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三法”巧解调查研究“算数题”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面对新的机遇、新的要求,各地应深入理解调查研究的重要性,下足功夫,巧用“减”“加”“乘”三法在调查研究的前、中、后期进行解题,攻难守易,做好调查研究这道“算数题”。
前期准备做“减法”,选准“主题”备“功课”。“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但调查研究前谋划主题“备课”应该做做减法。要摒弃单一方式,打破思想上的条条框框,敢闯敢创,多元化、全面化开展准备工作;要减去行动枷锁,文件会议减量提质,减少“场面话”、直说“内心话”,一次性备足“功课”,制定出符合实际的“计划表”;要拒绝形式主义,避免冠冕堂皇、华而不实走过场,减少时间成本与沟通成本,为高质量调查研究指明前进方向。
调研过程做“加法”,看准“问题”找“病灶”。调查研究是真知灼见的源头活水,只有在调查研究过程中多多做“加法”,决策执行才能全面到位。要加一些真情实感,“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调查研究不仅要身到基层,还要心到基层,迈开脚步,去丈量每一寸泥土,才能将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了然于心;用心感受,去体会群众所思所想,才能深入了解群众所盼。要不断创新,因地制宜,准确反映实际情况,用“放大镜”查找主体内容“病灶”,找准关键“穴位”对症扎针。
后期落实做“乘法”,琢磨“难题”得“答案”。调查研究不应出现“只调不研”的现象。针对调研后期总结出的表象复杂、矛盾突出的问题,要迎难而上,向上报告,向下反馈,得出精准报告,统一部署,贯彻落实。同时,要根据调研结果组建平行研讨小组,针对调查研究过程中发现的堵点、痛点,逐项攻破,让每个问题“掷地有声”;要及时跟踪评估,进行调整优化,真正使调研成果满足群众需求、符合地方实际、顺应发展变化,得到逐倍递增的长效成果。
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更要有新作为。注重调查研究全过程,运用好“减”“加”“乘”三法,在调查研究中得真知、明真理,真正把调查研究成果反馈好、转化好、运用好,答对这道复杂的“算数题”。
(高昱玥 彭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