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卫点名的疾病迎新机遇
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等因素,免疫缺陷患者人数不断增多,侵袭性真菌病已成为全球范围内严重且未被充分认知的疾病。据统计,全球每年约3亿人罹患严重的真菌感染 ,其中侵袭性真菌病正以每年0.9%的比例增加 ,且致死率高达27.6% 。2022年10月,世界卫生组织针对侵袭性真菌病发布了有史以来的第一份真菌重点病原体清单,呼吁全球重视真菌感染对公共卫生带来的巨大威胁,并采取措施应对这一挑战。
多年来,不同学科的医生和研究者持续探索,我国侵袭性真菌病诊疗模式和临床管理水平已获得提升。近日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王明贵教授表示,尽早识别易感患者或疑似真菌感染的患者并采取措施,对于降低与侵袭性真菌病相关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至关重要。他认为,例如注射用两性霉素B脂质体等覆盖菌谱广且强效的抗真菌治疗药物对临床医生开展经验性治疗将起到助力作用。
北京协和医院徐英春教授补充称,由于广泛的抗真菌预防,我国侵袭性真菌病还面临着耐药菌增加、现有药物敏感性降低等诸多问题。能覆盖曲霉、念珠菌、毛霉、隐球菌及多种少见真菌菌种,且罕见耐药的两性霉素B脂质体等是临床上对于抗真菌治疗的重要诉求,有望帮医生更好应对临床挑战。
此外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金陵医院施毅教授介绍,侵袭性真菌病是血液、感染、呼吸、重症监护等多个相关临床科室共同面临的难题。目前侵袭性真菌病的发病率不断增加,且高危易感患者往往伴有基础疾病,对于患有恶性肿瘤、血液病、呼吸系统疾病、艾滋病和重症肝病等免疫功能缺陷的高风险群体而言,一旦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病死率高达39%至100% 。这需要更多安全性高、药物相互作用更少的抗真菌治疗武器,帮高危患者度过难关,避免死亡的发生。
王明贵进一步称,我国侵袭性真菌病诊疗的提升,得益于基础研究和临床治疗的齐头并进。从发病机制、到早期预防和经验性治疗的研究与实践,都需要多学科不断交流。医生们也期待像这次两性霉素B脂质体等广谱、强效的药物获批上市。据吉利德科学方面介绍,今后也将为更多有需要的患者提供革新和简化的治疗方案,帮助满足抗真菌治疗的临床需求。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