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不了校园,何必难为保安
01
近日,一位家长带孩子去深圳大学参观,结果却被保安拦在了外面。
家长把当时的情况录成了视频,发到了网上,引来了网友的热议。
笔者特意看了一下那段网传的视频,也听到了那位家长对保安的反复质问:
“深大是谁的?你来告诉我。”
“我们是纳税人,为什么不让进?”
从大道理上讲,那位家长也许没错。
别人带着小朋友能进去,而自己和孩子却进不去,也难免心里会失落和不满。
不过,个人觉得,他的做法有些咄咄逼人,也找错了对象。
02
大学校园到底应不应该开放,这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也一直存在讨论。
跟很多发达国家的大学相比,我们的大学一般是有围墙的,都是进行封闭式的管理。
让大学对市民开放,让市民能够感受大学校园的人文环境,还能避免运动场馆等公共资源的闲置,这是广大市民的现实需求。
不过,我们的学校一般都承担着“无限责任”,只要在学校里出事,学校承担责任往往得跑不掉的。
让社会人员随意进入校园,无疑会增加学校的管理难度和责任风险。
所以,学校对进入学校的社会人员做一些限制性的规定,也是管理的需要。
03
从网上曝出的深大规定看,现在持校园卡、校友卡以及海滨小区住房卡的人员可以凭卡入校。其他人员则需要预约或登记。
应该说,这样的规定做到一定程度的放开。
那位家长,可能正好在允许进入的群体之外。
不论学校的规定是不是合理,但既然人家有规定,我们就应该尊重。
我是纳税人我就可以进,这个逻辑真的不一定到哪儿都适用。
如果真觉得规定不合理,真的想较真讨一个说法,正确的做法是通过合适的渠道,去向政策的制定者或其上级反映,提出意见,以求改变,而不是难为保安。
04
我们都知道,作为学校的保安来讲,校园让不让进、让谁进,他们并没有决策权,他们只是执行者。
如果执行得不好,就是他们失职,一旦出事,他们就要承担责任。
面对市民的追问,保安的那一句“我们也是打工的”让人有点破防。
他们的身份在那儿摆着,面对学校的规定,面对市民的要求,他们又能怎样?
我们总是说换位思考,如果那位市民在深大当保安,他能让不符合条件的市民进校吗?
恐怕,他们也只能执行学校的规定。
我们的市民也罢,网友也罢,真的不要把怒气都发到保安身上。
大家都不容易,少一点火气,多一些换位思考,很多事其实不是事儿。
明珠絮语,以教师和家长的双重视角看教育,解答青少年和家长的教育困惑。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