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为何厌学?潜意识性厌学或是成因,6步帮孩子消除厌学心理

  厌学是当下青少年普遍存在的心理障碍之一。具有厌学心理的孩子,其所表现出来的对学习行为上的消极状态,令无数的老母亲们感到心急如焚,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01害怕上学的孩子,往往有厌学心理

  最近,在度过了一个超长的寒假之后,全国有多个省市都已经陆陆续续进入“开学季,对家长们来说,那是一种如释重负的解脱,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对大多数神兽们来说,也早就在等待着这一天的到来。

  在开学首日,我们看到不少带着满满喜感的画面:

  画面一:

  记者问小朋友:你读几年级?(开学日);

  小朋友回答:我很久以前是一年级……

  画面二:

  校门口,孩子下车刚关上车门,父亲就迫不及待和喜不自禁地在车内扭起了身体,长长吁了一口气:难熬的日子要到头了,终于不用带了……

  画面三:

  记者问担任育儿主力的老母亲们:孩子上学,(你)现在是什么心情?

  老母亲们毫不掩饰自己把孩子送到学校后身心得到解脱的开心:孩子不高兴(上学),(可)我高兴,我高兴我开心!

  孩子们上学开心,家长们也因为解脱而感到开心,除了这些欢天喜地的人,我们不能忽视了这么一个群体,他们并不像大多数同龄人那样盼望着上学,而是害怕上学、不想上学,只想一直呆在家里就好。心理学家和教育专家们把这种现象归结为厌学症。

  02不可忽视的潜意识性厌学情绪

  孩子厌学绝不只是个例,相反在现实中还占有不小的比例,根据自己在多年教育实践中的观察,我发现,在各个年龄层次的孩子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这类不想“归笼”的厌学现象,只是程度有轻有重的区别而已。

  心理学家们通过跟踪实验研究得出一个结论,孩子产生厌学的行为,最初都是一种潜意识下的情绪反应。

  对这种特殊现象我们当然不能忽视,需要从了解根源入手,直至找到一种解决孩子厌学问题的办法。

  1.何为潜意识性厌学情绪?

  潜意识性厌学情绪,又被心理学家们称作潜意识条件性情绪反射性厌学,是指孩子在观念上没有厌学思想,却由于一种潜意识下的条件性情绪的反射,导致其表现出厌学行为,即非意志性的厌学行为。

  具有潜意识性厌学情绪的孩子在意识上能够发现学习对自己的重要性,但在学习过程中却出现一种矛盾心理,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拖延症及学习动机不足等现象,一些害怕上学的孩子甚至会出现心因性的躯体疾病,一到上学时间就身体不舒服,让老母亲们感到没辙。

  所以,这类型的孩子在度过一段漫长的寒假之后,现在面对疫情稳定之后的开学,就不由自主地产生出害怕、不安和惶恐等典型的厌学心理症状。

  2.孩子的潜意识性厌学情绪到底是怎样产生的

  那么,孩子的潜意识性厌学到底是怎样产生的呢?这就需要我们从以下四个方面去剖析这方面的成因,只有找出真正成因,才能彻底解决孩子厌学或不想上学的问题。

  从家长角度来说,在孩子厌学的背后,其实是家长教育观念的问题,很多是由于家长教育观念落后而导致孩子出现厌学心理。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潜意识下的厌学情绪归根结底是孩子的情绪出了问题,孩子只要想到上学这件事,就会自动跟潜意识中的负面情绪给联系起来,那么孩子势必会厌恶上学。

  比如,孩子在刚上小学一年级时,本来是对学习充满着一种新鲜感和好奇心,也想要好好学下去,可在他们专注学习的过程中,却不断地被父母打扰,“直升机父母”就是对这类型父母的形象写照,这样孩子的学习注意力势必就难以集中和形成,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对学习失去了兴趣。

  对初中生来说,他们最大的特点就是比较自恋,同时又非常在乎他人的看法,一旦受到外在的挫折和打击,比如学习成绩一时不理想,其情绪就会大受影响,进而就会对自己进行全盘的否定,从而陷入深深的自卑之中。这也就不难理解他们为什么害怕上学和厌学的现象了。

  等到孩子上了高中,他们面临的主要压力就是升学(考大学)的压力。如果承受不了升学的压力,他们在潜意识中的消极情绪反应向内化方向发展,有逐渐形成神经症的趋向。

  这是因为这种厌学反应在本质上也是一种过敏性的焦虑情绪,当焦虑水平高到一定程度时,就形成焦虑症状。反映到学习上,就是厌学,得过且过,极端者甚至都不愿意参加高考。就像我有位同事的孩子,就因厌学拒绝参加当年的高考,而家长又没有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最后孩子也就自动弃学弃考而自暴自弃了。

  03面对孩子厌学现象,六步帮孩子消除厌学心理

  那么,面对孩子厌学现象,家长是放任不管、自生自灭?还是积极出手干预?显然正确的应对方法是对他们的行为和心理进行积极的干预。

  我们知道,自我决定理论认为,人是积极的有机体,具有先天的心理成长和发展的潜能。自我决定的潜能可以引导人去从事自己感兴趣的、有益于能力发展的事情。这套理论同样可以用在引导孩子身上。

  针对孩子的潜意识厌学行为,家长应该从内部上去激发孩子的内在动机的生长,从外部上去促进孩子的外在动机的形成,并把这内在和外在的动机进行优化整合,帮助孩子找到自身优势和价值定位等,只有这样才能够激发他内在的学习潜能,帮助他克服厌学的情绪。

  换言之,如果一个人能够把学习变成一件自己非常喜欢的事情,那么还能有什么事情能够阻挡他们把学习学好呢?

  ● 1.家长首先要减少因孩子厌学而带来的焦虑,把重点转移到关注他们的厌学行为。

  具体来说,在认知层面上家长要认同和理解孩子的厌学情绪,减少对他们的误解,这样会让孩子在表达自己的情绪时感觉到被父母肯定了,自然会减少对父母的抗拒心理,也消除了自己的不安感,这也为下一步解决问题打下基础。

  ● 2.家长要用平常心来看待孩子的学习成绩,帮孩子改变“学习是为了父母”这样的错误认识,不要因为对孩子学习过于焦虑而让孩子产生“学习就是为父母而学”的错觉。

  同时,家长还要使孩子明确学习对自身发展的重要,让孩子意识到不管是上学还是在家学习,都是为了帮助自己实现梦想、是和自己未来切身利益有关的一件重要事情。

  ● 3.家长适当降低对孩子过高的目标和期望值,对孩子适当的减压,多给孩子以成功的体验和心理上的疏导,多关心孩子的身心健康,并给孩子的学习付出一些包括精神上的奖赏,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等。

  ● 4.对因学习能力低下而害怕上学、厌学的孩子,家长就从学习方法上去引导孩子,采取多种方法来提高孩子的学习能力。

  ● 5.家长要了解孩子厌学行为形成的心理机制,在孩子学习和完成作业期间加强积极情绪的调节,防止过度疲劳造成的消极情绪与所做的作业之间建立起条件性的情绪反射等。

  此外,家长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尽量减少或防止导致孩子厌学行为产生的行为。例如,除了学校正常作业之外,家长如果再额外给孩子布置作业量;孩子每天上完学校正课之外,家长又为孩子报了一大堆的课外补习班等等,这些做法都有可能会引起孩子的反感,很容易使孩子产生厌学心理。因此,类似这样的做法尽量要避免。

  ● 6.如果孩子的厌学情况比较严重,在有必要时,家长也可求助于学校的心理咨询机构或心理辅导教师等。

  04结语

  总之,面对孩子厌学现象,家长要充分理解和体察他们的情绪反应和感受,这样才有助于解决他们厌学的情绪反应。

  孩子的成长需要慢慢等待,有些事情是急不得的,家长需要给孩子更多的接纳,才有可能帮助孩子走出厌学的困境。

  举报/反馈