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风采|“毓贤家校大讲堂”: 大力倡导家校合作 探索特色教育新模式
广州市番禺区毓贤学校,是祈福新邨第二所公办学校,学校属九年一贯制,开办于2017年。该校位于天湖居对面,依山而建,视野开阔,风景优美,气势恢宏。而毓贤学校打造的“毓贤家校大讲堂”金字招牌,已经成为这所学校探索特色教育的一张名片。
毓贤家校大讲堂不但深受师生、家长的喜爱,更在市、区各级德育项目评比中屡获殊荣,现已成为番禺区教育的一张新名片。毓贤家校大讲堂先后荣获2019年番禺区中小学文化德育优秀项目二等奖、2020年番禺区中小学文化德育优秀项目一等奖、2020年番禺区中小学德育创新成果一等奖、2020年广州市第六届中小学德育创新成果二等奖、2021年番禺区中小学文化德育优秀项目一等奖。
对于毓贤家校大讲堂这个特色活动的成功,校长周振蜀总结说:“一间学校的校内教育资源确实是有限的,但家长、社区、社会的教育资源是无限的,如果能搭建一个家校共育平台,便能将学校教育工作从一个‘有限游戏’,升级为一个‘无限游戏’。”
“让每一位师生都能收获幸福”
“高中拍证件照时看到摄影师躲在大红布里,像个魔术师似的”“我的画掉到水库里被水冲走了”“大学课堂提供给我的相机从师兄师姐的手里传到我这已经用不了了,于是我卖掉自己的画买了人生中第一部国产手动相机”“看着自己拍摄的照片在药液中浸泡并慢慢显影的过程是最让我激动的”“没错,这张照片就是ps的,但要先拍才能p啊,我各个角度都拍下来后通过ps将其组合为一张清晰的照片。”这是周振蜀回忆起当年邀请中国摄影金像奖金奖获得者唐小平先生为该校师生所作的《我的摄影之路》讲座开讲时的情景。
讲座结束之际,进入例行的自由提问环节,同学们纷纷举手想向老师提问。“摄影应该用怎样的入门器材?”“中国摄影金像奖的作品是哪一幅?”“拍照片前如何判定该用怎样的器材?”“怎么看待伤害小动物来摆造型拍照的现象?”一个个有关摄影技巧及理念的专业问题让老师十分惊喜,唐小平与同学们的交流在意犹未尽中结束。
据了解,为了构建相互尊重、相互配合、相互支持的新型民主和谐的家校关系,努力实现“让每一位师生都能收获幸福”的办学目标,学校开创了毓贤家校大讲堂这一活动平台,邀请家长朋友们走进学校,与师生和家长们分享艺术、法律、医学、文学、梦想、心理、礼仪、人文、自然、科技等话题。
同学们纷纷举手,踊跃发言
作为毓贤家校大讲堂的创始人,周振蜀在采访中总结举办家校大讲堂主要三大目的:第一、为广大师生和家长提供一个深度学习和交流的平台,增长见识,开阔视野,提升品味,完善自我。第二、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提高审美力及鉴赏力,培养毓贤学子更完美的人格。第三、培养毓贤学子的职业规划意识,从各行各业的精英身上寻找到梦想的方向。
毓贤家校大讲堂开展的对象分别有小学生、初中生或是老师及家长,学校会根据每期不同的主题来进行合理的安排。主讲嘉宾主要是由家长自荐,或是由家长推荐及学校邀请;讲课内容分三个层面:班级层面、年级层面、学校层面;授课对象有三类:小学生、初中生、老师及家长。
“赢得家长,教育就成功了一半”
“作为班主任,我们是学校的基层管理人,学生实质上的校内监护人,学校的形象代言人。我们没有权利去选择自己的学生,但是可以选择我们认为有效的沟通方式。从而让家长理解我们班主任,让班主任与家长的沟通更加顺畅,建立起比较默契的合作关系,引导家长积极投入孩子的管理教育,从而使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向着良性化的方向发展。因此,班主任与家长的沟通要讲智慧,即沟通技巧。”毓贤学校九3班班主任徐玉平深有体会。
毓贤学校把家校合作的理念深深扎根于校园,融于到每个班的教学,探索出具有自身特色的家校沟通和家校合作的教学模式。
据徐玉平介绍,在与家长的沟通交流中,引导家长积极管理教育孩子的实践中,自己总结出一些经验,如重首因效应,建立绝对信任;统一性原则;营造生活中的仪式感;增强良好家校沟通与合作的效果等。在日常的家校沟通和合作过程中,“建班群,设群规”“家长会,展自我”“先家访,入手易”“重细节,建合作”等,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家长对孩子教育的极大重视与配合非常重要。正所谓:‘赢得家长,教育就成功了一半’”。徐玉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