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晋中市:与自然共生 与地球为友
生态秀美植绿护绿华北豹 资料图
4月22日是第54个世界地球日。世界地球日,一个专为世界环境保护而设立的节日,旨在唤起人类爱护地球、保护家园的意识,促进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进而改善地球的整体环境。
与自然共生,与地球为友。珍爱地球,需要你我共同努力。只有大家一起保护环境,让生态持续平衡,我们的地球才能永葆秀丽。
植绿护绿显担当
每年三四月份,在春风浩荡里,来自晋中市各行业的“植绿大军”遍布晋中大地。他们植一棵树、造一片林、增一抹绿,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随着时间的推移,山慢慢变成了青山,树延绵成片,林间植物为地面铺上一层“绿毯”。
绿树成荫、草木丰茂、鸟语花香……2022年以来,全市国土绿化坚持“宜林则林、宜草则草、林草融合、耕地不用”原则,聚焦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科学推进造林绿化,全市完成造林46.75万亩,完成植树1690万株。
随着国土绿化“攻坚”行动的深入开展,今年晋中市将高标准完成绿化43万亩以上,植树1300万株以上;打造命名65个市级干果经济林示范园区、10个国家级康养示范基地;开展10万亩核桃提质增效工程;开展5万亩榛子、板栗、文冠果的新品种引进工程……
植绿更要护绿。近年来,晋中市坚持把营林造林与育林管林相结合,严格落实全天候监控、全方位巡查、全过程检查等制度,火灾次数、受害面积、违法占用林地和破坏森林资源案件均有所下降。在新造林地管护工作中,市、县两级出台管护制度,成立管护队伍,确保株株有人管、块块有人护。在森林防火工作中,晋中市率先在全省建立森林防火远程监控系统和国有林区森林防火通道。同时,晋中市积极推进森林督查、卫片执法和打击毁林专项行动工作,对违法违规使用林地问题进行集中整改。(张凯鹏)
全域治水护清流
汾河出太原,一路南下,进入晋中盆地,流经4个县后,经过灵石县王庄桥南,最后流入临汾市。如何做到守土有责,让“一泓清水入黄河”,“全域共治、多元治水”成为我市及各县(区、市)共同治理水环境的重要思路。
站在灵石县王庄桥南远眺,只见桥的一侧河道治理工作已基本完成,另一侧备料区和施工区界限分明,挖掘机来回作业,工人们进行着最后100米的堤坝修建以及河道平整工作,施工现场一派繁忙景象。
灵石县水利局河道站工作人员祁勇介绍,灵石县把生态建设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紧盯河道治理重点、难点,补齐短板,加快汾河流域(灵石段)防洪能力提升和河湖生态修复治理。
“齐心协力共同打造全市水清岸固、河畅景美的目标,晋中市各级政府持续发力。”晋中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经过几年的强力推进,晋中市汾河水系干支流水质均实现明显好转,汾河流域国、省考断面基本稳定保持在IV-V类水质,实现了劣V类断面的彻底“清零”。下一步,将紧紧围绕《“一泓清水入黄河”工程方案》要求,以汾河干流断面达到Ⅲ类水质为目标,对工程进行逐一核实。同时,制定市级《方案》,分解各项工作任务,压实地方主体责任,全力推动各县(区、市)谋划实施水环境保护重点工程,确保尽早实现晋中市汾河干流全部稳定达Ⅲ类优良水质的目标任务。
(史俊杰)
植被多样生态优
美丽晋中,无奇不有。特别是随着晋中市不遗余力地推进林业生态建设,使得全市各类植物更具多样性,生态文明之路越走越宽。
今年2月,有户外爱好者在榆社县悟云山发现大面积稀缺植物,经专家鉴定,为野生北桑寄生。这是一种寄生落叶灌木,果实为约五六毫米的半透明橙黄色圆果,可延续至次年春天跌落。北桑寄生既是一种药用价值较高、应用较广的中药材,也是冬季太行山别具特色的一道风景线。
到了五六月份,在榆次区乌金山云梦山山脊,生长着大片金黄色小花。它叶片青翠,花色靓丽,似蝴蝶翻飞,非常繁茂,是濒危植物丽豆。丽豆具有深根、耐旱、耐寒、耐瘠薄等优点,有较强的水土保持功能,在生态环境改良方面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以上珍稀植物是晋中市各类植物多样性的一个缩影。据晋中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动植物保护中心相关人员介绍,晋中市地处黄土高原东部边缘,因地质变化,境内总体表现为东部山地、中部丘陵、西南部山地和西部汾河谷地四个地貌单元,这样复杂的自然条件导致晋中市植物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晋中市丰富的生物群体不仅为广大群众提供了食物、药物和工业原料,还充分发挥着涵养水源、保持土壤、净化环境、调节气候等生态服务功能,使环境更美好、家园更宜居。(闫淑娟)
野生动物共守护
野生动物对赖以生存的栖息地生态环境要求极高。晋中市地貌和气候复杂多样,孕育了丰富而又独特的生态系统。近年来,随着晋中市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越来越多的野生动物走进公众视野,特别是华北豹、黑鹳、金雕、大鸨等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的露面,尽显自然之美、生态之美。
左权县孟信垴自然保护区群山起伏,层峦叠嶂。近日,保护区的红外摄像机记录下一只金钱豹的身影。画面中拍摄到的金钱豹为华北豹,身材匀称、体型适中,悠闲地行走在丛林之中。
该保护区服务中心主任宋建荣介绍,华北豹是我国独有的金钱豹亚种,全国数量不足400只,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也是孟信垴自然保护区的重点保护对象。2013年首次发现华北豹后,为掌握它的活动区域、生活习性,保护区不断进行监测调查,制定完善措施,全力保护华北豹的栖息安全。通过持续不断的监测,现已确定保护区内华北豹种群稳定。
“从去年3月开始,保护区再次开展为期一年的全覆盖野生动物监测调查,发现了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褐马鸡和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红腹锦鸡。”宋建荣表示,保护区生态环境优美,为野生动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场所,接下来,他们将加大保护与监测力度,为野生动物筑起更加安全的保护屏障。(李娟)
策划:路丽华
统筹:张凯鹏
摄影:曹 伟
来源:晋中晚报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