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拾荒老汉辛苦攒21万,为何临终藏寿衣一同火化,一分不剩

  当谈到拾荒老人时,我们可能会联想到这样一幅画面:黝黑的脸上布满皱纹,一边在城市大街小巷的垃圾箱中翻找垃圾,一边又在路边随意的啃着冷馒头,就着自来水。

  

  拾荒老人的特定标志是无亲无故+生活贫苦,但江苏却有这样一位拾荒老人,在去世火化时,却发现他的口袋中装有21万现金。

  没错,你没有听错,拾荒老人有人民币21万元!

  这时可能大家就会浮想联翩,莫非这位老人只是单纯为了退休后的日常活动加入拾荒大队?

  莫非这位老人的孩孙都十分舍不得他,将他与现金进行合葬?

  

  这一系列的猜测看起来都过于奇妙,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探究这位拾荒老人持有现金的真实意图。

  故事的开始发生在火葬场,这一天,火葬场工作的老员工杨师傅正按部就班的如往常一样:将尸体进行封存后推进火炉中。

  而这一天,正当杨师傅准备关上火炉的小窗口时,大火中他仿佛隐约看到了漫天飞舞的钞票,杨师傅定睛一看,那仿佛不是冥币,而是真真正正的人民币。

  

  这时,他傻眼了,这些说不定是死者生前故意放在口袋里的,无需在意。

  几分钟过去后,飞出来的钱币越来越多,杨师傅被震惊了,于是立马给上级领导进行汇报,后来将火炉停下,尸体推出后,将烧毁的钱币取出,即使在大火中仍有部分完好无缺的钱币。

  这时,上级领导立马通知死者一家,死者的两个儿子被通知赶来后,没有因再次看到父亲因火葬而面目全非的遗骸而痛哭流涕,而是抱着地上一堆白花花的纸币而抱头痛哭。

  

  这一幕,让在场的工作人员大跌眼镜。

  后来得知,这个火葬时身带巨额现金的老人姓陶,陶爷爷是一个人死在家中的,而最先发现他的不是家中的亲戚,却是街坊邻居。

  街坊邻居一直知道陶爷爷是个善良淳朴的老人,却从未与他的孩子有太多的交情,看到陶爷爷断了气,街坊邻居第一时间将他送到医院,同时通知他的孩子。

  

  等来的却是两件让人悲痛的消息:陶爷爷救不活了,同时他的孩子们也不曾立马赶来医院。

  街坊四邻为陶爷爷的去世感到惋惜,也为孩子们的不负责任感到同情陶爷爷,等到了最后需要给陶爷爷进行举办葬礼的时候,孩子们再也拉不下脸面了,这才出现在家中。

  没有一丝丝悲情流露,没有一点点挽留体现,他们没有在父亲遗体面前痛哭流泪,没有为父亲擦拭身体,没有为老父亲送最后一程。

  

  看到父亲穿戴整齐,从头到脚包裹得很好,儿子们也没有多做什么,寿衣,冰棺通通没有,只是将父亲立刻拉到火葬场,支付完价钱之后没有等到火化完毕,他们就已匆匆离去。

  因此,他们并不知道父亲身上带有这么多现金。

  当火葬场人员通知他们父亲身带巨款后,他们这时才惋惜为何当时不为父亲擦拭身体,同时他们很震惊,这些年被“抛弃”的父亲一直是靠拾荒为生,为何会有如此多的现金?

  两个儿子当场大哭:“怎么会有这样的爹啊,有钱不给儿子却要带到火化炉里!”

  

  哭过之后两个人突然想到,老人家中的遗物还没来得及收拾,是否还有剩余的残羹等待瓜分?于是他们立刻折回父亲租住的房子中,为父亲整理遗物,想看看会不会有别的意外收获。

  非常遗憾的是,他们在房子里一通乱找,只找到了老人取款的单子,整整21万,正是被烧毁的那些钱。

  

  通过陶爷爷去世儿子未曾出现这件事我们便知道,陶爷爷和儿子们的关系并不是十分融洽,仿佛儿子们对于陶爷爷唯一的牵挂便是,他能给他们留下多少遗产。

  不禁让我们感到内心悲痛,他们之间的关系为何会变成这样?

  1938年,陶爷爷出生在农村。

  

  由于家中经济条件不好,到了陶爷爷成婚的年纪,不曾遇到门当户对,愿意与陶爷爷共度余生的女孩。

  正在惆怅之时,他遇到了现在两个儿子的母亲,自己的结婚对象。

  那个女孩并没有瞧不起家境贫寒的陶爷爷,相反他们一起鼓励,共同努力,将自己的小家经营的越来越好。

  结婚之后,两个儿子的陆续出生,让本就生活简朴的家庭负担更重,于是陶爷爷也变得对自己要求更加严格,也过得比平时要节俭得多,但一家人在一起爱意浓浓,互相牵挂,互相帮助。

  

  陶爷爷这时在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好好赚钱,让自己的家庭越来越富足,后来,在陶爷爷的努力下,勤奋朴实的他得到了领导的赏识,家中的生活是越来越好。

  但上帝总是这么不公平,为你打开一扇门的时候,总会为你关上一扇窗,家里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但妻子的身体却垮掉了。

  陶爷爷的妻子生了很严重的病,但由于那个时代医疗条件并不好,而且家中条件也不是十分富足,陶爷爷的妻子并没有把得病的消息告诉陶爷爷,于是病情耽误,妻子不幸去世。

  

  之前陶爷爷为了让家庭生活条件好一些,便选择去外面打工赚钱,现在妻子离世,照顾两个儿子的重任便落在了他的身上。

  回到家中,为了照顾两个儿子,陶爷爷开始了没日没夜的工作,白天干农活,晚上照顾两个儿子,等儿子睡去之后,又接着进行忙碌。

  渐渐地,在陶爷爷的支撑下,两个儿子一天天长大,后来待到儿子成年后,看到劳累的父亲,他们提出要辍学,与父亲一起打工,维持家用。

  在这里看来,两个儿子还是十分心疼父亲为他们操劳了大半辈子,感恩戴德的孝心淋漓尽致的体现。

  

  渐渐地,两个儿子也遇到了自己生命中的另一半,陶爷爷为了给两个儿子风风光光的结婚,于是他就想尽一切办法多挣一些钱,给兄弟二人各自都盖上了新房,同时为他们举办了婚礼。

  就这样,在父亲的帮助下,两个儿子都过上了自己的小日子,这时不用再照顾儿子的陶爷爷仿佛生活没有了重担,应该是可以安详的生活了。

  这时,一生要强淳朴的陶爷爷却为了不给儿子们的生活添麻烦,一个人提出把家里的房子和土地都分给了两个儿子,将自己所赚到的工资也都给两个儿子进行贴补家用,同时搬离家中,一个人到县城租了一个房子,开启了拾荒生活。

  

  年轻时的陶爷爷与儿子们互帮互助,谁又能曾想到陶爷爷老年时,孩子们却不再理会他,甚至到他去世也不曾触动心扉。

  这样的转变大概是出现在陶爷爷无法再在外面打拼补贴儿子时,当陶爷爷还在外地打工,每个月的工资可以给儿子们分发时,儿子们像模像样的给他们嘘寒问暖。

  但当父亲身体年老,无法再打工获得工资时,回到家中迎接他的却是两个儿子对他的指责,指责父亲回来过早,自己的生活之后靠谁贴补。

  

  这一瞬间,陶爷爷仿佛像看见陌生人一样看着两个儿子,当年家中贫穷时,自己与儿子相依为命,互相扶持,如今给予了儿子们自己的一切,日子逐渐变好了,他们反倒嫌弃父亲给予的不多,回到家中没有用处。

  后来,陶爷爷实在无处可去,只能在城里靠拾荒为生。

  街坊四邻看在眼里,难受在心里,于是每当过年过节时,便主动给陶爷爷送去礼物与可口的饭菜,陶爷爷一边笑着谢谢他们的关心,一边眼泪不断地流出来。

  

  可能在他眼中,这些陌生人都要比自己的两个亲生儿子关心自己吧。

  现在回想起故事开头的猜测,那21万元的出现,不是孩子们舍不得父亲的慷慨行为,不是逝者生活富足的象征,那21万元是陶爷爷对自己一生的悲痛与下定决心,仿佛这个人世间没有他牵挂的任何人,任何事。

  即便自己要离开人间,也要自己将自己的一生心血带走,不是他冷酷无情,不是他小气不舍,只是他的心寒与放弃,自己一生为照顾两个儿子不再婚不再娶,为了儿子自己没日没夜的工作了一辈子,到老却因为无法给儿子们补贴家用而被遗弃。

  

  他心想,自己穿好了寿衣把钱放在身上,孩子们看到自己去了,怎么着也会扑上来哭几声吧,这样他们还能发现身上藏的钱。

  可谁也没想到,两个儿子连靠近一下都没有,直接让火化车拉走了老人。

  在孩子们眼中,陶爷爷仿佛是赚钱的机器,在中国大地上,孝敬老人是自古以来的传统,是被世人崇敬的美德。

  但随着近代化的发展,生活方式的变化以及人们心智的改变,越来越多虐待老人、抛弃父母的行为出现,陶爷爷便是其中的一例。

  

  我想对像陶爷爷一样的父母说,虽说养儿防老的观念不太正确,但子女的教育尤其重要,我们要从小教育孩子培养父母是最爱我们的人,他们是给予我们生命,带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的人。

  无论是在孩童时期遇到的同学、还是长大成人在社会上遇到的坎坷,带不走的只有我们与父母之间的关系。

  我们不能一味地给予孩子们想要的东西,为了让他们的生活条件变好,一味的努力工作、赚钱,给了孩子们充足的物质生活,但在教育方面却失足。

  

  就像前几年特别火的一个综艺节目《变形记》,其中将山中的孩子与大城市中的富足子弟进行交换,原因是为了让那些为了家中不断打拼,减轻父母压力的农村孩子体验城市的美好,给予他们希望。

  同时将那些家庭富足的孩子,却整天沉浸在父母为自己打造的金库中却与父母顶嘴、辱骂进行带到山村让他们体会父母的不容易。

  在给予孩子们物质生活丰富的同时,注重孩子们心灵的感恩培养,这样对于孩子们的心智成熟以及之后的办事处境有极大的帮助。

  

  同时,我想对现在的孩子们说,无论从古到今,父母总是给予我们最多的人,给予我们生命,在成长的道路上不断陪伴我们。

  在我们成家立业之后也是给予补贴,是为了成全我们的小家,我们的孩子出生,他们又开始了忙碌的带孙子带孙女的生活,仿佛父母的一生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围着我们孩子们转。

  慢慢地,随着国际交往与生活现代化的放开,越来越多的家长送孩子们出国留学,或者是为了孩子们更好的发展,将他们留在大城市进行安家立业。

  但作为孩子,我们不要忘记,是父母为我们创造的这一系列机会。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现在越来越多的空巢老人,当在街头看见一个老人推着自己的轮椅慢慢的路过红路灯、看到一个老人孤零零的在医院打点滴、看到父母过年自己在家包好饺子做好年夜饭,却等不来一个孩子时。

  我们应该懂得陪伴父母、孝敬父母、感恩父母。有些感情是金钱解决不了的问题,有些关系是打电话联络不了的方面,不要像陶爷爷的两个儿子一样不通人情,不要等到父母生病离开时,才懂得父母是我们一生中最重要的东西。

  

  父母健在时,便珍惜,心里暖洋洋的不仅仅是我们,更是我们的父母,让他们知道没有白疼孩子一生。作为父母永远的孩子,我们要做的是:把父母常记心头,常回家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