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生的红旗渠精神洗礼之旅
学员在林州红旗渠参观学习(王 超 摄)
4月13日,在红旗渠纪念馆,正在用英文讲解的红旗渠干部学院青年教师李玲引起了大家的注意,走近细看,认真聆听的学员更是与众不同。他们是北京师范大学“一带一路”学院在该院举办的中国社会经济调查班学员,分别来自俄罗斯、孟加拉国、越南、墨西哥等19个国家,在该院开展为期两天的学习。
课程设置——精心
考虑到本次培训班的学员大都来自“一带一路”沿线不同的国家,语言、风俗、文化不同。在课程的选择上,红旗渠干部学院立足实际,开展需求调研,最终以现场教学、体验教学为主,精选了红旗渠纪念馆、青年洞、石板岩镇高家台村等有代表性的现场教学点,让学员身临其境,“零距离”接触丰富多彩的“活教材”,激发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来自墨西哥的Maria在采访中说:“我参观了红旗渠纪念馆,这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纪念馆里有很多照片,让我了解了红旗渠修建的历史。走进青年洞,太行山的陡峭和红旗渠修建的不易,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讲解老师——细心
在讲解老师的选择上,考虑到英语是这些国家的通用语言,红旗渠干部学院特意安排英语语言文学(翻译方向)专业毕业的青年教师李玲担任讲解。她曾多次担任外事班的教学讲解任务,教学经验丰富,教学认真,面对学员“千奇百怪”的问题,都能一一解释清楚。
“一个星期前,我接到了这次讲解任务。为更好地向外籍学员用红旗渠精神讲好中国故事,我查阅了相关资料,虚心请教有经验的同事、领导,精心打磨讲稿,多次练习准备,只为更好地宣传中国精神、展示中国形象。”李玲说。
后勤服务——暖心
红旗渠干部学院后勤保障部、后勤管理公司在接到班次发布通知后,第一时间了解学员的宗教信仰和饮食习惯,精心准备多种套餐,在学员晚上就餐时就提前准备第二天早上的简餐,以求用最暖的服务让学员有更深的感悟。
北京师范大学“一带一路”学院办公室主任张建臣说:“我们主要为发展中国家和对中国友好的世界其他西方国家培养知华友华爱华学生,为中国教育走向世界做好教育服务。我们实地观摩了红旗渠和石板岩镇,向其他国家展示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展现了乡村振兴的典型经验,希望能给这些学员服务自己国家提供借鉴和参考。”
“2023年对红旗渠干部学院至关重要、无比关键。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之后视察安阳,为红旗渠干部学院传承弘扬红旗渠精神,履行为党育才、为党献策使命提供了历史机遇、指明了前进方向。”安阳市委组织部部务委员,红旗渠干部学院党委副书记、常务副院长刘芳说,“自2023年接班以来,我们已经办班284期,培训学员15772人。我们始终提高站位、找准定位、立足本位,以高标一流的态度精心、细心、暖心对待每一个培训班,赢得了学员的一致好评。”
据悉,红旗渠干部学院自2013年建成并承接培训以来,主动融入“一带一路”,用红旗渠精神讲好中国故事,多次举办线下涉外培训,如今已举办越南司局级党政干部培训班、非洲发展中国家总统顾问班、老挝领导干部培训班、俄罗斯联邦共产党干部考察团等20多个涉外培训班次,培训范围涉及30多个国家和地区。红旗渠干部学院已成为宣传中国精神、展示中国形象的一张亮丽名片。
(李玲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