
自己办学并不单是我们想象中的美好和快乐的。我们以为给孩子营造一个学习成长的乐园,可以每天带着他一起自由快乐地成长。事实情况是,我们需要先花大部分的时间精力去消除孩子之前成长过程中所受到的不良影响,这个过程中需要先解除家长所受各种教育理念、心灵鸡汤的不良影响。因为孩子的每一种表现都会在他的成长经历中找到原因,我们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找到这些问题的根源,而如果家长不能在这里问题上端正态度和看法,不但孩子当下的问题得不到解决,未来孩子的成长,我们的教学都将受到影响。
这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孩子的问题尚好,因为只要你走进他的心,便能与他亲近。但是家长观念很难改变,他们深受各种教育理念、专家论调和社会风气的影响,无法保持一颗朴素的心。
体制外的有的家长一方面受社会风气的影响,不再关注孩子情感、道德这些做人最基本的能力品质的培养,另一方面多方学习社会上流行的各类脱离孩子的专家论调,拿来用在自己对孩子的教育上。与他们沟通往往多有障碍。
体制内教育的问题大家都有共识,体制外教育的问题则千奇百怪,乱象丛生。反映在孩子身上也是如此,体制内孩子的问题往往是受压抑、厌学、顽劣,体制外孩子的问题则要复杂个性得多。
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源在于家庭与学校对教育根本的偏离。
其实,体制内教育原本没有多么严重的错误,它教孩子知识文化,教孩子品德,这些教育最基本的东西它都有。每一个师范也都会教。只是由于种种原因,另一些东西主宰了教育。但这些教育最基本的东西都还在,至少没有全部丢失。体制内的家长也人各有异,也会受社会风气的影响,但这是一种正常现象,因为家庭情况各有不同。
家长选择体制外教育有各种原因,有的是对体制内教育的不满,有的是孩子实在不能适应体制内教育。对体制内教育的不满也是多样化的。有的是对教育理念的不认同,有的是对教育方式的不认同,有的是对孩子存有特殊的期望。
不论是哪种原因,一旦带孩子离开体制内教育,便很容易走向另一个极端:即过于关注体制内教育所欠缺的那部分,而孩子其他方面的教育被忽视。
体制外教育机构又普遍缺乏对教育最基本的理解,而惯用家长喜欢追捧的各类特色招揽家长,引起关注。
选择体制外的家长要么是自己对教育有主动研究,要么是因为孩子问题被动学习,最后都很容易陷入社会上流行的各类教育专家的论调里,而这些东西都是偏离教育、脱离孩子的。
如此多方力量的共同作用下,家长越走越偏,教育越来越怪,孩子出现千奇百怪的问题……
我和爱人除了做自己的学校,教自己的孩子,还为校外需要我们的家长孩子做公益咨询,就是想帮助更多的人理清这里面的情况,真切帮助到他们的孩子。这种工作耗时费力。
作为教育者,至少应该做到这些……
写这篇文章,也是想让更多的人能明白,我们处于什么样的教育环境、社会环境中,教育哪些最基本的东西不能丢,哪些东西不足信,哪些东西是我们需要的。
作为中国的教育者,在现有环境下,该怎样坚持教育的根本,做一个于孩子、于社会、于国家有担当的教育人?
各人有各人的方式,我想,不管怎样:
都不要脱离孩子、控制孩子、随意对待孩子;要懂孩子,走进每一个孩子的心灵,详细了解孩子成长方方面面的情况,了解他的实际需求与困难,和他一起去面对。
都不要迷信某种模式。教育是特定的个人在特定环境下的成长,是很复杂很个性化的,不是某种模式能概括得了。
都不要相信流行的各种专家论断。教育不能脱离每一个孩子,更不可能只用几句格言鸡汤就可以万事大吉,一劳永逸。真正的教育者需要对孩子的成长做很多复杂细致的了解工作,需要大量的情感投入和理性思考。
都要正直、善良,有同情心,只有这样,才能在孩子心中种下真、善、美的种子,面对假、丑、恶,孩子才会有勇气和力量。
都要热爱生活,热爱我们生活的世界,因为我们的工作就是要带孩子去探索奇妙世界,思考五味人生。同时,要热爱学习、善于思考,你的学识、视野、格局直接影响你给到孩子的是枯燥的死知识,还是世界的丰富多姿。
更进一步,要有深入孩子精神世界的能力,要对人类最深刻最美好的情感、道德、知识、文明有着丰富的体验。这让我们有别于动物、机器和恶魔,生命由此走向丰富与崇高。
作为家长,我们要做的是什么呢?
孩子的教育权在家长手中。对孩子来说,家长的每一个选择都至关重要。家长对孩子基本情感、道德、生活的培养更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在社会浪潮的裹挟下,家长都有许许多多的迷茫和困惑。
但有一点我们都要明白,首先要教孩子做一个正直、有同情心的人,这些最基本的情感、道德是一个人的根本,无论选择让孩子接受什么样的教育,这一点时时刻刻都不能忘记。
体制内的家长要尽量教孩子正确看待课本教给孩子的东西。
要教孩子正确看待学习、分数、名次、班级荣誉,不要在课后给孩子施加学习压力,多带他去认识世界的丰富多彩,保持他对世界的好奇和求索,打开他的思维,呵护他的想象。
不要给孩子报太多课外班,除非孩子自己真心愿意,这种愿意是发自内心的,不是羡慕、比较来的,也不是玩新鲜来的。对课外班自己要有判断力,不要只看外在宣传,要看是不是真能给到孩子好的东西。孩子在学校就浪费了那么多时间,课后的宝贵时间千万不能再浪费。上浪费时间的课外班不如自己带着孩子或让孩子自己做些有意义的事。自己不能判断就一定要咨询信得过的人。
如果要给孩子选择体制外教育,一定要慎之又慎。
体制外学校大多偏离教育根本,鼓吹自身特色。如果非要选择,家长要把好孩子成长的舵,对学校能给到孩子的教育要十分清楚,要清楚哪些需要自己去弥补。脑袋一定要清醒,不要被天花乱坠的宣传所迷惑,不要过于在意自己的感受,因为接受教育的是孩子,不是你。
不要迷信各种模式,那远远概括不了教育。不要相信社会上流行的各种专家论调,那些东西都是脱离孩子的,即便专家曾是家长,那也只适用于他的孩子,不适用于你的。
多关注孩子每天发生的事情,听他聊聊他的感受,家庭教育要从孩子自身出发。
如果选择在家上学,自己一定要有这个能力,明白一个人的学习成长需要怎样的教育支撑,并且能给到这些支撑。如果自己不能够支撑,要多方借助社会资源,但自己一定要有判断,什么是好的,什么是浪费时间。自己不能判断就一定要咨询信得过的人。
当然,以上建议都是给能够向善的、希望自己的孩子长成一个正直的、富有同情心的人的家长的。每一个孩子也都能长成这样的人,但并不是每个孩子都有这样的机会。我们一面痛心,一面无奈,一面继续向前,希望我们生活的世界更加美好。
本文来源:北京方壶学园(微信ID:fanghuxueyuan),作者王方志,北京方壶学园校长。对教育有着朴素的理想和积极的实践。曾任海豚出版社蒙学馆副总监,编辑出版民国童书和教育图书。后进入教育行业,教授读经典、数学、科学课程,对体制内外各类教育有着亲身的经历与深入的思考。2015年和爱人施乐一起创办了自己的学校——北京方壶学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