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孩子高一,学校不合群,文科好,未来选啥专业合适
今天还是跟大家分享一位粉丝小伙伴的家庭教育案例分析,她跟我说道:
“我是孩子的妈妈,家里孩子读高一,比较喜欢文学,选择的纯文科。
他去年中考成绩760(满分850),语数英和文科的成绩好些,理科和体育不太好,他也不太喜欢理科。
孩子从小就有主见,对事物有自己的看法,只是有点愤世嫉俗,看不惯潜规则。对现今教育体制很不满。有点清高,又有点不够自信,有责任心,爱抱怨。
孩子是自己考上的重点高中,是我们这边最好的公立高中,排名大概能在全年级前50%左右。
我们在南方一个四线城市生活,我在体制内工作,基层公务员,家庭总收入大概12000左右。我父母也都是体制内事业单位的,如果经济上有困难,也可以接济一下我。
他比较喜欢配音,曾经想上传媒大学,但他又觉得他虽然音色还算好,只是天赋比他好的人太多了,竞争激烈,以后很难发展得好,所以最后又放弃了这个念头。他现在也没有很明确的目标,想着争取能上一个汉语言文学专业好点的大学。
他曾经很喜欢音乐,励志要考音乐学院,只是后来觉得自己音域不宽,外形也不好,就放弃了这个梦想。
后来又很喜欢配音,想考传媒大学,我也支持他,给他买了录音设备,他搞了一段时间,觉得自己音色的先天条件不算特别好,也认为家庭的经济条件不允许他考上传媒大学,以后靠这个吃饭可能行不通,就当作一个爱好了。
除了这些,还喜欢书法、吉他,吉他也学了很多年了,要说专长的话,好像也谈不上。
他也跟我交流过未来志向,初二之前就是音乐学院,做音乐人,后来就是配音了,后来觉得配音可能养活不了自己,就说先考个汉语言文学专业之类的,至于以后要从事什么工作,也没有明确目标。
只是有时候他也会说,现在教育体制有各种诟病,他将来想去能够管理教育的机构,重新整顿教育机制。
像他这种情况,以后选择汉语言文学呢,还是选择新闻类(他也有想做记者),或者其他专业呢?
孩子的性格,就是有点不太合群,初中还稍微好些,有几个谈得来的朋友;到高中就有些着急了,没有一个朋友,他看不惯身边同学的种种。
为这个问题,我还专门到省城花高价请心理咨询师老师看过,老师说孩子没心理问题,就是看的书多,可能和同学没有共同的话题。我也不清楚他在学校具体怎样,问过老师,老师说他认真听话,没啥大问题的。
我猜测他还是想和同学们玩在一起的,但又看不惯同学的某些行为,觉得不想和别人同流合污。同时他又是胆小的人,有时候同学说他,他可能又不太敢还回去。
他比较倔强,情商又不高,和同学玩不到一块儿,有点被边缘化的感觉吧,所以他很不喜欢学校。”
今天,我就借回复这位小伙伴的机会,跟大家说一些我的观点和思路,供其他类似处境的小伙伴们参考。
先说终极结论吧:这孩子长期的职业终点肯定是自主创业了。至于步入社会的第一份工作具体干什么,其实无所谓了,只要满足“他暂时能接受、能糊口生活”两个条件就行。
有个成语叫做“曲高和寡”,想必你应该听说过。
孩子在学校里,表面上的不合群,其实是因为他的认知水平已经超越大多数同龄人了,他知道了许多同龄人还不知道的事情。
孩子爱好广泛,且都愿意尝试去做,说明自学能力较强,遇事喜欢多反思,其实这也是难得的优点。
但凡事都是利弊对等的,正因为他过多的反思,所以自身的认知体系建立较快,导致他过早地看清了一些事情的本质,自然就显得和同龄人不太合群了。
情商和智商其实是一回事,都算是知识,认知水平高到一定程度,情商肯定不会低。不存在智商高、情商低的人,如果情商低,说明还是认知水平不够高。
只不过,目前的他,还没有把注意力放到提高情商这个方面,没有主观上去重视这方面的知识积累而已。
等日后遇到一些事后,他自然会慢慢开始重视人际关系的处理,学习如何正确地为人处世,这个你也别太着急,多给他一些时间。
他目前这情况,高中我看就选文科方向吧。至于以后大学选什么专业,我的意见是以未来就业为主要导向,孩子的个人兴趣为次要导向,什么专业容易快速就业,就选啥专业。
汉语言文学可以考虑,考公务员、事业编制更容易一些,报名选择余地大;
新闻学专业也可以考虑,未来可以从事媒体工作,比如当记者,毕竟这是他的兴趣;
文学师范类专业,也可以考虑,读个师范大学,研究一下教育学、心理学规律,也挺适合他的兴趣和志向的。
记住我的话:不管孩子未来第一份工作做了什么,都将是他的一份前期过渡性工作而已,职业生涯中期,一定会面临二次择业和转型问题,长期大方向,最适合他的,一定是自由职业、自主创业。以上这些,基本都是高度可预测的事情。
大多数知识与技能,都需要孩子走入社会之后,慢慢去学习和领悟。所以,基于这一点,不要强求孩子未来必须考研究生,能就业尽量先就业。
除非是孩子自己特别喜欢搞这方面的学术研究,主动学习意愿很强,才需要读研究生。不要单纯为了拿文凭、就业而去读研究生。
好了,今天的内容,就跟大家分享到这里。如果还有其他疑问,欢迎与我互动。我是魏老师,咱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