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初一的孩子,不同的表现,能否给小学生家长带来些启示?
关于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以及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等等这些事情的重要性相信没有人会去怀疑。
但是更多的人仅仅只是局限于知道而这些事情到底会有怎样的影响只有当自己亲身遇到的时候。才会感受的更加真切。然而,现实却往往是等到自己真的遇到了的时候更多的却是后悔没有提前做到……
今天我介绍几个真实的初中案例,而且都是初一的案例,希望能够通过这几个案例的描述给各位孩子还在上小学的家长带来一些启示,最起码我们可以思考一下如果当自己遇到这样的问题时该如何去面对,早点做好准备终究不是一件坏事。
案例一、基础不够,逆境翻盘压力大
小A同学整个小学阶段学习成绩中规中矩,不说很好也绝不是成绩差的那一类。
父母比较崇尚“散养”,在孩子的学习上没有什么太高的要求,文化课学习类的辅导班只报了一个英语,但是兴趣班有三四个。
小升初的那个暑假,很多家长都给孩子报了小升初衔接班,小A的父母认为完全没必要,只是把几门课的课本给孩子借到让孩子在假期里看看预习一下。
小A的运气非常好,摇号摇上了一所非常好的私立学校。
从军训开始,小A的同学及其父母就开始一段非常痛苦的学习追赶过程。
以中考为目标的私立初中基本上都是我们认知中那种纯应试的教学模式,小A所在学校也是如此。最典型的特点就是作业量大、学习进度快、补充内容多!
这个时候一个孩子的基础能力就完全得以体现了——同样是学习“新”知识,由于其基础不够好,天赋也不是那种一学就会的,所以从一开始的各种测试小A就一直是成绩比较靠后的,而且除了英语几乎没有及格的。
当然,比他成绩差的其实也不少,这主要是因为今年摇号导致了一些误以为只要学校管得严,孩子就一定能被教出来的父母,不顾孩子的能力硬是给孩子报名了,结果真就摇上了,但是问题是孩子完全适应不了这样学校的学习节奏。
小A的家长说:“幸好我们英语之前上过辅导班超前学了一些,其他科目完全跟不上节奏。”
本来正常情况下一般的孩子每天的作业快的大概是十点半到十一点之间完成,小A同学一方面需要努力完成作业,另一方面还需要花时间去补过去的基础(主要是有理数计算的练习和古诗词、古文的背诵),导致了他几乎没有早于12点睡过觉。
三个多月过去了(从暑假军训算起),幸好小A自己有决心非要学出个样来,在这种信念下他一直在坚持,据孩子家长说,光是有理数计算的单独练习这段时间至少做了2000多道题,而初中必背古诗词、古文等都已经背完。
并且开学后除了英语辅导班继续上着,针对自己语文阅读和作文不够好的问题又跟几个孩子一起攒了个小班课。
最近的期中考试,小A一下从班级排名中下进步到了中上,而年级排名直接进步了近150个名次!
这个追赶的过程,太难太辛苦了,小A家长说的是自己恨不得能替孩子去做,但是真的没办法,每天还不能让孩子一个人熬夜到那么晚,工作还很忙,所以两口子只好轮流陪着到半夜……
案例二、习惯不好,学习效率低
小B同学小学成绩比较好,班级排名总是比较靠前,但是上了初中之后,除了分班考的时候考得不错,尔后的各种周测、月考以及最近的期中考试成绩一路下滑,从当初分时班级的中上游一直滑落到绝对的中下游。
经过老师、朋友的分析,小B同学的问题出在了学习习惯上。
而他的习惯问题中最大的主要有这几个:
1、课前几乎不预习;
2、上课尽管看上去挺认真,但是几乎不参与任何互动;
3、作业完成的速度比一般同学都要多出很长时间,几乎是别人的1.5倍;
4、平常计算、默写等大问题没有但是小问题不断,这点在每次考试、侧重中基础分丢分较大上也得以体现。
实际上孩子家长也说小B同学放学回家之后也是非常磨蹭的。
回家后即便是无所事事也不会说赶紧去写作业。
即便是写作业了也总是因为某个事情或者干个什么事情就忙活别的了,父母几乎是天天得催着孩子“赶紧写!”。
一些碎片时间,比如说上学、放学的路上,比如说外出的路上等等,家长提醒孩子可以看书或者背背要记住的东西,孩子从来不会去做,并且总是表示“不急,晚上再说。”
结果就是小B同学的确是每天晚上也学习到很晚,但是实际上的学习效率是很低的。
案例三、遇到青春期,想管了管不了
小C同学是我同事家的孩子,所以我非常熟悉。
父母小学阶段比上面说的小A同学更加散养,而且还是那种动不动就会批判一下当下教育体制的那种家长。他对教育问题确实是有一些看法,但是遗憾的是自己看法很多,却并未在自己孩子身上实施过多少,非但如此,真的是属于那种不但管还动不动就喷老师教得不好那种。
小C同学上了初中之后第一次月考成绩非常糟糕,这下孩子家长彻底着急了。
因为不光是成绩差,学习态度也差,纪律也不好,所以就孩子的表现来看别说是上普高了,可能就连个好点中职都很难有机会去上。
这下家长急了……
但是很不巧,他家的孩子青春期来得比较早一些。
所以现在的问题已经不是家长想不想管的问题了,而是能不能管得了的问题——一说东孩子一定给你说西,你说不准干嘛,孩子就偏偏非要干嘛,问题是如果你说“别学了”,孩子反而“听话”了……
家长让我跟他孩子聊聊,希望我能引导一下,我也确实是聊了,但是跟所有处于青春期的孩子一样——他们反对的其实只有自己父母,反而对其他任何人的态度都很正常。我说了一些关于学习重要性、理解父母以及如果父母有什么做的不好的可以指出但是尽量不要发火等等问题,孩子都能听得进去,但是我知道按照一般经验来说问题是不会因此就解决的。
因为道理我可以给孩子讲,但是孩子父母的问题我却没法改变,尽管他们已经意识到需要自己去管了,也有这个意愿,但是因为过去没怎么管过,缺少经验,偏偏又遇到孩子青春期,所以这事儿就是难上加难了。
案例四、同是青春期,成绩依旧很优秀
跟小C同学一样,小D同学也进入了青春期,很叛逆,别说是父母说了自己不爱听的话了,就算是父母闭嘴不说话,这孩子都能责怪父母是故意跟自己搞“冷战”……
但是小D同学跟其他孩子不同,尽管她现在跟父母时不时就会“开火”,但是在学习上自己是绝对不含糊的,成绩也非常的优秀。
小D的父母非常庆幸地跟我说:“幸好小时候给孩子把学习的态度和自学能力培养起来了,不然现在愁死了!”
孩子学习目标在小学时候就已经非常明确了,而且在父母的有意识引导下,小D同学也早早养成了独立自主学习的能力。除了一些需要家长参与的项目,其他所有的学习甚至包括各种考试之前的复习,都是孩子自己独立完成的,父母在其中更多的就是给点指导意见而已。
以上四个案例都是我身边的一些实例,其实还有一些不同的表现,但是我认为为了切合今天的主题,只是这四个例子就已经能够说明问题了。
孩子上了初中之后,由于生理、环境、学习内容等等变化也使得他们的变化似乎也充满了未知和不可控,但是我们仔细分析一下却可以发现尽管有些事情在当下确实是不太容易控制,但是如果能够提前准备呢?
上了初中之后,甚至干脆有些家长可能在孩子小学阶段就已经在辅导学习上无能为力了,但是在那之前呢?在那之前您是否意识到在您有能力的机会下如何引导、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呢?
希望上面这四个实例能够给您带来一些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