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生活季丨美好生活 诗意大理——国内外诗人眼中的大理(一)

  

  

  

  

  吉狄马加

  中国作家协会原副主席、原书记处书记、著名诗人

  很欣慰,每次来大理,都能感觉大理日新月异的变化,这是大理州委、州政府带领大理人民奋斗的结果。近年来,我们看到大理坚持走一条以绿色为底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既巩固传统优势产业领先地位,又创造新的竞争优势,成绩可圈可点。在取得成绩的同时,大理州不忘抓文化建设,这是值得民族地方学习的。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深厚的文化传统和诗歌传统,从历史而言,大理是一个多民族居住的地方,历代都是一个人杰地灵的地方,在历史上出现过很多能留下不朽名字的先贤和名人。在文化不断有新创造和新发展的时候,继承好、发扬好悠久伟大的诗歌传统,在大理做一些文化建设活动,我觉得是非常有意义的。做好这些活动,一个方面要精心地组织,使这些活动真正能发挥精神文化的引领作用;更重要的一个方面还要立足我们大理本地,把大理非常悠久的白族文化,大理多民族的文化和一些文化活动的组织、宣传更好地结合在一起。

  

  宋琳

  20世纪80年代城市诗代表诗人

  对于像我一样的新大理人来说,大理是一方净土,是一个山水有灵性的地方,能让我在此安心栖息,无论是本地居民还是新的外来移民,都要悉心呵护它。除了自然山水给心灵造成影响以外,大理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让人更受震动。历史上,大理曾是妙香佛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一直以来都有很多神话传说,承载着大理的诗意和大理的民族文化,未曾中断过。这次在大理举办诗歌节,为国内外诗人搭建了一个可贵的交流平台,提供了一次难得的在大理采风的机会,相信大家感受大理自然之美、人文之美的时候,都能有所收获、有所触动,留下一些与大理息息相关的优秀诗篇。我期待参加大理诗歌节活动期间,能与各地诗人深入交流,创作出更多优秀的作品,留下一些影响深远的关于大理的诗篇。

  

  伊琳娜·丘特诺娃

  诗人、随笔作家、翻译家

  我在中国居住了差不多三十年,以前也来过云南,但这是我第一次到大理来。虽然我看过很多关于大理的旅游书籍,但是大理的美还是震撼到了我。从机场到酒店的路上,我看到了苍山,看到了洱海,真是美得令人震惊;到达酒店,我又看到了三塔,听说了关于三塔的历史,让我对大理的历史文化充满了探索的热情。诗人是一个很独立的群体,平时都是一个人专注自己的事,一个人创作自己的作品。但是,诗人之间能互相交流也是非常重要的机会。参加大理诗歌节,希望能与更多诗人交流关于诗歌创作的想法,也希望能看到大理更多的美景,了解大理更多的民俗和文化,创作更多的作品,让更多人对诗歌感兴趣、对大理感兴趣。

  

  李元胜

  诗人、博物旅行家

  如果你想写诗没有灵感你就来大理,这里能让你找到你想象不到的诗句。如果你疲惫时,别忘了来大理旅游,这里有你想象不到的美景。大理背靠狂野的苍山,前面是温柔的洱海,山水之间的这个地方,有城市和自然最好的结合,所以我觉得它是非常适合中国人生活的理想城市。诗会在大理举办,很容易就变成中国最美的诗会。例如诗歌节开幕所在地,背后是三塔、苍山,头顶有白云和阳光,就感觉到我们寻求的这个时代的诗意,一个寻求人和自然最好的相处方式的时代——生态文明的时代。我们知道大理为了洱海的环境做了很多工作,做出了很大的付出,现在看到的是未来可持续的一直美下去的洱海,那么我们之前所怀念的田园牧歌在大理已经到了一个转折和升级的时代,它是城市文明和大自然共同形成的一种错落交织的全新的形式。在这举办诗歌节不仅仅是向大理致敬,向苍山和洱海致敬,也是在向所有中国人追求的更美好的诗意生活致敬。

  

  大卫·佩里

  美国诗人、翻译家,上海纽约大学副教授

  我在上海生活了好多年,听说过很多关于大理的消息,大理是一个很有名的地方,有美丽的苍山洱海,大理的民族、食物、文化、历史都很特别,也很有名。第一次来到大理就是来参加诗歌节,非常高兴。期待能亲身体验大理自然风光、历史文化、民族风情的魅力,也希望在诗歌节活动中,能与更多的国际诗人、中国诗人见面交流,一起增进各国诗人对诗歌的理解和表达。

  

  金铃子

  中国作协会员、诗人

  天高云淡、繁花似锦,这是每次到大理的感受。大理是个神秘而充满浪漫的地方,也是一个很有诗意的地方。大家都认为,哪怕身体靠在古城墙上都会沾上诗的词句。我曾经来过大理,虽然没停留多长时间,但诗意的大理让我找到了灵感,回去写的一组关于大理的长诗,被收录到了《诗刊》里。和过去相比,这次到大理发现大理的变化让人羡慕,现在的大理就像充满年轻朝气的金花和阿鹏。走在大理的每个角落,在每个诗人的眼里,大理有看不尽的风景、说不尽的故事、享不尽的浪漫。很喜欢这段话:一个人来大理,可以邂逅浪漫,寻找诗和远方;两个人来大理,可以许下山盟海誓,见证海枯石烂;一家人来大理,可以漫步苍洱,体味乡愁;一群人来大理,可以抓住风口,实现梦想!这也许就是每个人不能不来大理最好的理由。

  

  纳张元

  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大理大学文学院院长

  大理是一个历史文化名城,文化积淀非常深厚,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历史文化已经被尘封,我们需要“软硬兼施”地对这些历史文化进行挖掘研究,让它重新绽放光彩,打造好文化大理、诗意大理。软的方面,需要组织文学、书画、音乐、舞蹈等不同的艺术门类,从不同的角度把大理的自然之美、人文之美展现出来;硬的方面,要加强高端艺术剧院、展馆等文艺展演设施建设,搭建好优秀作品展示的平台,更好展现大理文化艺术的魅力。很多名山名水实际是因为有名人的活动,故而成为名山名水。正如刘禹锡所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大理并不缺少美的山水,只是还缺少山中之“仙”、水中之“龙”。首届大理诗歌节的举办就是要通过诗人采风、创作,留下美丽的诗篇,让大理的山水,甚至一块石头、一棵树都有人文的气息,有自己的灵魂。希望这次诗歌节只是一个开端,今后能长效化、常态化,吸引更多外来诗人、艺术家来到大理,以跳出大理看大理的视角,更好地向外界传递让人眼前一亮的大理。

  

  李智红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云南省作协理事、大理州作家协会副主席

  我是土生土长的大理人,大理是我的故乡,我觉得大理是一个既可以安放肉身,也可以安放灵魂的地方。她既具有人间烟火的温润和真挚,也具有诗和远方的毓秀和空灵。作为开发较早的边疆民族地区,大理的文学艺术可谓源远流长。新时代当有新作为,我们要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对大理作出的“成为名副其实的历史文化名城、国际旅游名城、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示范区”的定位,持续性地组织开展诸如诗歌季、音乐季、舞蹈季、影像季这类主题鲜明、影响广泛,独具大理魅力、大理气韵、大理风采、大理底蕴的文艺活动和文艺创作。努力创作出更多有筋骨、有温度的文艺作品。特别建议结合重要纪念日、重大节庆、民间传统节日和全州举办的各类重大经济社会活动,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主题文艺活动,颂扬大理崭新形象和苍洱大地的人文风采,让诗意大理更加魅力四射,让文艺大理更加光彩照人。作为文艺战线的一名老兵,我将在继承好优秀传统的基础上,紧跟时代的步伐,讲好大理故事,通过真性真情的文字,歌咏大理的人文之美、生态之美、生活之美、和谐之美,努力为铸就新时代大理文艺高峰而添砖加瓦。

  

  韩东

  诗人、作家

  我不是第一次来大理,疫情暴发前我几乎一年来大理两次以上。很多朋友都奇怪地问:“为什么那么喜欢大理?”没来过大理的人不知道大理的好。一年四季冬天不冷、夏天不热,一年四季都可看到花开不败,和我老家南京比起来,大理就是每个大城市人向往的理想栖身之地。如果你让我说大理哪里好,那我可以肯定地回答你,首先是大理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它连接着东南亚,也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重要交通要道。其次是环境优势,大理有苍山、洱海,绿水青山,而且都是自然之美。再次是没污染,身在城市很久的人,污染和噪音让你烦躁。只要来过大理,大理的所有美景会让你上瘾,在这里你可以尽情享受大自然之美,你可以一个人静静发呆,看青山、绿水、蓝天、白云,还有古色古香的古建筑,在大理你可以卸下防备的外衣,和大理朴实的每个人说说心里话。你没理由拒绝来大理。收到大理州发来的诗歌节邀请函,心里感到无比高兴,疫情这几年,对大理的情结就连做梦都会出现。大理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举办诗歌节是一件很好的事。对于诗人来说,在大理,随手就能写出自己满意的诗句。希望以后能将诗歌节持续办下去,让全国热爱诗歌的人都来大理,让大理之美变成诗。

  

  来源/大理日报

  编辑/张玲

  责编/张玲

  终审/杨凤云?吴洪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