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症丨对孩子进行社会交往技能训练的基本原则,您了解吗?

  很多家长在教导孩子社会交往技能时,往往会感到十分困难,并且效果也差强人意。对此,我们整理了关于对孩子进行社会交往技能训练的基本原则,大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酌情参考,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受孤独症的影响,很多孩子在认知、情绪理解等方面都相对较差,同时对于抽象概念的理解也较为困难,所以在教导孩子社会交往技能时,我们需要遵循相应的原则,包括:

  将抽象概念转变为具体

  1、提供具体原则,如“在开始谈话时要与别人保持5秒的眼神交流。”

  2、把复杂行为分解为具体步骤,如“一场谈话的开始、中间与结束”,并一步步教导孩子;

  

  3、使用视觉支持。例如,在谈话时用箭头提醒孩子要轮流说话;

  4、在活动或游戏中练习社会交往技能,例如,以角色扮演的方式进行对话;

  提前预告与固定形式

  1、将活动/游戏及相应的顺序步骤以计划表或日程表的形式展示给孩子,帮助孩子提前了解活动与相应的顺序步骤;

  2、或是将每次训练活动的流程固定下来。例如,开场交流、角色分配、角色扮演、零食时间及活动结束等;

  刺激动机

  对此,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在为孩子设定目标时,要根据孩子的实际能力情况制定现实可行的目标。另一方面,当孩子完成目标时我们要及时给予孩子奖励。

  

  日常泛化

  1、在日常生活中,让孩子在不同的情境、场景中练习学到的技能;

  2、如果孩子已在康复机构报名、上课,我们需要与孩子的康复老师保持良好沟通和协作。另外,在孩子在机构通过小组课练习社会交往技能后,还可以为孩子布置课外任务。

  以上,就是本次关于对孩子进行社会交往技能训练的基本原则的全部分享,大家可以根据孩子的实际能力情况酌情参考,如果孩子已在康复机构上课,大家可先与孩子的康复老师沟通,并根据康复老师的意见对孩子进行教导。

  #孤独症#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