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化市直各校打好“教学”组合拳 推进“双减”落实落细

  原标题:通化市直各校打好“教学”组合拳 推进“双减”落实落细

  通化市直各校全力推进“双减”及“五项管理”工作,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将课后服务活动与课堂教学相结合、与校园文化相结合,切实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推动通化市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市第二中学根据学生们的兴趣爱好,成立了28个课后服务社团,开设手工、书法、形体礼仪、口才、舞蹈、篮球等学习项目,多元化满足学生们的兴趣需求,为学生们搭建了一个个生动活泼、趣味盎然的学习成长平台,学生们充分展示自我,拓展思维,开阔视野。

  

  市二十一中学组建并开展了新闻播报、汉文化、趣味英语、汉字探秘、合唱、排球等12个社团,配备了专门的辅导老师,制定了社团活动的总体规划和实施方案及相关校本课程教案。这些社团活动拓宽了学生实践空间,让每个学生享有选择的权利、享有成功的喜悦,为学生的成长搭建更为宽广的平台。

  

  

  

  

  

  市外国语学校充分发挥师资优势,以社团活动助推“双减”落地,让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得到有效发展,都有出彩的机会。根据学生兴趣和发展需要问卷调查,共开设13个社团。有突出学校英语特色的“快乐英语”社团、“英语演讲”社团;有探索数学奥秘的“魔术中的数学”社团和“初中趣味数学”社团;有加强美育、展现书画才艺的“国画”社团、“软笔书法”社团、“合唱”社团;有倡导文明有礼的“礼仪”社团;有锻炼体魄加强体育发展的足球社团、排球社团、篮球社团;还有比较流行的“scrath趣味编程”社团;有同学们普遍喜欢的“主旋律电影欣赏”社团等。

  

  

  

  

  各学校通过社团活动将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整合分类,更好地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科学分配学生们的学习时间,让大家在“双减”政策下,能够更加全面、健康地成长。

  各校充分动员音、体、美教师及社会力量参与到课后服务中来,开展多项社团活动的同时,以“减负”“提质”“增效”为原则,设计具有巩固与延伸、培养与发展、反馈与交流功能的作业,切实减轻学生压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动脑能力。目前,“双减”作业改革已实现基层校园全覆盖,各项校园减负工作得到较好落实。

  来源:通化市教育局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