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东北振兴加强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
杨江滢
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强调,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和农业基地,维护国家国防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能源安全、产业安全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关乎国家发展大局。这在客观上对东北干部的国家安全意识和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广大干部是维护国家安全的中坚力量,这一群体对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认知与落实情况直接关系国家安全工作成效。因此,立足于国家安全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加强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培养提高干部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能力,关乎国家核心利益,是确保国家安全的必要措施。
以强化国家安全责任为教育目标。
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是国家安全的文化认同过程,需要从教育对象的认知和诉求出发,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求。要特别注重体现干部群体与国家安全的相关性。对于广大干部来说,努力工作、为人民群众多做实事好事,就是在维护人民安全、社会安全。干部严于律己、清正廉洁,就是在维护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纯洁性,在维护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安全和国家政治安全。此外,不同地域、领域干部的国家安全责任也各有侧重,如我省在维护国防、粮食、生态、能源、产业等方面安全时责任尤为突出。要教育干部在履职尽责中实践国家安全,让干部实实在在体会到国家安全与自身成长、发展息息相关,将干部的自身工作、自身价值与国家安全融合促进,使他们产生“国家安全我有责”的思想共鸣,激发干部的主体意识和责任意识,提高国家安全教育的有效性。当前,我省正处于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关键阶段,受内外各种因素影响,体制机制弊端突出、结构性矛盾凸显等问题亟待解决,安全和发展环境复杂多变,维护国家安全和促进社会发展任务艰巨。因此,保安全、促发展是做好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必须始终围绕的大局,要教育广大干部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做龙江发展和国家安全的坚定捍卫者。
形成维护国家安全的行动自觉。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在实施上,既要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政治方向,又要注重对现实中国家安全问题的深入探究,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这是保证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环节。要将《总体国家安全观干部读本》《习近平关于总体国家安全观论述摘编》作为干部教育必修教材,引导干部带着问题学,结合实际学,要教育提醒干部关注时代背景变化下的国家安全,帮助干部自始至终从全局高度把握好国家安全工作的正确方向和推进重点。
一是意识教育。干部群体的国家安全意识需要以理想信念为核心。只有加强思想建设,使干部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才能确保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在风险考验面前无所畏惧,在利益诱惑面前坚定立场,在维护国家安全的关键时刻靠得住、信得过、用得上。二是知识教育。总体国家安全观是辩证、全面、系统的国家安全理念,包含了国家安全一系列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基本观点。要通过全面系统的知识教育,帮助干部深入理解总体国家安全观的丰富内涵,将总体国家安全观涵盖的各领域国家安全任务形成完整的国家安全知识体系。要开展专门的国家安全法治教育,使干部了解以宪法为根本法的国家安全法制体系,了解掌握国家安全法、反间谍法、反恐怖主义法、保守国家秘密法、反分裂国家法、突发事件应对法等直接涉及国家安全的法律,以及干部自身工作领域法律法规中维护国家安全的相关规定。三是能力教育。针对不同国家机关维护国家安全的职责要求,对干部必备的风险预防、评估、预警、预案、处置能力进行专业性规划、培训,形成维护国家安全的行动自觉。
适应国家安全形势的新变化。总体国家安全观既是认识论,又是方法论,是新时代维护国家安全的大思路。干部不仅要学习其中的思想、观点,更要掌握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国家安全能力并应用于具体工作实践。要提高统筹协调能力。在面对不同领域、不同形式的安全威胁时,要能够做到从大局出发,多管齐下、通盘考虑、综合施策。要提高预见性与预判力。国家安全工作要把危害安全的风险预警、危害评估、应急预案、紧急处置等作为首要任务。要教育干部谋事在前、防范为先、尊重科学、把握规律,把国家安全的危害降到最低。要提高依法维护国家安全能力。教育培养干部学会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维护国家安全,提高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素养,把握好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的基本要求,更好适应国家安全形势的新变化、新任务。国家安全形势的新变化迫切需要广大干部解放思想、大胆创新,以思想认识的新飞跃和能力素质的新突破推进国家安全工作取得新成效。
(作者单位:中共哈尔滨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