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抓住3个关键点,不进重点高中重点班,也能实现高考逆袭

  如今的升学竞争激烈程度,从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高考,顺利转移到不上不下的中考。

  在“普职比大体相当”的中考分流下,普高升学人数与中职就读人员几乎是平分秋色,各占一半。

  而高考升学率逼近90%,这样一对比,能考上高中的中考生,虽然不是所有人都算得上天之骄子,但也算是一只脚已经跨进大学门槛的人了。

  

  有机会上高中的考生,总算没有辜负时光与青春,在该学习的时候抓住了升学机会,将来的生活相对来说,就有更多选择和自由度。

  上了高中的考生,就相当于进入保险箱,上大学就没有悬念了吗?有不少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成绩一路领先甚至独占鳌头。可进入高中后,学习成绩呈断崖式往下滑。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呢?

  高中阶段的学习与初中阶段,其实存在很大的差别。

  读初中时,如果想要取得好成绩,也许自己勤奋一些,上课认真听讲,老老实实听老师的话照做,就可以达成目标。

  可进入高中后,随着学习的知识点、内容、考试侧重点、以及老师授课方式等,完全有别于初中阶段,不少学生进入高中后,还采用初中学习方法,难怪中考成绩优秀,挤进了重点高中重点班,成绩不进反而退。其原因大致总结三点:

  学习心态

  考生从初中升入高中,需要一段时间调整和过渡。期间要经历一段生理和心理上发生巨大变化的时间。

  这一关就如打游戏顺利升级,从青铜升级到白银,过程需要付出很多时间和努力。当荣誉拿到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心态。

  高中新生也同样如此,有些人为考上重点高中而沾沾自喜,有些人看到身边的同学个个高手如云而高度紧张,有些人以为考上高中就出现疲软。

  

  不管哪种状态的高中生,一些学生适应能力强的人,能很快调整心态,顺利过渡。

  一些学生会因为学习环境的变化、生活方式的改变等因素,产生心理波动,把时间、精力耗费在学习以外的事情上。

  比如在校寄宿产生不安全感、面对陌生面孔产生的孤独感、不被老师格外关注的失落感、不能得心应手地学习和考试的失重感等。

  有不少中考成绩非常优秀的学生,到了重点高中重点班,学习状态不好学习成绩一落千丈,越学越不得劲,最后被重点班淘汰出局。

  新高中生想要高中成绩拿得出手,第一件事情就是摆正心态。无论在家住得有多舒服,也不管你来自哪个哪所名校,还是你的中考成绩有多出众。请牢牢记住:

  一切都已经成为过去,大家都在同一个起跑线上,开始奋力奔跑冲向高考。

  你若不努力向前,只能被人甩得远远的;你若把握住机会更加努力,很有可能反超过去比你优秀的人。

  学习习惯

  在初中阶段,学习基本靠家长和老师盯梢的学生,升入高中后会吃大亏。

  因为学习习惯不好,不够自律,自我管理能力不强,一旦远离父母求学,就会出现自我放飞的情况。

  而高中老师面临着高考升学压力,会把更多时间、精力放在教学上。并不会像初中老师那样,几乎直升机式的无死角监控。

  

  那些内驱力很好,懂得自主学习,自我约束的学生,进入高中后就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要想成绩很差都难。

  对于如今的中学生来说,最考验自制力的就是电子产品,尤其是手机。很多高中生有了自己的手机后,就顾不上学习了。

  一部能上网的手机,其诱惑力太得无法想象。很多成年人都无法抗拒其诱惑力,有事没事看手机,连一个简单的消消乐游戏都玩上很长一段时间。

  更何况一个心智还不成熟的中学生,有些人下了晚自习,躲在被子里看手机好几小时。晚上熬夜玩手机白天上课打瞌睡,实在太影响学习。

  我们常常发现,但凡那些爱看手机的孩子,往往都是心浮气躁的,要想静下心学习就很难了。

  新高中生如果立志三年后考个好大学,务必管好自己用手机的时间。“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只要稍微打个盹,都有可能被人反超。

  学习方法

  如果一个人,学习心态在线,养成良好的学习,又掌握好一套高效的学习方法,那么绝对是一个妥妥的学霸。

  高中阶段的学习,注重举一反三、学以致用的能力。而初中阶段,学习更偏重”听、背、默“,并且同一个重点知识点,老师会反复强调。

  打个比方来说明初中学习方法与高中的不同之处:

  在初中阶段,如果老师在课堂上教如何包饺子,那么考试的时候就考包饺子。

  而在高中阶段,如果老师在课堂上教如何包饺子,那么考试的时候很有可能是包馄饨或烧麦或煎饼。

  进入高中学习,要求学生学会独立学习、独立阅读、独立思考、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学习方法要求灵活、多样。那些死记硬背、重记忆轻理解、重做题轻读书、重计算轻概念等不正确的学习方法,再也行不通了。

  总之,新高中生要想有个良好的开端,就得牢牢抓住以上三点。即使中考成绩不突出,到了高中容易弯道超车,实现高考逆袭。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