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你到底缺了些什么?
在国人都为华为的生存问题担忧之时,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关心的却是教育。他认为:将来的竞赛,唯有提高教育,没有其他路。他特别强调要重视基础教育:“这个时代对一个国家来说,重心是要发展教育,而且主要是基础教育,特别是农村的基础教育。没有良好的基础教育,就难有有作为的基础研究。”他还预测,未来二三十年,人类社会将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最大的进步来源于教育和科学。
一个企业家,在企业最艰难之时,为什么却去关心教育?这是一种家国情怀,是期盼国家未来能有竞争力的发自内心的呼唤。
基础教育怎么啦?基础教育到底缺了些什么?其实,我们从近期的相关媒体报道及身边发生的一些事情,多少也能嗅觉到一些味道。
1.教育领导队伍专业性有待加强
据中国教育新闻网报道:北京师范大学针对全国26个省区市2898名教育局长的专题调研结果显示,基层教育行政领导人员相当一部分由非教育领域出身的行政领导担任或转任。引起了社会诸多担忧与讨论。
非教育领域出身的行政领导虽然能力很强,但教育工作毕竟是很有专业性的工作,干起教育工作来,仍有一些会面临对教育了解不够的问题。
虽然存在进入教育的行政领导没有明确的标准或门槛,亦或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人员流通在组织制度层面有一定困难等问题,但毕竟缺乏足够指导教育改革创新的专业能力。
正如解放军报评论员所评论的一样:对领导干部来说,这能力那能力,领兵打仗才是真能力;这本事那本事,能打胜仗才是真本事。没有指挥的“合格证”,就没有打仗的“资格证”。
现在,教育的现代化、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对领导干部的业务素质要求就越高,只有专业人才才能有效应对复杂教育改革提出的新问题,没有较高的教育素养、教育技术、教育水平,是很难有效地履职尽责的。
2.教育投入保障机制有待完善
每逢开学季,学校大班超额问题就会凸显,大班额成了普遍现象。特别是新招生的一年级和七年级显得尤为突出。
出现这一现象,原因有二:学校不够,教师不足。
办教育,学校不够用,问题能归咎于城市化人口增长太快吗?城市人口的大幅增长,每年以什么样的速度在增长,想必相关部门应该清清楚楚。有时候看开发区的报道,说某开发区计划10年内人口将增加到多少万。既然都有预计,并且还是规划人口将达到的数量,那学校数量及规模呢,也是不是在规划之中,如若在规划之中,又怎么会出现入学难的问题呢?在城市发展过程中,请为学校多留一块空地,想必是群众的共同呼声。
教师是教育的基本保障,办教育,教师不足,教育从何谈起。学校缺教师,于是就到处请(虽然都有教师资格证),有的学校平均下来,一个班没有平均到一个正规有编制的教师(含人事代理)。在这种教师严重不足的情况的,教育质量能否得到保障,就不言而喻了。
大班额须“瘦身”,归根到底还是要学校和教师要“增胖”。
政府和社会需要共同努力,建立标准化、制度化、法制化的教育投入体制和教育经费分配、使用、管理机制,优化教育经费使用结构,提高教育经费使用管理水平。
3.教育的内部生态有待改善
在学校教育中,常常有这两种现象:当班主任及学校干部的积极性不高;干多干少没有多少区别。
班主任是班级的灵魂。如果班主任都很优秀,并且能够很好的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那么,优秀的班级也就应运而生。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影响很大、很重要的工作岗位,在学校中却很少有教师愿意做。这种现象无论是在城市或者农村,几乎普遍存在。甚至有的学校在安排班主任时,需要靠行政命令来进行。更有甚者,有的学校竟然采取“轮流当班主任”的方法开展工作。心累、身累、微乎其微的班主任低补贴及家长的不理解,让很多教师是否当班主任的问题上选择退缩。
学校行政干部选择退缩也是原因诸多。上级各个部门、不同科室的检查种类繁多,疲于应付;与教师绩效工资“扯上关系”的微不足道的行政补贴;多年的努力,升职或晋级无望,使这些副职或中层行政干部心灰意冷;安全工作每一步都有风险,让他们整天处于战战兢兢之中……
提高待遇,降低负荷,搭建平台,健全机制,营造有利于教师发展的幸福的校园生活,应该是解决教师积极性的重中之重。教育是快乐的,也应该是幸福,有了教师快乐幸福的心境,打造幸福快乐的校园生活就可指日可待。
4.教育的外部环境有待保护
节目《法观天下》里播出,深圳某小学四年级47名学生45人被打,学生家长联名请求学校劝退一名学生。
节目播出后,对学校的各种评论自然少不了。
不解该校方负责人表态说不知道怎么去平衡个案学生的关怀和其他同学的权益,觉得非常非常困惑。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二十七条明确规定:对违反学校管理制度的学生,学校应当予以批评教育,不得开除。第二十九条明确规定:教师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
几年这么长时间里,如果说学校没有发现这位学生的欺凌或暴力行为,教师没有对这位有欺凌或暴力行为学生进行教育,是很难令人相信的。
但我们也要理解学校和教师,他们只能采取批评教育,他们只能告之家长,与家长沟通共同来教育学生。从学校方面来说,是有义务接纳每一名适龄儿童就读的。更不能孤立化处理,如果导致他的行为更加的过激,后果可能会更严重。批评教育、家长共同教育、心理疏导估计是最好的策略了,再说一般的地区没有设置严重不良行为的适龄少年专门的学校。
学生在校出现受欺凌或暴力行为,哪怕有点磕磕碰碰,学校或教师都会非常认真对待,因为学校的安全弦总是崩得很紧的。学校是弱势群体,他们最担心的是学生出现什么异常。在学校里,孩子一有什么异常,有多少家长能克制住不去学校大吵大闹,找老师评理,找学校理赔?
如果都能像日本家长那样,当孩子在学校受了伤,家长会带着孩子去学校对老师说:“对不起,给你们添麻烦了。”教育的环境一定会净化很多。
虽然这个场景在中国发生还只是奢望,但只是希望当家长们花钱购买教育服务的时候,你要的是一个能保证你孩子毫发无损的绝对安全环境,还是一个有可能让你孩子破皮、流血、跌倒,能培养孩子试错、应变、抗挫、排难等生存能力的匠心产品。
5.教师的工作环境有待静化
基层教师的时间都去哪儿了?填不完的表格、写不完的心得体会、五花八门的比赛或活动、各级部门的各式各样的评比或检查……这些非必要的教学任务给教师带来的“额外负担”让教师筋疲力尽,教师教书时间几乎被占尽了。
教育部长陈宝生在2019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要把时间和精力还给教师,让他们静下心来研究教学、备课充电、提高专业水平” 无疑道出了众多一线教师的心声。
为教师减去不必要的非教学任务,让教师慢下来,专注于研究教学,让教师静下来,回归初心,坐下来看书,静下来思考,站起来交流,沉下去实践,营造一种静化的教育生态,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推动教师职业一路前行,让教师更好地去培育我们的新生代。
6.教研与科研有待融合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对教育科研的正确认识,很多学校都存在研究与教学实践“两张皮”的现象,从而导致科研与实践脱节,成果是写出来的,而不是研究出来的,教育科研并不能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
要营造一种蓬勃的教育科研生态,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推动教师职业一路前行,教研与科研就有待有机融合。
教研与科研的融合实质是对教学研究的解构与建构,将校本教研和课题研究进行有效融合。以教学中突出问题的研究为抓手,将教学中的突出问题进行疏理提炼,形成教研主题,制定主题研究计划,通过教研活动这一过程载体,经过多次活动研讨去解决这个主题问题,在备课、听课、研讨等环节中加以关注、落实,在教学实践中对教学前后的效果进行比较、反思、改进,积极撰写心得,提出改进措施,并进行阶段性的总结,最后完成教研课题的研究任务,从系列化的教研活动中达到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培养目标。
教研不上升到科研,就没有品质;科研不落实到教研,就没有根基。将课题研究教研化,让课题研究来统帅教研活动,把课题镶嵌到教研活动每个环节之中,让科研走入教师平时的教学。
7.学校校本课程有待开发
校本教材开发的目的是继承学校传统,发挥学校特点,满足学生的兴趣和发展需要。校本教材的终端就是要上升到学校课程。
我们不防将校本教材作个归类:
一是传统知识类校本教材,如地方文化、诗文诵读等;二是生存类课程融合教材,如国防教育、禁毒教育等专题教育与科学、物理、化学、政治等学科的融合;三是国家、地方课程融合教材,将学科相关知识在大学科中的融合;四是根据学生兴趣和发展需要开发的校本教材,如科技小制作、社交礼仪、趣味地理等。
新高考“3+3”模式,改革高中阶段的课程设置,从观念上进一步更新,从而带动高中阶段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改革。走班制就是新高考“3+3”模式下的产物。
那么,基础教育要与新高考“3+3”模式接轨,离走班制还有多远?
教育改革,无疑在培养高、精、尖跨世纪人才、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中起到承前启后的积极促进作用。以人为本,做到在课程标准的导向下,尊重学生发展差异和个性的兴趣爱好,用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实现了必修课程等级达标教学和选修课程的多元教学,达到改革的目的,基础教育这一环节是基础,必不可少。
8.学校教育改革要改什么有待明确
现在有一些学校,一谈起学校教育改革,就想着去创一个特色,搞得如火如荼,似有一些举措,但是这一特色跟教学没有关系,跟学生的发展需要关系不强,归根到底主战场的问题没有解决。教育改革最终还是要集中在课堂上、集中在学生上,这才是我们的主要任务。
教育改革最终要发生在课堂上,教师成长是关键。课堂的外延在不断扩展,时间的外延在扩展,空间的外延在扩展,不管怎么样,学校里面课堂还是学校教学的重要场所,有效的课堂才是改革的最终目标。课堂有效要有好课支撑,有好人延续。好课如沐春风,差课如坐针毡。好课能让整个教学过程“生本地进行”,把教最大限度地转化为学;好人能有效地帮助学生解决暴露出来的问题,让学生有豁然开朗的感悟,让学生在一次次的感悟中逐渐成熟、成长起来。如何找准课堂教学存在的突出问题,如何去有效研究,从而使自己的课堂教学变为好课,让好课升华为好人,距离虽有,但这是改革的最终。一个人在上课与一个在上课的人是有区别的,其实,做引导者或组织者可尝试选择其中之一去努力。
教育改革最终要发生在学生上,学生发展是归宿。促进学生的发展,离不开教师和课程。教师要做具有课堂深度引领能力的好教师,促进学生的高位发展。课程应该是以学生发展为本,要连接过去、现在与未来,促进学生个性成长,发展他们的学习兴趣。根据学生的发展和社会需要,开设哪些校本课程、数量多少、课时怎样,需要整合资源,整体架构,要与“3+3”高考模式接轨。对于学生的个性与特长,7岁之前要多面接触活动,基础教育阶段要发现与扶持,高中阶段要强化,大学阶段要主攻,课程的设置要根据学生的发展动态选择。
9.学校科学教育有待重视
目前,各种各样的辅导班、培训班挤满了孩子的空间,家长为孩子学画学乐器的努力坚持不懈,不遗余力,至于孩子对世界的好奇产生的疑问则一笔带过,没有充当教师的角色,甚至有的是打压。动画、游戏充满暴力和古怪的幻想却还特别热衷。
学校里,能与科学有点关系的课程就是劳技了(当然,有点区域开设了科学课程),到八九年级才有物理和化学。劳技课是在设计、制作、使用与维修等一系列劳动体验和实际探究的技术活动过程中学习技术知识,掌握技术操作,增强技术意识,提高劳动技术素养的一门基础课程,具体实践性、综合性、创造性,有一定的科学观念。不过这门课程真正扎实实施的学校估计也不多见,一是与升学质量无关,二是耗人耗钱。如果不花钱购置材料或去实践的话,学生根本培养不了兴趣,开设劳技课程就成了一句空话。
学科基础教学扎扎实实,科学教育出现背离,课时被占用,科学教育被缩减成科学知识教学,没有真正体现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的培养,基本上将科学教育从素质教育中肢解出来,而处于一种游离状态。
随着“中兴”“华为”事件的风起云涌,科学教育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具有的重要战略意义不言而喻。从小抓起,培养深厚的人才土壤,孕育出大批的高水平的科技人才,提升国家的竞争力,这是科学教育的重要使命,更是国家战略需要。学校及家长要培养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好奇心,让科学教育在全社会关注中前行,让科学教育在课堂上、在日常生活中、在博物馆、在科学馆无处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