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有礼·宁波示范 | 刚领到奖金,他就结对了贫困生

  点击标题下「文明宁波」可快速关注

  一辆电瓶车、一把剪刀、一张联系卡……每月有一大半时间,志愿者王宪彪都穿梭在鄞州区东吴镇的大街小巷,他会在公交站点提供定期义剪服务。他的爱心举动经宁波晚报报道后,大家都记住了这个流动的“爱心理发师”。在2月盛威?甬上爱心奖名单上,他的名字就在其中。

  上个月,刚拿到2000元奖金,他就联系了鄞州区关工委,辗转结对了一名贫困学生,想尽自己所能帮她完成学业。5月3日下午,他从东吴乘坐公交来到孩子的家,送上自己的一份心意。

  “其实早就有结对贫困生的想法了,在一次志愿者活动上,刚好碰上鄞州区关工委的工作人员,我就特意托他们帮我找一找。”王宪彪说,其实他做的都是平常小事,用一技之长帮街坊邻里理理发,实在不算事儿,没想到被媒体关注到。“宁波晚报的甬上爱心奖还给我发了2000元奖金,我心里实在过意不去。”思来想去,他想把这笔钱用在更需要的人身上。

  经鄞州区关工委的牵线,王宪彪结对了首南街道的一名贫困生张元(化名)。她今年15岁,正在上高一。母亲三年前因重病离开人世,父亲因欠债累累一直东躲西藏,这些年她都是外婆带大的。

  现在,张元和外婆住在40多平方米的廉租房,卧室只有十几平方米。因为房间太过拥挤,她和外婆睡的还是上下铺。外婆今年70岁,没有固定收入,她们的生活来源主要依靠政府的特困户补助。

  趁着假期,孩子在家,王宪彪特意选购了一些书籍送到她的家。“你读的是幼师专业,这些书是我选出来的,有空可以多看看。知识能改变命运,以后外婆就要靠你照顾了!”王宪彪语重心长地说着。当天,他还特意拎去了一大袋鸡蛋,“立夏快到了,让外婆煮点茶叶蛋,你可以带着去学校。”

  “以后,每个月我发退休金了,肯定会记得给孩子寄生活补贴。”王宪彪说,既然结对了,他会尽自己所能,帮孩子完成学业。

  面对素不相识的陌生人,王宪彪总是有一副热心肠。采访中,东吴镇的一位工作人员无意中和记者提起一桩事,这两三年时间,他还一直在默默帮助一对困难夫妻。三年前,王宪彪经常去东吴敬老院理发,那里有一个针对残疾人的共富工坊,他们可以定期做一些手工活。在这些人当中,一对有精神残疾的夫妻引起了王宪彪的关注。

  有一次他去理发时,却发现夫妻俩不见踪影。接连两次,王宪彪有些急了,他特意向工作人员要来夫妻俩的电话,慕名找上门去。那一次,他送去了大米和油。打那以后,他就经常去“串门”,逢年过节都会捎上慰问品。“夫妻俩都没有工作能力,孩子已经上初中了,家里条件困难,我能帮一把是一把。”

  就在这个五一假期前,他还特意把一家人请到了家里吃饭,还给孩子送去几套衣服。

  他有一个老战友,住在天童村,前些年因为中风,每天只能躺在床上。这些年,王宪彪定期上门义剪,陪他聊聊天,排解苦闷。“老战友互相打打气,日子就没那么难过了!”

  对王宪彪来说,这些都是“举手之劳”。“一日当兵,一辈子都是兵。”他说,当兵时的那句承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他一直记在心里。

  原标题:《浙江有礼·宁波示范 | 刚领到奖金,他就结对了贫困生》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