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铸魂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办好教育的根本保证。近年来,成都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委要求,实施“优教成都·党建领航”计划,创新开展强基固本、思政课堂等“六大行动”,以高质量党建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在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上,成都将遵循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教育事业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进一步推动教育与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同频共振。
党建引领强基固本,
始终把准正确办学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了“九个坚持”重要论述,指出“这是我们对我国教育事业规律性认识的深化,来之不易,要始终坚持并不断丰富发展。”其中,“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排在首位。成都坚持抓基本、强架构,从顶层设计上确保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和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同频同向。
健全党的领导体制。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增设秘书处,督促推动区(市)县全覆盖建立党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抓好中小学校各项工作,保证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贯彻落实。
理顺党组织管理体制。将党组织关系全部转入区(市)县党委教育工作部门,推动全市公(民)办中小学党组织覆盖率达100%。
创新党建工作机制。制发中小学校党建工作标准、实施细则,推行基层党组织建设项目化,培育111所党建标准化建设示范校,示范推动学校党建工作体系和学校发展规划、常规管理、考核评比、人才培养、学生教育发展等有机结合。其中,盐道街小学以红色体验馆为载体,开发面向小学阶段的“红色文化”课程,将红色传统教育与学校教育结合起来;泡桐树小学以“让每一个生命自由舒展”为精神核心,致力于党建工作与教育教学工作的深度融合,锻造了“德润桐心,筑梦桐年”特色党建品牌。
党建引领思政课堂,
持续优化办学治校理念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强调,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成都把思想政治建设作为学生成长成才的基础课,全面融入中小学校办学治校理念。
构建大思政格局。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以天府文化增强城市认同,引导师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建设全国家庭教育创新实践基地3个、省级中小学红色教育实践基地11个、天府文化特色校园72所。其中,金牛区协调吸纳西南交大等8所在蓉高校优质思政教育资源,在全省率先建成中小学思政教育联盟。
丰富思政教育内涵。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主线,建设教育实践基地177个,编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小学生基础素养读本》《成都市国学经典诵读读本》等,开展“致敬抗疫逆行者”“庆祝建党100周年”“党史我来讲”“诵经典 学党史”“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等系列主题活动,推动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相融互动。
拓展多元载体路径。成立成都市中小学党建和思政教育研究中心,开发微阅读、微培训、微党课、微电影等教学平台,深入挖掘教学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与课堂知识讲授有机融合。青羊区以地域文化打造中小学“熊猫课程”,以喜闻乐见的方式将主流价值观融入课堂教学,帮助学生了解民族传统文化,培养文化自信。
党建引领铸魂强师,
强化教师队伍政治素养
政治素养是新时代教师的核心素养,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老师肩负着培养下一代的重要责任。正确的理想信念是教书育人、播种未来的指路明灯。成都紧扣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要求,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线,全面提升中小学校教师队伍的政治素养。
组织生活常态熏陶。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制度,通过主题党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等途径,组织广大党员教职工深入学习党的新理论新思想,将党的教育方针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专项培训双向促进。依托市委党校,每年对全市公办中小学(幼儿园)党组织书记、校(园)长开展政治素质提升专题轮训,将党的新理论新思想融入各类教学培训内容,形成同时提升理论水平和专业水平的大研修格局。
示范带动整体提升。实施新时代蓉城教育名家培养工程,在教育系统全面开展“党课开讲啦”活动,全市6万余名党员教师带头上公开课、示范课,示范带动广大教师争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
党建引领行风建设,
营造风清气正教育生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育是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事业。成都聚焦教育领域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问题,坚持严的主基调,巩固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育人环境。
规范制度机制。探索建立培育师德涵养基地20余个,制定出台教育系统严管理强监督防风险机制建设、严明纪律规范教育收费行为等制度文件,健全师德师风建设规范化长效化机制。
开展专项治理。成立治理工作领导小组,着力将专项治理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落实,将“管行业就要管行风”要求贯彻始终,建立市县两级协同机制和业务处室联动机制,坚持将群众关心关切问题作为治理重点,开展在中小学教辅、校服、营养餐改善计划等采购中违规谋利专项治理,实施台账管理,建立追责机制,抓好督促整改。
实施校外治理。积极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联动、属地主体、机构主责、学校参与”的校外培训治理和风险防控工作机制,17个市级部门密切配合,印发处置违规、矛盾纠纷化解、从业人员转岗就业等工作指引,形成市级、区级、乡镇(街道)、社区(村)校外培训机构四级联动综合监管机制,校外培训规范有序发展的良好局面逐步形成。成都被教育部列为“全国校外教育培训监管与服务综合平台”试点城市。
党建引领改革攻坚,
实现教育资源均衡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遵循教育规律、人才成长规律,着力形成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高质量发展的教育体制机制;要深化办学体制和教育管理改革,充分激发教育事业发展生机活力。成都将教育资源均衡发展作为建设高质量基础教育体系的根本取向,着力破解区域内部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加强总体规划。制定出台《成都教育现代化2035》,明确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具体任务、推进步骤、基本策略和发展目标,在全国首创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承接了18个国家级、47个省级教育体制机制改革试点。
加快基础建设。制定中小学幼儿园建设标准、教师编制标准、装备配备标准,加大学校建设力度,“十三五”期间累计建成中小学校、幼儿园809所,新增学位52.5万个,全市公办园学位占比增至57%,有效缓解“择校热”问题。2021年新建中小学幼儿园80所,新增学位10万个。
推动校地共建。制定出台《关于推进校地共建高校附属学校的指导意见》,推动区(市)县与在蓉高校共建28所高水平附属学校,共同解决高校子女就读问题,扩大优质基础教育资源。
党建引领结对共建,
推动教学质效互助互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要不断促进教育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以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成都着眼服务全省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大局,以结对共建方式推动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提升整体办学质效。
组建区域联盟。建立成德眉资四市教育系统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组建四市首批28所学校党建联盟。成德眉资四市结对共建学校239所,带动10万教师协调发展,引领推动基础教育区域化一体化发展。建立成德眉资雅乐阿职教联盟,开展成渝交流50余次。
强化校际合作。在市内,组织100所城乡学校之间、100所公民办学校之间开展党建共建活动,通过组织联建、党员联管、活动联办、人才联育、资源联用等方式,推动办学治校水平共同提升;在市外,组织450所优质学校结对帮扶甘孜州、阿坝州、凉山州441所学校,占全省帮扶地结对学校总数40%以上。
开展师徒帮带。选派骨干教师赴甘孜州、阿坝州等地,与当地教师结成师徒对子,通过送教上门、专题讲座等形式,围绕课堂教学、课程建设、教学管理、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开展教学交流。其中,在武侯区对口帮扶下,甘孜州白玉县顺利通过国家级义务教育示范县复检。
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强调“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建立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正是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保证党的教育方针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在中小学校得到贯彻落实的必然要求。目前,成都正系统推进中小学校领导体制改革,制发成都市《贯彻落实〈关于建立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的意见(试行)〉工作方案》,明确9项重点任务,22项主要工作,着力推动各项改革任务稳步展开、稳慎推进、稳妥落地,真正使基层党组织成为学校教书育人的坚强战斗堡垒,推动全市教育系统党员干部自觉传承红色基因,担当立德树人使命,展现成都教育新作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