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我正奔向你”,第25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大幕拉起

  

  “此刻我正奔向你”,在第二十五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官方宣传片中,青年演员易烊千玺以光影为导航,奔赴六月的上海。

  第二十五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的大幕将于6月9日在上海大剧院以红毯仪式暨“金爵盛典”正式拉开。带着全板块回归线下的崭新气象,九天内,中国电影将在上海展开一场与世界电影的“双向奔赴”。

  

  中外影人再度相聚交流

  这两天,来自世界各地的电影人陆续汇聚上海。6月8日,为电影《封神第一部》担任造型指导的赖宣吾特地从北京赶到上海,为演员的红毯造型做准备,第一次参加上海国际电影节的他兴奋又激动,“上海国际电影节给了我延续创作、激发灵感的机会,将电影服装设计概念延伸到红毯造型中,让传统文化与当代时尚结合、碰撞。”

  有“亚洲第一红毯”美誉的金爵盛典红毯仪式,今年将再度星光熠熠。《志愿军:雄兵出击》《封神第一部》《超能一家人》《巨齿鲨2》《别叫我“赌神”》等剧组将在上海国际电影节与上海观众见面,陈凯歌、杨紫琼、费翔、惠英红、杰森·斯坦森、沈腾、谢霆锋、袁咏仪、周润发、朱亚文、朱一龙等电影人将亮相红毯仪式;本届金爵奖国际评委会全体成员也将肩并肩从红毯走向“金爵盛典”。

  不只红毯上的惊艳亮相,相聚在上海的众多影人将深度参与上影节各个环节。比如导演黄建新出任2023“siff young×上海青年影人扶持计划”终选推荐团主席,导演乌尔善出任电影项目创投单元年度推荐主席等,为上海国际电影节“6+1”阶梯形新人培育体系助力。金爵论坛的12场主题论坛将围绕电影全产业链的创新发展,为建设电影强国建言献策。今年上海国际电影节还首次推出“科幻电影周”,集11部展映影片的主题展映和三大主题论坛于一体,探讨中国科幻电影的发展路径。

  今年金爵奖主竞赛、亚洲新人、纪录片、动画片、短片五个单元的评委会,分别由波兰导演杰兹·斯科利莫夫斯基、吉尔吉斯斯坦导演阿克坦·阿布德卡雷科夫、瑞士导演克里斯蒂安·弗雷、日本动画制作人真木太郎、中国台湾制片人焦雄屏领衔,共计21位评委来自12个国家和地区。电影节期间举行的“2023中国影视之夜”,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将以“思想+艺术+技术”的创新理念,集中呈现中国影视人持续打造更多高质量光影精品的风貌,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今年恰逢“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上海国际电影节发起成立的“一带一路”电影节联盟、创办的“一带一路”电影周也迎来五周年。2018年担任第21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评委的匈牙利著名女导演茵叶蒂,今年将作为电影学堂嘉宾再次来到上影节,而本场“大师班”的主持人,正是2019年担任电影节联盟成员机构匈牙利米什科尔茨国际电影节评委的中国导演郑大圣;2019年上影节创投项目《雪云》成为第二十五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一带一路”电影周开幕片;2022年经由上海国际电影节推荐担任南非德班电影节剧情长片单元评委的赵涛,今年受邀与雷佳音一同担任“一带一路”电影周推广大使。

  电影与影迷的双向奔赴

  《658公里、阳子的旅途》《你好,妈妈》《遗迹的声音》《人生初日》……本届电影节金爵奖成色十足,入围主竞赛、亚洲新人、纪录片、动画片、短片五个单元的53部作品中,世界首映达36部,国际首映12部,5部为亚洲首映。

  

  对很多资深影迷来说,上海国际电影节就是与电影大师以各种方式“见面”的节日。本届电影节在上海41家影院的50个放映厅,展映全球近450部优秀影片,包括金爵奖入围影片在内,共有世界首映53部,国际首映41部,亚洲首映80部,中国首映76部。首映作品比例的持续上升,折射上海国际电影节的国际影响力和吸引力稳步强化。

  深受影迷喜爱的“向大师致敬”单元,今年将集中回顾谢晋、戈达尔、伊丹十三、迈克·李和万玛才旦导演的作品。身在英国的迈克·李专门为上海国际电影节的影迷发来视频问候:“希望各位愉快地享受本届电影节带来的影视盛宴,尤其希望大家喜欢我的影片。”

  从上影节首小时共有25.6万人参与购票,479个场次当日即告售罄的“抢票热”中,也可见影迷对本届片单的广泛认可和参与热情。不少观众一口气抢了十几部心仪的影片,把年假留给电影,“人民的节日”氛围无处不在。

  

  

  在上海国际电影节,影迷有机会与大师交流。每一届的siff电影学堂(大师班)都能吸引资深影迷和年轻电影人报名参与,今年,陈可辛、伊尔蒂科·茵叶蒂、张律、三宅唱四位中外电影人,将带领观众共同踏上光影艺术之旅。

  每一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的开闭幕片格外引人关注。今年的开幕片确定为韩延导演的《我爱你!》,这部聚焦老年爱情的温暖现实主义作品是行业稀缺题材。今年的闭幕片确定为大鹏导演的新片《热烈》,这部讲述街舞老炮儿和追梦少年一起热血追梦的青春励志故事,也是大鹏一直以来“深耕小人物内心领域”的创作思路的体现。

  不少沪语片成了抢票的热门,谢晋的《大李小李和老李》(沪语版)和入围亚洲新人单元的《梅的白天和黑夜》还做了加场放映。《梅的白天和黑夜》讲述年过七旬的上海阿姨玉梅寻找爱情的故事,导演罗冬说,“上海生活着很多梅姐这样的人,她可能就在我们身边,希望电影能让更多年轻人愿意花一点时间去聆听她们的精神世界”。

  影迷、影人奔向六月的上海,上海也用电影记录她的精彩。将在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展开的48小时影像挑战赛,以“创见未来”为主题,发掘新锐影像创作者的同时,用电影语言,表达浦东之美。

  本届电影节期间,“‘一带一路’电影周”将继续前往长三角地区,在南京、苏州、杭州、宁波、合肥五座城市的六座影院展映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最新优秀电影。本届电影节“一带一路”电影周以“对话”为主题,放映20部影片,其中8部将角逐“媒体关注电影人”“媒体关注影片”以及“最受观众喜爱影片”三项荣誉。

  栏目主编:施晨露

  文字编辑:施晨露

  本文作者:钟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