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书生误入鬼学堂,因为教了一节课,因此得了福报
欢迎来到槐柳树下,本故事为《民间故事》系列之第450期《书生误入鬼学堂,因为教了一节课,因此得了福报》,用故事说明道理,故事教育人,用故事阐述生活百态,希望我的故事给您启迪。如果喜欢我的民间故事,用您那给力小手温柔点个关注,多谢!
01.李书生看到青蛙下金蛋
在清朝年间,考取功名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不但要寒窗苦读,还要在赶考的路上奔波。
望香村的李书生家里贫困,老母为了供他读书,省吃俭用。
母亲经常教育他,为人要正直,不要贪图便宜。
李书生读书很努力,三更读书是常事,可是,连续考了五年了还没有考中。
李书生到了考场就紧张,所以每次都发挥不好,才导致这样的结果。
李书生的脑子笨,别人要背诵三遍的文章,他要背诵五遍,所以学习的效率很低,成果也很差。
很多人都劝他不要考了,赶紧挣钱娶媳妇。
可是,李书生就是不甘心,他说:”我多学习,多做好事,一定会成功的。“
这不又到了赶考的时候,李书生为了节约几个钱,他经常住在破庙里面。
一天,李书生为了赶路,他走在了乡间的小路上。
通过乡间的小路,前面就是一个破庙,就可以借宿一晚了。
乡间稻花飘香,蛙声阵阵,凉风袭来好不惬意。
突然,李书生看到前面有一只红色的青蛙,青蛙一跳,就下出一个金豆子。
李书生心想,事出反常必有妖,这金豆子不能捡。
于是,李书生就绕道去了另外一条路。
果然,那个红色的青蛙升上天空,变成了一朵红色的蘑菇云。
02.李书生给死去的孩子们教课
李书生走着走着,就看到了一个屋子,这个屋子坐了很多学生。
李书生走进屋子,他问道:“你们这么多孩子在干什么?”
只见一个小男孩说道:“我们想读书,没有人教我们学习。”
李书生看到这里,他走上了讲台,给孩子上了一节课。
那个孩子问道:“您要去干什么,您要是有时间能多给我们上几节课吗?”
李书生看着孩子渴望的眼神,他说:“我还要参加科考,只能给你们再上一节课了”。
李书生带着孩子们念诵道:“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屋里传来孩子们清脆的朗诵声。
鸡叫了,天空中有一丝白亮的颜色。
突然,屋里走进了一个官差,但是,这个官差的模样很特殊,他长着绿眼睛、红头发、穿着一身黑色的衣服。
那个官差说:“你们这些小孩子,我就一时没看着你们,你们就幻化了一个教室,还找来了老师,真是服了你们了。”
为首的那个孩子说:“地府官差,我们都是一些可怜的饿死鬼,我们从小就被家里遗弃,只想读书学习,就这么一个念想,我们一会儿就跟着你回去做工。”
李书生一听这话,他心底一沉,这群孩子原来是一群饿死鬼,他们还要给恶鬼打工。
李书生拦住了地府官差,他说:“你不能带走这些孩子。”
鬼差说道:“你这教书匠,胆子还不小,还管地府的事情。”一把将他拽到了一边。
李书生说:“我跟你拼了。”
可是,李书生哪里是地府官差的对手。
这个时候,天空中飞来了一团红色的东西,这个东西落地以后,变成了一个红色的青蛙。
李书生想,这不就是那个下金豆子的青蛙吗?
那个青蛙口中吐出了一个红色的芯子,它朝着鬼差的脸舔去,鬼差一下子就瘫软在地上,连连求饶。
青蛙说:“我就饶了你吧!”
那些孩子们围拢过来,他们说:“感谢你,青蛙姐姐,我们不会去地府受罪了,不会再给恶鬼打工了。”
只见红色的青蛙朝着那群孩子吐了一口气,这群孩子就托生了,他们托生到了读书人家,圆了他们的梦想。
红色青蛙说:“你是一个不贪财的人,所以才成就了我的今天,我在修道成仙,我下的蛋都是金蛋,如果凡人看到了捡走,我就不能得道成仙了,你却没有捡这些金蛋,就成就了我的修仙之路。”
李书生说:“原来如此,你也是好人啊!”
红青蛙说:“你过来,我的舌头舔一下你的头,你就会过目不忘的。”
李书生挪过了自己的头,让红色的青蛙舔了一下。
李书生顿时觉得脑子飞速旋转,腿脚灵活。
红青蛙说:“此次科考你会考中的,你以后要多做好事。”
李书生谢过了红色青蛙,他踏上了考试的道路。
在考场上,李书生一点也不紧张,头脑灵活,思路清晰,他考上了状元。
以后,他修建了一所学校,专门让那些贫困的学生读书。李书生将学校命名为”蛙鸣”学堂,以此纪念那个红色的青蛙。
结语:但行好事,莫问前程。行一份善,得一份福。心地善良的人,岁月自由馈赠。
好了,故事讲完了,我有故事有情怀,用故事说明道理,用故事阐述观点,如果您喜欢故事,就请您帮忙点个赞,您支持就是本人以写作最大动力,感激涕零!
图片来自网络,如果有侵犯版权,请联系本人删除!
声明:文中故事为作者虚构,目的是借故事说明道理,切莫与封建迷信对号入座,谢谢!
文/吴女士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