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你们!两青年在岳阳干了同一件事

  4月18日,岳阳市中心医院造血干细胞采集室内,爱心满满,感动满满。37岁的刘毅和23岁的向洵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成为岳阳市第448、449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有救人的机会当然要牢牢把握住

  刘毅是华容县小集成洪泛区管委会党组成员副主任,坚持献血多年。2019年,加入中华骨髓库。

  2022年6月,刘毅接到岳阳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电话,得知与求助的白血病患者初配型结果相吻合,他当即就同意捐献。“其实我当时第一反应是懵的,因为一般非血缘关系配型成功率仅为十万分之一,许多志愿者5年、10 年甚至20年都未能配型成功。然后是有点激动,感觉自己终于有救人的机会了。接下来,就找人咨询捐献造血干细胞需要做什么准备工作。”回想起接到配型成功的电话,刘毅的感受仍历历在目。

  之后,刘毅抱着激动的心情在家等啊等,一个月又一个月过去,捐献造血干细胞的消息好像石沉大海,他甚至想着可能是受捐者的病情好转了,不需要捐献了。当然,内心一直有一种神圣的使命感,让他随时待命。

  直到今年3月,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再次打来电话,通知他进行高分辨血样采集和体检。各项指标都合格后,4月14日开始注射动员剂,4月18日正式捐献。医生从他身上采集了200多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将挽救一名女性白血病患者的生命。

  当天,刘毅的妻子陪同在旁,单位领导也前来慰问,给他最大的支持和鼓励。“有救人的机会当然要牢牢把握住,希望受捐者能早日康复。”刘毅说。

  

  我一定要尽最大的努力去帮助他

  在造血干细胞采集室内另一个床位上,23岁的向洵静静地躺着,温热的血液通过导管从他的身体流向血细胞分离机,青春的脸庞写满了激动。

  向洵是湘西人,目前是湖南理工学院化学化工学院的在读研究生,2020年在无偿献血时加入中华骨髓库。今年2月,正在家过年的向洵接到湘西州红十字会电话,告知他与一名白血病患者初配型结果相吻合,他当即把这个好消息分享给了家人。家人虽然有点担忧,但非常尊重他的选择。“我的受捐对象还是个小孩,他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一定要尽最大的努力去帮助他。”向洵说。

  很快,向洵便进行了高分辨血样采集。但由于在抽血时,他感觉头有点晕,很担心自己体检通不过。此后,喜欢熬夜的他改变了作息习惯,注意饮食,并每天坚持运动。

  2个月后,向洵的体检顺利通过,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

  4月18日上午,湖南理工学院相关领导前来慰问正在捐献中的向洵,并授予他“校长奖学金”。“命运之神选中了我,这是我的缘分,我要感谢他。”向洵开心地说。

  为这些热血青年点赞!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