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家长:“三本”学生怎么报志愿?
现在各个省份都在进行批次合并,基本都不存在“三本”了。
这里说的“三本学生”指的是:分数只能上独立学院、民办本科院校的学生。
这些学生选学校时更加迷茫,自媒体、志愿报考老师对这些学生基本也不重视,不怎么给这些学生介绍学校和选学校的方法。
今天,武老师为这些“三本”学生分析一下选择学校的思路!
1、看学校的学费
这些“三本学校”最大的特点就是学费贵,少则1、2万,多则5、6万,甚至还有十几万的。
大家在选择时一定要看一下学校的学费,以及要不要交除了学费之外的钱。
公办学校,政府管的比较严,而这些学校容易巧立名目,想办法去收学生钱。
尤其是对于家庭条件不好,甚至要靠助学贷款才能完成学业的学生来说,尽量挑一个学费便宜的。
2、看学校的位置
“三本学校”普遍办学比较晚,它们建校的时候,市区已经没地方给他们建学校了,很多“三本学校”都建在郊区甚至更偏远的地方。
而公办院校由于办学早,并且可以得到政府更多的资金和扶持政策,老校区一般在市中心,新校区也不会太偏。
所以大家在选择“三本学校”时,一定要看看这个学校具体在哪个地方,交通、生活条件怎么样。
不要只看在哪个城市,一不小心就给自己弄到村里去了。
3、看学校的硬件设施
前面我们说了:这些学校的学费都很贵。
既然咱掏了这么多钱,咱不指望这学校的师资力量等软实力有多强,至少硬件设施不能太差,让学生大学四年能过得舒服一点。
看一下学校的寝室是几人间?是不是上床下桌?有没有空调暖气?图书馆、运动场都怎么样?
如果花了好几万,学校软实力一般,硬件水平也一般,那咱图个啥呢?学生四年都难受,咱这钱花的也不值啊!
4、看学校的名字
这些学校,没必要非得去纠结学校实力、专业水平,对于企业招聘人员来说,这些学校就是一个水平,不会区别对待的。
这个时候,学校名字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
如果学校名字听起来很“正常”或者很“高大上”,在就业面试的时候,就能对面试官起到一定的“欺骗效果”。
毕竟很多企业招聘筛选简历时,也就是根据学校名字来判断学校的,没人会特地去查查你这学校到底咋回事。
举个例子:
假如你是某个中小型企业负责招聘的,同时收到了两个人的简历,一个人是“宁波大红鹰学院”毕业的,另一个是“宁波财经学院”毕业的。
你内心会怎么评价这两个学校?
你如果没有专门研究过这两个学校,你大概会认为:“宁波大红鹰学院”这是啥野鸡大学?“宁波财经学院”听起来还不错啊!
但实际上:它俩是一个学校,只不过改了名字而已!
文/高考志愿填报武老师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