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所有学生受益,需要提升教育地位,提高教师待遇,保障教学秩序

  说明:本文2000字,读完需要7分钟,为了节省您的宝贵时间,可以跳读,抓住关键句就能领会大意。谢谢您的光临,恳请批评指正。一定会有人不舒服,请绕行。

  教育之于社会,之于家庭的关系无需多言,都会明白其中的利害关系。无论是谁,都断绝不了与教育的联系,儿女或者孙男孙女,无时无刻不在经受着各种各样的教育。

  只要活着,在这信息的洪流中,都会遇到千奇百怪的话题,时时刻刻都在对我们的大脑进行冲击,即使不想看到,不想接受,也无法躲避,睁开眼睛的那一刻,打开电视或者手机,无处不在的是关于教育的信息;即使外出散步,购物,遇到熟人闲聊,总会在最短的时间里找到共同的话题:孩子呢?在哪里上学?在哪里上班?孩子的孩子呢?三句话离不开子女和子女的教育。

  身处其中,就不由自主地关心此类话题。

  

  好像自2015年以来,关于教育的问题越来越多,更多的是负面评价和讽刺,乃至攻击。针对分数排名,生活作息,应试教育,体罚补课,内部评价与评议,延时补习,近期又对编制清理进行没有底线地攻击,好像各个层面都有问题,不管懂不懂都敢进行指责,说的没有一点令人满意。

  我特别讨厌这样那样负面情绪的议论和无脑的评议,只能带坏社会风气,对教育不利,最终损害的是政府形象,损害的是公权力。看到了清网行动,应该鼓与呼,但是力度尚显不足,应该加大力度,清洁环境,弘扬传统美德,呵护我们百年树人的大教育。

  有问题,就要直面正视,深入剖析,从根源上断绝滋生问题的根基;绝对不能回避,而是应该快刀斩乱麻,公开透明,避免引发负面情绪。越是畏首畏尾,越是令人起疑,拖延的时间长了,人们就会认为无私也有弊,人之常理。

  所以,当政者要把握时机,善于果断出击,快速处理,不等舆论形成,干净利索的解决了问题。

  

  当然,更要善于吸取教训,从源头上杜绝问题。

  哪里来的莫名其妙的攻击呢?美帝国主义支持的有敌对势力,汉奸卖国贼及其走狗,还有唯恐天下不乱失去道德底线赢得流量的撰稿人,也有无恶意的闲人,也有思维不清无意跑偏的善良的人,无意间帮倒忙的。

  教育本身就有不少问题,我们不必讳疾忌医。从主管部门来说,管理混乱,各种各样的检查评比干扰教学秩序,各种培训各种学习,各种形式主义的APP,教师完成正常的工作之余,还要加班加点准备迎检材料,甚至牺牲课余时间,节假日,法定假期,能怨老师消极怠工吗?早已经身心俱疲!

  比学习,比政治,比成绩,修业先修身,老师们都懂的工作纪律,没什么可说的。就是讨厌内部瞎指挥,外部乱干预,扰动正常的教育秩序。

  行风评议,需要投票,作为政治要求,要全体老师下载APP,不投票就通报,给予纪律处分,自己要求就是书记约谈……3.15消费者权益宣传,发动教师或学生;为了见义勇为宣传拉选票,找学校下载安装APP;创建文明城市、园林城市、卫生城市,需要广泛宣传,发动师生以及家长,下载安装APP,投票……

  学校教育,本来就是一方净土,需要净化环境,因为各种各样的某些人的需要,给弄的乌烟瘴气。

  

  教育局呢?局长手中只有管制、约束下属的权力,对外行业只能唯唯,有气无力。

  强势部门的权力,总会超越同级。这也是教育不断被侵扰的原因之一。

  教育的广泛性,也决定了与社会、与家庭、与个人息息相通的紧密联系。也因此引发整个社会上各种各样的评议,如果有什么风吹草动,便会滋生怨言,引发戾气,不管你怎么攻击,教育没有法权,奈何不了你。从社会心里上,民众占有先机,可以肆意指责批评,说三道四,打乱教育秩序。

  之所以教育被肆意攻击,被贬低,就是因为教育是公益,没有权力。

  想想八十年代初期,为了应急,国家缩短学制,设置中师教育,短短的十年左右的时间,教育迅猛崛起。为什么呢?中师的考取,都是初中毕业中优中选优,相当于优先选拔精英中的精英,不是想当老师就能考取的,必须经过乡县两级遴选,几乎相当于现在县市区前一百名的尖子生。

  而今呢?取得了教师资格证就可以考入编制,很多很多所学根本就无法适应教学所需,没有一点师范的根基。

  

  看看国考,看看央企选拔,看看都市街道招聘,再与教师编报名比一比,优秀生源去了哪里?不言自喻。

  记的刚毕业,还被称为臭老九,之后就有国家提倡尊重知识尊重教育,为了提高教师社会地位党中央在1985年设立教师节,从上到下扭转了一些风气。

  但是,谁都明白一个道理:如果社会地位高了,还用提高吗?就是因为太低,才需要向上提提。

  大家都看看到,教师转行,考取公务员,考取国企,都说可贺可喜。可是,谁见过国企或者公务员回来考教师编呢?

  如果教育不能收到社会尊重,不能保证正常的运转秩序,就不会有人安心“教”,更不会有人专心“育”,当前乱象就是很好的实例。

  教师躺平,千家万户的子弟呢?

  很多网友留言建议,提高教育门槛,提高教师待遇,让整个社会都羡慕,教师素养的一整体提升,不说也知道谁最收益。

  如果让教师忧心忡忡,身心俱疲,每天都要精心设计柴米油盐,日夜都要考虑如何还贷,想着开后门托关系的培养子女,哪能专心从教?心不在焉,做什么事能有效率?

  不少人指出民国时期培养了不少国家级、国际级大师,几十年间影响至伟,为什么呢?看看当时教师工资,看看当时社会地位。鲁迅月薪400块大洋,警察不到5块,差距才能说明问题。

  现在呢?看看大数据,头条会告诉你你想要的。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