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在中学》: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不良的孩子,只有不幸的孩子

  “家庭(而不是学校)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教育机构,父母(而不是老师)是最主要的启蒙教育者”。——德国教育家弗里德里希·福禄贝尔

  当下,很多家长“家业万贯,不如教子成才”观念根深蒂固。他们重视孩子的教育问题,在孩子还没出生就开始各种“卷”。孩子还没出生,就在考虑孩子落户问题,为了孩子读书,花费“巨资”买大城市房子、买学区房;孩子出生之后,给孩子提供优渥的生活条件,乃至转户口、择名校。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又开始了各种“鸡娃”……他们认为,这样孩子就能接受最好的教育,顺理成章地成人、成才。可是,付出这么多,结果呢?

  

  耀武家住在农村,爸妈为了让他接受良好的教育,在城里买了房子。他也争气,考上了本县的重点初中,成绩还不错。

  他爸妈认为,孩子如此出类拔萃,照着这种趋势下去,以后前程似锦,考个211、985大学没问题的!

  可是,这样的情况,在耀武初二的时候,一切走向了相反的方向了。

  初二时,在一堂语文课上,耀武玩手机被老师逮个正着,老师不但没收了他的手机,还让他站了一节课,从此他就和老师杠上了。他认为老师有意找他茬儿,“玩手机的又不是我一个人,老师专拣软柿子捏。把我的手机没收了,还让我站了一节课,让我太没面子了。既然你给我不留情面,我也没必要对你客气了,反正我看你也不舒服!”

  从此,耀武几乎完全不听课了,还爱在课堂上搞一些恶作剧。他时不时缺课,还公开去网吧玩,无奈之下老师请了父母。

  父母不懂得和孩子共情,完全站在老师的立场上,对孩子严厉批评,结果师生关系越来越糟。

  孩子向父母提了要求:“你们给我转学我就好好上,我一天也不想在这个破学校待了,我最讨厌看见语文老师!”转学后,耀武同学的成绩依然不见好转!

  父母急了,孩子这是怎了?完全不学,不想学,不愿意学了,难道这就是所谓的“厌学”?

  

  一个志同道合,和我一样喜欢读书的书友前几天在群里说了她和她家孩子真实的经历,让我感触很深:

  她,一拖二带娃14年了,两个孩子基本的都是她自己带和教育的,很累,尤其是遇到猪蹄子男人,更苦。

  三年前,她在上班,老大老叛逆了,成绩也不怎好。

  三年前,她无数个夜晚在失眠中度过的,想:“怎么办?如何教育孩子?”

  突然有一天,她想通了,并且立刻采取行动——辞职回家,全身心的陪读,帮助这个刚进入初中的小伙子顺利度过这段特殊的时期。

  她辞职三年带老大,她家的老大从年级460多名到了年级前29名了,前些天的时候,更是考了年级第9名的好成绩。

  她家老大对她说:“妈妈,要不是你,我感觉我可能还是个学渣”。

  我们纷纷向她取经:“你是怎样教育孩子的呢?”

  毕竟,这年头的孩子,大环境下,都不太好管,并且都挺叛逆的。家家都有令人头大的孩子啊!

  没想到,她是这么对我们说的:

  “其实我并没有辅导孩子功课,我只辅导了他作文,教会他逻辑,剩下的就是他自由学习。尊重他,理解他,陪伴他,激发他的信心。我娃没报过补习,我也没教他学习方法,都是他自己学的,只是心态比较好。这三年,我一直在读书,修自己,不断成长,读了很多心理学,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当孩子有问题时,我做的不是指责他,而是先想自己有什么臭毛病,我做错了就自行改。然后我发现我娃就不叛逆了,对我也友好,然后就会给我讲他心里怎么想的,我再开导他,给他一点建议,帮他梳理一下方法。”

  看完这位书友在群里所说的,同样两个孩子的我,同样有个孩子已经处于叛逆的期,面对孩子的教育问题无处下手特别焦虑的我,突然就醒悟了:和孩子同步,尊重孩子,理解孩子,陪伴孩子,激发孩子的信心!

  

  高级心理咨询师,全国实力派家庭教育专家贾容韬家孩子贾语凡在中学阶段出现的很严重的沉溺网络游戏、学习成绩班级倒数,多次参与打群架、两次被学校提出劝退……

  对此,他很不解:我不遗余力地在孩子身上花钱,投资他的教育,为什么会收获如此后果?

  于是,痛定思痛之后,他开始对自己的人生轨迹进行了深度反思。他认为,孩子之所以这样,完全在于有他这样的爸爸,他还在用旧观念来教育互联网时代的孩子,还在用专制的方法来对待具有权利意识的孩子。孩子不出问题才怪!

  仔细想想,他觉得自己愧为人父啊!怎样才能弥补自己的过失,给孩子创造一个科学良好的把成长环境呢?经过深入学习,他慢慢找到了答案。

  答案即在于,改变自己,提升自我,才是化解危机、走出困境最好的办法。

  为此,他辞去了身为当地工商联副会长的职务,并且毅然决然地关掉了自己的工厂,成为了一名专职“陪读父亲”。和我那位书友一样,他在陪读的两年内,全身心地投入到家庭实践中,生活的全部内容是内外兼修,努力去读懂孩子,切实做孩子的榜样。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付出,便有收获!

  他儿子开始把他给予他的浓浓父爱化作了自己成长的力量,逐渐远离了网络游戏,扬起了自信成长的风帆,学习成绩从班级倒数,一步步进入了班里前十名,后来考入了理想的大学。

  

  为了让众多家长读懂中学生的成长密码,为了让千万父母少一些切肤之痛,为了让每个中学生都能绽放自己的的生命,贾容韬产生了写书的念头,写一本中学生成长方面的书,给广大家长提供借鉴。于是,一本很接地气的书上市了——《赢在中学》。

  《赢在中学》里,作者在开头便勇敢的向自己“开刀”,自爆儿子曾经“不光彩”的黑历史,自己之所以走上了家庭教育专家,完全是被儿子“逼”出来的。他的这种自我剖析方式,难能可贵。

  

  同时,书中用解开亲子关系死结的亲身经历和帮助辅导无数家庭渡过难关的真实案例,给出了专业、真切、接地气、可操作的建议,抛砖引玉的方式来手把手教家长们如何帮助孩子走好青春期。

  只有当家长们读懂了孩子的情感需求,摒弃控制和指责的沟通方式,耐心陪伴孩子找到“我是谁”“我要成为什么样的人”的答案的时候,青春期的孩子遇上更年期的家长,才会带给彼此滋养和提升。

  书中,不断的重复强调一点:家长要记住,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不良的孩子,只有不幸的孩子。因此,家长们要学会做孩子的榜样,改变自己,学习、提高自己的素养!

  这本书,更建议各位爸爸妈妈们都看一看!

  赢在中学京东月销量500好评率99%无理由退换京东配送¥21购买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