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8-《较瘦拙愚语文》初中语文初三上篇

  初三上学期的学习重点和考点,是:

  第一单元

  1.分析诗歌中的虚实结合手法及其作用

  2.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及其作用

  第二单元

  1.分析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2.寻找或归纳作者所表达的观点

  3.写作:观点要明确

  第三单元

  1.分析文言文语段中蕴含的情感

  2.探究作者的写作意图

  3.分析诗歌中的用典及其作用

  4.写作:议论文要言之有据

  第四单元

  1.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

  2.梳理小说故事情节

  3.写作:学习缩写

  第五单元

  1.选择或补充论据

  2.分析论证思路,把握论证结构

  3.写作:论证要合理

  第六单元

  1.分析小说的线索及其作用

  2.分析小说中的细节描写及其作用

  3.写作:学习改写

  不得不说,语文确实是最难学的,也是最不好教的。因为写到这篇我也忍不住要吐槽“形散神更散”的问题,实在太严重了。绝大部分重点内容和考点都是对文章的写法及其作用的分析,是从各个局部的角度切入,却极少从整体上讲到作者为何而写,这篇文章是在什么情况下写出来的,写出来以后又有什么结果。

  实际上,站在作者的角度,基本上不会考虑用什么写法,都是有个主题和中心思想,随机应变,想到哪写到哪;更多思考的是如何使用素材,安排不同内容呈现的次序,强调哪些,好让文章能清晰、有力地表达出自己的观点。

  这是习惯成自然,熟能生巧的结果。一个训练有素的作者,必然会在写作过程中忘记技法的东西,而是凭借经验和直觉,自由地让思想奔跑,只是稍微注意不偏题而已。这个速度是非常快的,磨磨蹭蹭还要考虑怎么写好的人,写不出好文章,甚至写不出一篇完整的文章,整个过程非常痛苦。

  这是眼下学生学语文最大的障碍,浪费了太多时间精力在学习“分析技法”上,而又缺乏充足的写作训练,被阅读折磨得很厉害,越来越害怕语文,也越来越学不好。哪怕全部分析技法都会了,还是写不出像样的文章,更别说大多数学生根本无法形成基本的语文学习体系。

  简单来说,就像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在语文的山里走得越久,没有方向,越容易迷路。为了摆脱这个困境,必须进行整体训练,克服在局部钻牛角尖的问题。

  把握了全局,剩下的细节分析就可以照葫芦画瓢,按照教辅提供的解题模式,用套路操作就行。

  无论是阅读还是写作,都要解决两个整体的基本问题:

  一、作者(或你)在文章中表达、说明了什么中心思想或核心观点?

  二、作者(或你)有没有说清楚,有没有让人心服口服或心领神会?

  不管用什么方法,讲什么内容,都要牢牢把握这两个中心。这与我们日常沟通一样,不能说一大堆话,让别人云里雾里,或者让人产生误会,就没用了。

  平时你就可以用这个逻辑来注意、观察自己和别人的谈话内容,是否存在问题,有什么地方能改进的。记住,听说就是无形的阅读与写作,本质上都一样,是沟通的基本方式。

  训练听说,就能训练阅读与写作;反过来也一样。

  关于写作训练的内容,不便展开,你可参考《较瘦拙愚作文》的攻略内容。

  初三上学期的语文,依然使用《解透教材》,略有微调。

  具体使用方法如下。

  阅读模块:

  一、阅读《单元简介》,快速了解本单元的学习目标和大致内容,圈出重点要求的语文技能。

  二、进入《阅读》模块,先看《学习目标》及其《学法指导》,将关键点抄写至笔记本。

  三、开始《解透教材预习点》,阅读《助学资料》和《字词积累》,总结并抄写至笔记本。之后,阅读《预习伴读》,稍作了解和准备。

  四、开始《解透文本阅读点》,先大声朗读课文100遍,按小学的”正字记录法”操作。(注意,这是重点,要与课文形成灵感沟通,非此不可,部分朗读超过10分钟的文章,可不读,或只读50遍)然后,再尝试在课文上分部分和做段解,再与教辅相比照。最后,阅读《品读与鉴赏》,适当做笔记。

  五、进入《解透素养提升点》,先阅读《重点难点》《问题探究》,再尝试做《主题归纳》和《结构图解》,与教辅的做法相比照。最后阅读《写法借鉴》,适当做笔记。

  六、进入《解透课后训练点》,尝试做题,阅读,可适当做笔记。(非重点)

  七、进入《解透教材补充点》,阅读适当做笔记。

  八、进入《解透阅读拓展点》,尝试在笔记本上做题,对答案(扫二维码),适当做笔记。

  九、使用《初中课内外同步阅读训练》,阅读《课文概要》和《考点攻略》,学习《方法点拨》并抄写重点。然后尝试完成《牛刀小试》,再对答案。最后完成《拓展运用》的习题,再对答案,注意运用《圈点、勾画和批注》的提示来进行训练。(可选,非必做)

  注意:对语文阅读理解题的答案不要求基本一致,而要从合理性的角度进行思考,找出自己存在哪方面的不足。

  写作模块:

  一、阅读《学习目标》,找出关键的技能点。

  二、阅读《解透写作要求点》,概括总结关键点,并做笔记。

  三、进入《解透教材实践点》,选择通用、可重复使用的内容,适当做笔记。

  四、进入《链接中考真题点》,注意解构作文命题的方法,可做笔记。

  综合性学习模块:

  一、阅读《学习目标》,找出关键的技能点。

  二、阅读《解透教材探究点》,适当做笔记,积累素材,总结心得。

  三、进入《链接中考真题点》,尝试在笔记本上做题,然后对答案。

  名著导读模块:

  一、阅读《学习目标》,找出关键的技能点。

  二、阅读《解透名著阅读点》,适当做笔记。

  三、进入《链接中考真题点》,尝试在笔记本上做题,然后对答案。

  课外古诗词诵读模块:

  一、朗读各诗词100遍。

  二、阅读《教材原文》和《补充资料》,适当做笔记。

  三、尝试在笔记本做《真题链接》,然后对答案。

  特别注意:各个模块的内容学习完成后,就到目录划线或者涂色,确认进度。

  本学期共286页,按照平均每天1-2页的进度,比较合理。内容较多,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适当放弃其中的1-3点,不必面面俱到。

  下学期还会继续补充新的语文学习思想与框架方法,不要走开。

  BY 不胖的林较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