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第9课《那个星期天》预习笔记,感悟父母之艰辛

  一、作者简介

  史铁生(1951—2010),作家。他曾任中国作家协会委员、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残疾人协会评议委员会委员。他的作品风格清新、温馨,富有哲理。代表作品有《我与地坛》《秋天的怀念》《命若琴弦》《我的遥远的清平湾》等。

  二、生字预习

  【媚】mèi(明媚)(妩媚)(崇洋媚外)字义:①美好,可爱。②巴结,逢迎。

  【砖】zhuān(方砖)(茶砖)(抛砖引玉)字义:①用土坯烧成的建筑材料。②像砖的东西。

  【蚁】yǐ(蚂蚁)(蚁穴)(溃于蚁穴)字义:蚂蚁。

  【叨】dāo(叨唠)(絮叨)(念叨)字义:翻来覆去地说。

  【绊】bàn(绊倒)(绊脚石)(磕磕绊绊)字义:行走时被别的东西挡住或缠住。

  【绞】jiǎo(绞干)(绞杀)(绞尽脑汁)字义:①拧,扭紧。②用绳子把人勒死。

  【耽】dān(耽误)(耽搁)(耽于幻想)字义:①迟延。②沉溺,入迷。

  【揉】róu(揉动)(揉搓)(矫揉造作)字义:①用手来回搓。②团弄。③使东西弯曲。

  【绽】zhàng(绽放)(绽裂)(绽放)字义:裂开。

  【搓】cuō(搓洗)(揉搓)(搓衣服)字义:两个手掌相对或把手掌放在别的东西上反复揉擦。

  【惶】huáng(惶恐)(惊惶)(人心惶惶)字义:恐惧。

  【吻】wěn(亲吻)(吻合)(吻别)字义:①用嘴唇接触表示喜爱。②嘴唇。

  【偎】wēi(依偎)(偎傍)(相依相偎)字义:紧挨着,亲密地靠着。

  三、多音字总结

  【吓】①xià(吓人)(吓唬)②hè(恫吓)(恐吓)

  四、词语解释

  1、缥缈:形容隐隐约约,若有若无。

  2、急遽:急速。

  3、惆怅:伤感,失意。

  4、消逝:消失。

  5、永无休止:永不停止的意思。

  五、近义词汇总

  明媚——明丽 惊惶——惊慌 焦急——着急

  吓唬——恐吓 耽搁——耽误 昏暗——阴暗

  急遽——急剧 一声不吭——一言不发

  六、反义词汇总

  昏暗——明亮 消逝——出现 急遽——缓慢

  焦急——冷静 惆怅——开心 惊惶——镇定

  绽开——合拢 荒凉——繁华

  七、课文内容导读

  1、第一部分“盼望”(第1自然段):概述“我”的第一次盼望在那个星期天。

  “昏暗”在这里有两层意思,一方面写“我”等待的时间很长,一直从早晨等到了傍晚天色昏暗。另一方面也暗示了“我”的心情逐渐变得灰暗。

  2、第二部分“等待”(第2—6自然段):写“我”在忙碌的母亲的一次次爽约下,盼望逐渐落空的心理变化过程。

  (1)第2自然段:写“我”对第一次盼望印象深刻。

  “那个星期天母亲答应带我出去,去哪儿已经记不清了,可能是动物园,也可能是别的什么地方。”母亲承诺那个星期天带“我”出去,这是“我”盼望的起因,引出下文。

  “到底是让我盼来了”说明我对这个星期天已经期盼很久了,此刻愿望即将实现,“我”的心情很激动,很兴奋。

  (2)第3自然段:写“我”盼望着赶紧出去玩,母亲却说买完菜再去。

  “起床,刷牙,吃饭,那是个春天的早晨,阳光明媚。”(环境描写)写天气好,衬托“我”的期盼即将变成现实的愉悦心情。

  “忘了吓唬”写出了“我”看到母亲提着菜篮时的意外,失落之情初显。

  (3)第4自然段:写“我”焦急地等母亲买菜回来,找各种事来做以打发时间。

  “这段时光不好挨。”段落总起句,引出下文具体“挨”的方式。

  “焦急又兴奋”写出了“我”当时的心情,为母亲不回来带“我”外出而焦急,为即将可以外出而兴奋。

  “去年的荒草丛里又有了绿色,院子很大,空空落落。”(环境描写)通过描写院子里的环境,衬托“我”等待时的落寞、孤寂。“空空落落”表面上是写院子很大,实际上也暗含着“我”等而不得的落寞心情。

  (4)第5自然段:写母亲买菜回来后又忙开了。

  “却又”表明事情又有波折,表达了“我”的不满情绪。

  “不停顿”写出了母亲忙碌的样子,暗示母亲是因为太忙了才没有带“我”外出。

  “我还没有她的腿高,……我好几次差点儿绞在它们中间把它们碰倒。”(动作描写)“我紧跟着母亲,突出了“我”急切的心情。”

  (5)第6自然段:写“我”盼望母亲洗完衣服带“我”出去玩。

  “这一次不能原谅。”母亲敷衍的托词对“我”幼小的心灵造成了伤害,所以“我”觉得母亲的做法不能原谅。

  “马上”“决不许”写出了“我”想出去玩的急切心情及坚定态度。

  “暗”“凉”“沉郁”“越来越远”“越来越缥缈”表面上是写天色渐晚太阳落山的情景,实际上是写随着时间的推移出行的希望越来越渺茫,映衬“我”惆怅、失落的心情。

  3、第三部分“失望”(第7自然段):写“我”的盼望彻底落空后的伤心难过以及母亲的安慰。

  “漫长”写出了“我”等待过程的漫长、煎熬。“急遽”写出了时间流逝之快。虽然等待的过程很漫长,但“我”仍希望时间能过得慢一点,这样或许“我”还有出去的机会,突出了“我”执着盼望的心情。

  “孤独而惆怅”这也是“我”此时此刻的内心感受。

  “……,那声音永无休止就像时光的脚步。”比喻句,把母亲搓衣服的声音比作时光的脚步,突出了“我”焦躁的心情,也写出了“我”等待的孤独、时间的漫长、等待无果后的伤心。

  “惊惶”写出了母亲的内疚和自责,同时也从侧面表明了母亲不是故意拖延时间,实在是太忙了。

  母亲对自己没有兑现承诺而感到自责和不安,并试图安慰“我”,从中可以看出她对“我”的怜爱,但迫于生计只能不停地劳作。

  “又大又重”从侧面突出了母亲家务之繁重。

  “光线正无可挽回地消逝,一派荒凉。”(环境描写)荒凉的景象,烘托出“我”内心的失望和无奈。

  八、主题概括

  《那个星期天》这篇文章以孩子的视角来叙述,描写了一个男孩在某个星期天等候母亲带他出去玩,但由于家务繁忙,母亲一拖再拖,最终等待未果的事情,展现了主人公从期待、兴奋到委屈、失望的心理变化过程。

  九、课后习题点拨

  1、默读课文,说说在这一天里“我”的心情经历了什么样的变化。

  【参考答案】“我”的心情经历了兴奋、期待——焦急、无奈——委屈、失望的变化。

  2、读下面的句子,想象作者是怎样在具体细致的叙述中,真实自然地表达内心感受的。在课文中再找一找类似的语句,仔细体会。(原题见课本第47页)

  【参考答案】(1)“我”盼着母亲赶快洗完衣服,带“我”出去玩,这里通过“我”的动作“蹲在她身边”“看着她洗”和心里的想法“一洗完我马上拉起她就走,决不许她再耽搁”等来写出“盼”的心情的。

  (2)这个片段表现了“我”孤独而惆怅的心情。作者运用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通过写“那个星期天”的光线“漫长而急遽”的变化,搓衣服的声音“永无休止”,含蓄巧妙地衬托出“我”等待的孤独、时间的漫长及等待无果后的伤心,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如果直接写心情,就达不到这种效果。

  类似的语句:这段时光不好挨。我踏着一块块方砖跳,跳房子,等母亲回来。我看着天看着云彩走,等母亲回来,焦急又兴奋。

  体会:“这段时光不好挨”表现在等母亲买菜回来的时间太漫长了。作者是通过写“跳方砖,跳房子”和“看着天看着云彩走”等几件具体的事情,突出地表现了“我”孤独、寂寞、无聊、焦急的心情。

  3、《匆匆》和《那个星期天》都表达了作者真实的情感,这两篇课文在表达情感的方式上,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参考答案】相同点:这两篇课文都能通过具体细致的描写表达情感。

  不同点:《匆匆》围绕“匆匆”二字,先写日子一去不复返的特点,然后细腻地刻画了时间的流逝,直接抒发了作者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惋惜之情。《那个星期天》通过描写母亲不停地忙碌,一次又一次耽搁出去玩的时间,间接表现了“我”在等待中的孤独、惆怅、失望以及母亲想带“我”出去玩却又分身乏术的无奈。

  「六年级语文」第8课《匆匆》预习笔记,学会立足当下,珍惜时间

  「六年级语文」第7课《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学习笔记汇总

  「六年级语文」第6课《骑鹅旅行记(节选)》笔记、复习资料汇总

  「六年级语文」第4课《藏戏》学习笔记,来自雪域高原的艺术珍宝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