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文摘杂志社编审王青林:新文科建设视野下的法学研究方向

  

  

  作者|王青林

  责编|薛应军

  正文共2426个字,预计阅读需10分钟▼

  2020年11月3日,教育部新文科建设工作组发布的《新文科建设宣言》,明确提出新文科建设的任务是“构建世界水平、中国特色的文科人才培养体系”。新文科建设的时代特征,在于科技发展与文科融合引发的文科建设增长点和传统文科专业、课程以及人才培养模式的更新换代。

  新文科建设的途径和价值

  从内容上看,新文科建设可以包含以下三种途径:其一,传统学科接受改造;其二,传统学科接受更新;其三,新型学科产生。传统学科接受改造,是指传统学科依然存在,但是在传统学科的内涵范围上增加了新的内容。比如,近两年开始崭露头角的法院线上开庭,它在不改变刑事诉讼法或者民事诉讼法中各当事人地位的情况下,使得诉讼场景发生了变化,部分规则随之需要修改。传统学科接受更新,是指原有理论构造的传统学科,因遇到了实质性的新情况新问题,在新问题尚未得出更好的解决办法时,可以运用原有理论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比如,反垄断法中的平台垄断,在新修改的反垄断法尚未通过时,通过对传统垄断法的扩大解释应对平台垄断行为。新型学科产生,是指当某一新事物产生时,找不到已有解释的应对途径,需要即刻创造出新理论解决问题。

  对于青年学者来说,新学科建设是一个巨大的机会。这是因为与新学科对应的传统学科的话语权为许多专家掌握,年轻人重新挖掘其理论会显得力不从心。然而,对于全新的学科而言,无论是新专家还是老专家,大家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甚至相比而言,新学科对从事教学科研的青年学者来说,可能会有一个性价比较高的研究方向。

  党的十八大以来,新兴学科乃至新文科在社会科学研究中有诸多表现,很多人文社会科学期刊也因发表这类文章获得了较高评价。《新华文摘》法学栏目非常关注社会变革,也十分欢迎新型学科类文章。比如,中国自由贸易区有关政策出台后,一位青年学者写的关于自贸区法律规定及完善主题的文章发表后,《新华文摘》及时转载,取得了良好效果。有的社会热点事件,比如2008年汶川大地震时,有作者从民法角度分析汶川大地震带来的法律问题和后果,对地震后处理复杂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提出中肯意见,引发社会关注。这两个案例,前者立足自贸区建设的法律问题属于“新学科产生型”文章,后者基于汶川地震的民法学思考而写成的文章,则属于传统学科接受新内容后进行的创造更新。

  总而言之,新文科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不断被演变、发展,《新华文摘》作为以“新”字开头的学术期刊,也会一直为新文科建设提供重要智力支持、平台支持。

  新文科视野下法学的研究方向及选题确定

  如何挖掘新文科资源、确定研究方向及确定选题?总体来看,要把学习党和国家的重大路线方针政策结合起来。当前,要把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和推进新文科建设结合起来。笔者试举几个例子。

  其一,数字中国、数字经济和数字产业。党的二十大报告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章节中,对数字中国、数字经济和数字产业的发展提出诸多要求。虽然这部分内容多为经济学内容,但是同样也为其他社会科学学者包括法学学者提供了研究方向,比如数字法治、数字法学等。同时,关于数字贸易,如果用法律视角分析,数字贸易也可以成为一个法学领域的专有研究对象,即数字贸易法学。此外,教育、科学、文化等领域的研究也可与数字法治有效结合,在建立规则的同时不断增加新的研究方向乃至学科种类。

  其二,回应健康中国,开展卫生法学研究。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强盛的重要标志。“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完善人民健康促进政策”“优化人口发展战略,建立生育支持政策体系,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等内容,同样值得法学学者深入研究。20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健康中国2030年”规划纲要》提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基础,是全面提升中华民族健康素质、实现人民健康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国家战略,是积极参与全球健康治理、履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国际承诺的重大举措。这为卫生法治研究指明了方向。原有的卫生法研究主要以医疗管理和医疗纠纷处理等为基础,“健康中国”概念提出后,构建以健康权为基础的卫生法学体系,回应健康中国建设的法治需求,迫在眉睫,也为卫生法学的内容更新提供了全新思路。

  其三,气候法学。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完善碳排放统计核算制度,健全碳排放权市场交易制度。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治理。这些有关气候方面的法学问题值得深入研究。我国提出的“双碳”目标是自身追求的气候治理目标,也是我国参与全球气候治理的目标,必须经过法治手段和法治途径来完成。与经济学领域研究相比,这一块法学学者研究较少。比如,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就出版过一套有关气候变化经济学方面的图书,但目前有关气候变化法学的书较少。因此,气候法学可以成为一门新兴学科。

  其四,监察法学的进一步研究与深化。目前,全国很多法学院校建立了纪检监察学院,但研究方面偏重于纪检。监察法在国家反腐败体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目前学界对监察法的含义认识标准不统一,不同学科的学者对监察法含义的解释或多或少带有原有学科的影子,这应当引起重视。笔者认为,论证监察法的独立地位并构建监察法学科体系,也是新文科建设的一个重要思路。

  其五,关于党内法规的研究。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完善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坚持制度治党、依规治党,以党章为根本,以民主集中制为核心,完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增强党内法规权威性和执行力,形成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发现问题、纠正偏差的机制。党内法规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性。加强党内法规体系建设,是我国法治建设发展到新的发展阶段的必然要求。因此,在我国已经建立党内法规学科的基础上,有必要进一步对党内法规进行更加深入的探讨,从而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