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后首次复办的香港五四升旗礼 第一次使用中式步操进场!
五四升旗礼今日(4日)早上8时在金紫荆广场举行,19个青少年制服团体首次转用中式步操进场,期间配以银乐队奏乐。
政务司司长陈国基(右五)今早(5月4日)出席香港各界青少年活动委员会主办的金紫荆广场五四升旗礼,旁为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副主任陈冬(左五)、公民教育委员会主席蔡德升(左一)和香港各界青少年活动委员会执行主席庄家彬(右一)。(香港政府新闻处图片)
这次五四升旗礼,也是相隔3年后,在疫情后首次复办的五四升旗礼,约1,500名青年观礼。
多名政府官员出席升旗礼,包括政务司司长陈国基、保安局局长邓炳强、民政及青年事务局局长麦美娟等。
五四升旗礼上,19个青少年制服团体首次转用中式步操进场。(大公报图片)
升旗后,不同制服团队各派一名代表朗读“五四宣言”,现场全体起立为监誓,宣言提到新时代由治及兴、新青年大有可为,有理想,敢担当;亦提到爱祖国、维护主权、爱香港及同开新篇等内容。
其实,这并不是香港第一次使用中式步操
其实早在2005年,在那年开始每年暑假定期举办的香港青少年军事夏令营,参予夏令营的青少年已开始接受中式步操的训练,这是香港最早推出的中式步操的训练。
2021年4月,于第六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上,香港警队自成立177年来,首次向公众表演中式步操。(图源:中新社)
而历史性的一幕,则发生在2021年4月,第六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上。这也是香港警队成立177年来,首次向公众表演中式步操,并一改用英语指挥步操口令的传统,第一次用广东话喊出“向右看齐”、“正步走”、“提枪”、“挂枪”等口令。
其实在1997年回归后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香港在一些礼节、仪式上,有些规则仍沿用英式做法,香港的五大纪律部队(警务处、惩教署、海关、消防处、入境处)也依然采取英式训练,包括步操与口号都是英式规则,在当时,英国政府仍然一如既往定时派出军方人员训练香港警队。
直至2020年,由于疫情等原因,英国政府停止派出人员训练香港警队。
到2021年2月,香港警察学院举办中式步操培训班,由解放军驻港部队三军仪仗队成员授课,受训学员来自香港各纪律部队的步操教官。同年4月,就发生了前述香港警队首次向公众表演中式步操的一幕。
2022年初,香港特区入境处、海关、消防处、惩教署,陆续从英式步操转为中式步操,警队也将在同年的7月1日起,全面转为中式步操,这也意味着香港特区的五大纪律步队全部都转用中式步操。
那么中式步操与英式步操有什么不同呢?
中式步操与英式步操的主要区别在于手脚的摆动。
中式步操与英式步操的分别(图片来源:中新社、中国文化研究院)
英式步操的特点是手臂甩得又高又直,手臂于在胸前10公分左右的距离摆动,踏步较为轻巧;向前跨步时,脚跟先着地;立定和转体时,要很用力地跺脚,然后跺脚立正,敬礼的时候,手掌有一个明显的外翻动作。
至于中式步操,步操时强调整齐划一及团队合作,每一个动作都要求铿锵有力,展现部队雄壮气势、自信和威武。步操的动作是向前踢至较高位置,整个脚掌着地,手弯曲并向左右摆动。中式步操中,齐步走、正步走、前进、立定、提枪、挂枪……动作均干净利落。
从英式步操转为中式步操,一个小小的转变其实是意义深远的。2022年7月,曾任警务处副处长、保安局局长的行政长官李家超,上任后首度重返警察学堂,担任结业操检阅官时就曾说过,香港警队全面采用中式步操,体现出警队对国民身份认同、国家归属感及对国家的忠诚庄严承诺。
(资料来源:香港电台 中国文化研究院网站)
(文字编辑:沈雨青;视频:郭旭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