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大学本科录取!高质量的CIS论文发表成果让申请梦校脱颖而出
你想出国的原因和动力是什么呢?为了迈入梦校大门,你又做过哪些努力呢?
今日专访主人公,来自北京某国际高中的W同学,在大多数人还从未考虑过未来的时候,就已确定了自己要出国、要接受最好的高等教育的目标,并不断为之努力着、积累着。
热爱化学的他被CIS顶尖的师资所吸引,毅然选择来到CIS跟着化学领域大牛、加州理工学院终身教授做科研,发表了人生第一份学术论文,最终时间也没有辜负他的努力和热爱,厚积薄发的他成功收获来自牛津大学化学系的橄榄枝。
姓名:W同学
性别:男
学校:北京某国际学校
年级:G12
用三个关键词来形容自己:目标明确、执着认真、不轻易言败
兴趣、爱好、其他技能:电子游戏、化学、小提琴
录取:牛津大学
CIS项目:加州理工学院化学与化学工程系终身教授Brian M. Stoltz 有机化学 - 有机分子结构、反应和合成
CIS课题:Collaboration between C-H activation and pericyclic reactions for constructing fused eight- and four-membered carbocycles
私信科研君,了解更多cis科研项目课题!
01、得知被牛津大学录取时心情怎么样?
当时激动地跳起来了,毕竟这意味着我的学术潜力得到了世界最高学府的认可。
W同学牛津大学录取
什么时候开始有的出国留学的计划呢?
我在初一便有了出国留学的计划,因为我想要接受最好的高等教育,幸运的是父母也非常支持我。
为了出国有做过哪些准备工作?
扎实学习课内知识是基本,同时参加各种竞赛、做学术项目等。另外在学校我也积极参加了各种社团活动,是乐团一提、UKChO社社长、CCC社社长。
目前的GPA和标化成绩是?
A-Level预估: A* A* A* A* A*(EPQ)
在达到这些成绩的过程中,有没有可以分享的经验和雷区呢?
EPQ如果有实验内容,选题一定要慎重!保证实验难度不要太高,能在给定的时间内完成。
选校的时候是优先考虑的学校还是专业?
优先考虑的专业,否则大学四年要学自己不喜欢的学科可能会很煎熬。
在选择专业时有和家人朋友讨论吗?
并没怎么讨论过,主要是我的个人选择。
有未来的长期规划吗?
将来希望能够从事化学科研,希望能够在一流大学当教授。
02、为什么会考虑参加科研项目并在众多项目中选择CIS呢?
选择参加科研项目是希望个人履历中有较硬核的科研内容,而CIS的教授履历非常顶尖,这点很吸引我。
为什么选择Stoltz教授的课题?
选择Stoltz教授一是因为他的履历,二是因为他所教授的课程与我的兴趣非常吻合。
其实一开始来到CIS的时候只有一个感兴趣的大方向,也就是周环反应。后来教授介绍了一篇研究碳氢键活化与周环反应的协同应用的文献后被这个领域深深地吸引住了,于是便有了后来的选题。
Brian Stoltz
加州理工学院化学与化学工程系终身教授
Stoltz实验室负责人
美国科学促进协会(AAAS)高级院士(Science杂志的出版机构)
荣获2020年Seed荣誉奖(相当于化学界的金马奖)
合成有机化学领域的各种荣誉与成就获奖横跨欧美亚
2018年获得ACS合成有机化学创新工作研究奖
曾获Mukaiyama荣誉奖和Elias J. Corey荣誉奖(该奖每年表彰一位对合成有机化学有杰出贡献的研究者)
Tetrahedron青年研究者荣誉奖(每年从40岁以下对Tetrahedron有杰出贡献的人中推选出一位)
2004年总统科学与早期职业奖
Chemical Science等多家高级期刊的编委,Cytokinetics(上市制药公司)及诸多领域内学会的资深咨询顾问
你觉得项目中哪个部分让你印象最为深刻?
在这次项目体验中,教授知识很渊博,对做课题相当有经验,班主任与助教老师都非常负责。
但要说印象最深刻的是还是教授的负责,除了上课,在课后教授也给予了我许多学术上的帮助,并且为我撰写以及发送了推荐信。可以说是对我负责到底了,这令我印象非常深刻。
在项目的过程中,你有没有想要放弃过?是什么让你坚持下来了呢?
浩瀚的文献很容易让人找不到方向,但每周与教授长达40分钟左右的交流足矣使我重回正轨。
能分享一些你通过项目掌握到的以前没有接触到的知识点吗?
在前期的大课中,教授带我们复习了基础的结构理论,并系统性地梳理了烷烃,烯烃与羰基化合物的反应性以及相关立体化学问题。从中我学到了一些很有用并且很经典的有机反应,例如烷烃的二羟基化、反马氏加成与臭氧解等。
CIS科研项目对你来说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参加完CIS科研项目后,我对科研方法有了进一步的掌握,对论文发表流程也有了初步了解,为我未来的学习研究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03、CIS科研项目的经历及收获在你的申请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我认为CIS项目的论文发表成果无疑使教授们眼前一亮。帝国理工甚至指派了与我论文领域十分匹配的教授进行面试,可见他们对其的重视。
另外,今年牛津大学化学系的申请异常激烈,尤其对于中国学生而言,优秀的应届生真的非常多。我认为CIS论文的发表很大程度上拉开了我与一些学生之间的差距。
W同学发表的论文及录用函
请给未来参加这个项目的同学一些建议吧
Stoltz教授很渊博,是领域里的佼佼者,很有耐心,并且很乐意讨论问题,要大胆地与他多交流,你会受益良多,少走很多弯路。
要了解cis科研项目,可私信科研君。
文字|基于CIS学员W同学采访整理
图片|W同学授权
独家版权所有,转载敬请联系C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